分节阅读 351(2/2)
不久的将来还会成立由移民组成的巨人星星防部队,全面负责巨人星的内部治安,界时巨人星上的罪犯将逐步过渡,愿意留在巨人星予以释放成为民,不愿意留下的在刑期结束后,准予返回地球因为巨人星到处都是危险的大型生物,因此巨人星的普通民众准许持有个人防卫武器,而不像本土这样全面禁枪。
“那您说怎么办”叶飞双手一摊,“就算现在用不上星门,以后总用得上吧放在这儿不管哪行”
“算了,你把猎户星门给我看好,这边我试试看,就算军费追加不上,我也会想想别的办法。”说完吴晗切断了通讯。
叶飞不知道吴晗想怎么说服zhongyang的大佬,不过基本上跑不了将追加预算涨上几倍的狮子大开口,然后就是妥协退缩,看似放弃了原本的计划削减了一部分预算,其实最后的底线就是需要追加的预算数额。
这些政治上的花样叶飞即不熟悉也懒得理会,不过他很担心吴晗是否能够成功,因而不断地思考如何在不追加军费的前提下进行星云内部的考查。
要知道,即使上层同意了探查星云的计划,也划拔了足够的资金,如何进入星云内部仍然是个不小的麻烦,任何一艘进入星云的战舰,都必须进行有针对xg的改装,好在只要不进入超光速状态,遇到危险的可能xg不高。
那么在常规情况下,如何进入星云
直接钻进去肯定是最蠢的办法,在宇宙里最麻烦的事就是搞不清所在的位置,在星云里不光无法定位,过于深入甚至连方向都分不清楚,最好是能在星云上弄出一个没有云气的洞洞
星云收缩形成的天体附近肯定不会有云气存在,因为构成星云的所有物质都被这些天体吸收了
想到这里叶飞突然一愣,脑子里仿佛抓住了什么。
吸收气体的是天体,但是令星云收缩的是引力,如果向星云里发she重力弹会出现什么效果
紧接着叶飞的目光又落到了只完工三分之一的要塞上。
猎户要塞采用模块化设计,整体的体积超过星门,但是在必要的情况下,整个要塞可以一分为六,分别通过星门之后在另一侧重新组合起来,这就意味着哪一个分体建设完毕,就可以立即投入使用,而不必等待其它的分体完成。
要不是这样,只完成三分之一的要塞根本赶不上这场战斗。
不过这不是重点,叶飞想到的是要塞上的另一项创举。
人类对人工引力的使用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早在天鹰号建成时,反重力引擎就投入了实际使用,但是在猎户要塞上,反重力技术将到达极致,这就是反重力斥力盾
名字听着挺先进,其实一说白了一点也不神秘,就是利用反重力技术,在要塞表面设置无形的反重力排斥层,任何实体靠近要塞,都会受到斥力的推挤。
尽管这种技术只是实验xg的安装在猎户要塞上,就算投入使用,也不可能抵挡激光等能量武器,顶多是把低速炮弹或者慢速飞向要塞的天体弹出去这项技术原本也不是用来战斗,而是用来对付猎户座星云里时不时出现的小天体
如果效果达到预期,猎户星门和太阳星门也将安装类似的装置,从而避免小天体的意外撞击。
不过现在叶飞给这种技术找到了新的利用途径,只要战舰安装了斥力盾,进入星云的时候岂不是能把附近的云气统统推开,制造一条空旷的通道
重力弹起作用的时间有限,若是想靠重力弹制造一条通向星云内部的通道,耗费的资金和资源将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一片星云直径十六光年,却只是42这一部分而已,整个猎户座分子云占据了上百光年的范围
想把这么大的范围全部探查一遍,绝不是三五十年能够完成,若人类的宇航技术没有出现突破,恐怕得花费几百年时间和几十代人的努力。
另外,星云中的气体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聚集在一起还有待研究,虽然星云的边层涌动的速度极慢,但可否认为星云也会散逸
重力弹开路也好,斥力盾开洞也罢,星云内已经存在的空间会不会被附近的气体渐渐掩盖
一时间叶飞思绪万千,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想法有道理,忍不住命令道:“剪刀,向星云里发she一枚重力弹”
“什么”剪刀诧异地瞅了叶飞一眼,“头儿,我没听错吧”
“少废话,赶紧的。”叶飞恶狠狠地瞪了剪刀一眼。
“没问题”剪刀赶紧回答,“这可是新式重力弹第一次实战啊”
无名星域战役中重力弹暴露了致命的弱点,此后军方再也没有实际使用过重力弹。相关的研究机构在听取了军方的意见之后对重力弹进行了一些改进。新式重力弹不再由重接炮发she,而是通过导弹投送,重力场的范围也从球形的全方位重力场改为环形重力场,就是取消了前方和后方两个方向的重力。
取消前方的重力是为了避免前方物体受引力影响,撞击重力弹影响前进的速度;取消后方的重力,是因为引力捕捉到后方的物体时,会因为吸引后方物体而丧失一部分前进的速度
其实不管前者还是后者都基于动量守恒定律,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重力弹飞得更快更远。
很快,天鹰号she出一枚导弹,即将进入星云的时候弹头在延时引领的作用下与弹体分离,产生标准重力四倍的强大引力,数千公里范围内的云气受到引力影响,顿时波谲云诡,纷纷向重力弹的方向涌来。
不过重力弹工作的时间太短了,没多一会儿引力就消散一空,不过受引力影响的气体却没有停止,仍然按原本的方向飞行,星云中根本没有任何形成空洞的迹象,反而因为重力弹的影响越发地混乱。
真应了那句“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老话。
星云的表面让叶飞想起了巨行星外层的大气,不过星云处于暴露的宇宙空间之中,除非所有的气体都是气态分子,否则肯定会因为宇宙的低温而变成固态,也就是说,星云中的气体实际上是由包括氢在内的各种物质凝结成的无数固态小颗粒,而不是真正的气体
无se透明的气体怎么可能挡住光学系统的观测
估计只有那些靠近恒星,被恒星能量离子化的星云表层气体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