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之政道风流 > 分节阅读 124

分节阅读 124(2/2)

目录

“这样的策略我认为最符合宜蓝的实际,我一直讲要抓紧,但不能操之过急,忠平就是太着急了”

和孙伟阳谈完话,陆政东就直接回县里了。

陆政东在颠簸的路上,过了临山,见到公路旁边有个大院子,看到公路边上挂在村里的两委会牌子,有许多人都聚集在空坝子里。

陆政东在乡里工作了几年,一看这架势就知道是在开社员大会。

陆政东心里一动,心里想修路的事情资金是有眉目了,但是修路是件好事,同时也是难事,特别是接下来的实施中多少还要占一些老百姓的土地,这可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他走之前就布置了这工作,他也实地了解一下,这项工作做得怎么样。

陆政东想了一下,便对司机小马道:

“停车,咱们也下去看一看。”

“陆书记,是不是让小马去前通知凤凰镇里的领导过来”

陆政东摆摆手:

“不用。”

说着就大步朝前走去。

村委会支部书记杨珍林坐在大门前,抽着烟。

村里的水库没承包出去,现在是枯水季节,不知道那个挨千刀想偷水库的鱼,电死了许多鱼,被住在周围的老百姓发现了跑掉了,今天召集村民来就是分鱼的。

杨珍林是老支书了,办事踏实认真,每一次村里有啥事总会亲自到场,眼见着村民们抓着阄,心里也想着,这农村虽然生活改善了,但也难得吃一回鱼,这也算是改善伙食了,想着中午让老婆子好好弄一弄,得好好喝一杯。

杨珍林正想着,看到一轿车停到路边,三个人走了过来,杨珍林做村支书几十年了,一看那样子就知道来的肯定是干部

“请问你是村里的干部吧”

郑夏林看到杨珍林正在指挥,赶紧往前走了一步,问道。

“我是村里的支书,有啥事”

“这是县委陆书记,来看看大家。”

杨珍林一愣,他是听说过县里新来了个年轻的书记,在镇上赶集的时候,在兄弟家的电视上见过,还真是县委书记来了,心里感叹到,这书记是真年轻,不过也有点疑惑县委书记要来,怎么没有镇里的干部陪同,事先也没打招呼

陆政东看到其神情,微微一笑道:

“我是陆政东,看到这里这么多人,所以下车来看看乡亲们。”

杨珍林连忙点头,道:

“我是凤尾村的支书杨珍林,陆书记请坐,今天正在分鱼,乱糟糟的。让陆书记见笑了”

说着对着正闹哄哄的人群吼道:

“大家都安静点,县委陆书记来看大家了”

只是在场的不少人显然不大相信杨珍林的话,一个妇女就嬉笑着道:“杨二哥,县委书记会来我们村你又吹嗒嗒滴了,是不是昨晚错进你家那新媳妇的房,还没回过神来”

“兄弟媳妇,我这是正儿八经的说正事,陆书记就站在这里,这还能假得了别再那里说那些荤七素八的玩笑话,都文明点”

陆政东听着这些人开着有些荤素不忌的玩笑,仿佛又回到了当初在山和乡工作的时光。

说话间,村干部都围了过来,脸上带着兴奋的微笑,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还没有和县委书记这样近距离的接触过,即便是杨珍林也就是有一次到县里开会,坐在台下见过县委书记。

杨珍林有些拘谨的把手里的大缸子递了过来,陆政东对于如何和这些村干部打交道熟悉得很,大方的接过来很自然的喝了一口,看到杨珍林有点手忙脚乱的找烟,笑着道:“杨支书,来来,抽我的”

说着把缸子递给在县里,从口袋里取了一包烟,团团地散给大家,大家就兴高采烈地抽着陆政东递来的好烟。

陆政东也就指着公路笑着问道:

“县里下决心要把这条路修好,大家有什么看法”

陆政东非常清楚,要修路,沿线的老百姓的意见和态度是非常重要的,不然阻力不是一般的大。

杨珍林道:

“这路实在是太烂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进个城人都抖得要散架了,早就该修了,修路是件大好事,镇里已经组织村里开了会,大家都是很支持的。”

杨珍林一边说着,一边看了看陆政东,见还是很好说话的样子,便说道:“只是有一件事情,我要向陆书记反映,不知行不行。”

陆政东笑着点点头:

“有什么尽管讲,我就是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杨珍林这才说道:

“我是农民,没啥水平,肚子里没啥弯弯绕,我就实话实说,说错了,陆书记宰相肚子能撑船。”

陆政东微笑中,杨珍林虽然是说没啥水平,实际上还是很有经验的,说话之前先作了铺垫,给自己留足了充分的余地。

其实这样很乡土的干部,肚子里多少都会有点货,在村里还是有些威信的,不然也不会干这么久的支书。

杨珍林见他如此说才道:

“这次修路要扩宽路面,要占我们村里不少田土,修桥铺路这是大好事、大善事,老百姓都支持,可是也得考虑考虑老百姓的实际情况,能不能让村里的人在工地上做做工,供应点碎石什么的上次镇里和交通局的人下来,我给他们说了这事,他们没说个准话。”

陆政东笑着,宜蓝本身都是山区,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石头,修路肯定是在农闲时候,老百姓闲着也是闲着,赚点钱拿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