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2(2/2)
既然是斗口,那么程东即便不看都知道,这盒子里的东西不管是什么,铁定是赝品。
可古玩界有这么一个规矩,是真品,你可以不用说原因,但若是赝品,你非得说出个一二三来才能让人信服。
斗口的时候,最怕的就是你明知它是赝品,却就是说不出原因,那可就是真打脸了
程东看了赵三江一眼,见他微微点头,这才将盒子打开。
看来赵三江是已经决定在这个会议上和四老撕破脸皮了,负责也不会允许程东鉴定盒中的东西。
盒子打开,里面放着一件瓷器,具体来说,是一只白色的瓷盘,巴掌大小,底色为白色。
在瓷盘的中央有蓝色的龙纹,盘边缘还有各色印花,非常漂亮。
尤其是在灯光的照耀下,瓷盘的颜色更加艳丽,上面的龙纹如同活了一般,栩栩如生。
程东打眼一看就说道:“观其形制,是定窑的东西,印花龙纹盘。”
康老面不改色心不跳,道:“接着说。”
“说实话定窑的印花龙纹盘没什么稀罕的,因为宋代的遗址之中出土的很多,当然,这也和当时定窑的地位有关,北宋末年,尤其是宋哲宗和宋徽宗年间,定窑制品是宫廷御用的制品,地位尊贵,是以民间对它的辨识度也比较高,所以定窑的东西,流传下来的不少。”
说到这里程东伸手拿起龙纹盘,将之翻转过来,见其底部印着“尚食局”三个字,笑道:“这三个字,想必康老是见过的,显然,这是宫廷御膳房使用的器皿。”
“北宋五大名窑,就数定窑流传下来的瓷器居多,我方才也说过,那是因为民间对其辨识度高,所以定窑烧制的民间用瓷也比较多。”
“并且定窑制品的印花是其一大特色,而且这印花和其他窑瓷的印花不同,甫一出现就显得很是成熟,从纹饰上,看不出其进化的过程,这是让后世的考古学家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程东当即指着龙纹盘边缘的印花对诸人道:“你们看,这印花是梨花形状,极其精美。”
“所以定窑流传下来的瓷器虽然多,可留给后人的疑问也很多,有人怀疑定窑的前身应该已经是比较成熟的窑厂了,只是后来改了一个名字,然后才大兴于世。”
康老插嘴道:“这么说,你觉得这件龙纹盘是真的咯”
程东笑着摇摇头:“不,这是赝品”
康老愤然起身:“小子,你耍我”
“我哪儿敢。”程东淡然道:“我方才介绍的只是定窑瓷器的特征,又没说这龙纹盘的事情,而且这件龙纹盘虽然是赝品,可制作工艺的确不凡,一般人绝对看不出假来。”
姜老示意康老坐下,对程东道:“程先生既然说这是一件赝品,不知有什么证据”
“有啊。”程东将龙纹盘倒扣在桌上,指着底部的印文道:“你们看尚食局这三个字,局字的最后一笔,那个钩,以瘦金体来说,它绝对不至于这么浑圆,当然你可以说这龙纹盘不一定是徽宗时候的东西,不过宋代的书法铁划银钩,重点就在这一个钩上,而盘上的印文,显然是有问题的。”
康老咬咬牙:“还有呢”
程东笑道:“还有一点漏洞,那又得从定窑的历史说起了,定窑除了盛产瓷器之外,还盛产缂丝,缂丝也是宋代主要出口的制品之一。”
“说到这里我倒是想问问几位,你们知道宋代的缂丝为什么出名吗”
“哼”姜老冷哼一声,将头别过去,一言不发。
“对不起,我僭越了,是你们在考我,我怎么有资格问你们呢,还是我来说吧。”程东故意挠挠头,道:“缂丝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宋代的丝织业技术发达,并且出现了新的印花工艺,所以缂丝上的印文图案,可谓独一无二。”
“有人揣测定窑瓷器上的印花之所以成熟,也或许是和缂丝技术有关,比如工匠可以直接模仿缂丝的图样,将之做成陶范,然后印到陶坯上。”
“这恐怕只是一家之言吧,揣测而已。”陶老忽然插嘴。
程东摇摇头:“话不能这么说,想必陶老对古董不怎么了解吧,这种向同期其他工艺借鉴的例子不在少数,比如景德镇在宋代的时候出现了青白瓷,那就是借鉴玉器工艺的缘故。”
程东不但解释了定窑印文的来源,而且暗中讽刺陶老不学无术,这让在场的某些人坐不住了。
四老毕竟同气连枝,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更何况程东在他们的眼中不过是跳梁小丑,他有什么资格瞧不起他们
273四两拨千斤
“小子,你不要欺人太甚,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你本就是古玩店的伙计出身,知道这些许的知识,有什么好骄傲的”严老喝道。
“呵呵,想不到您对我底细还挺清楚的,估计想的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吧,不过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您老人家是什么底子,恐怕也瞒不住别人吧”程东揶揄道。
严老心中有亏,听程东这么说,自然有些忐忑,道:“你你什么意思”
程东一摊手:“没意思,随口说说而已。”
面对程东这近乎无赖的样子,四老也没什么话可说。
程东继续道:“我方才说到定窑的印花借鉴了缂丝的纹饰,但丝和瓷还是有区别的,毕竟它们属于不同质地的东西,所以在制作的过程中,当缂丝的纹饰用在瓷器身上的时候,难免会留下小小的瑕疵,那就是瓷器的身上会有细细的丝线划过的痕迹。”
“这是胡扯。”康老直接道:“我这件龙纹盘,绝对没有这样的痕迹。”
“所以说这是假的。”程东直言不讳。
“你”
未等康老开口,程东继续道:“更何况丝线的痕迹只有用放大镜才能看出来,肉眼绝对难以辩驳,就像人民币上的某些印文一样,那是辨别真假的隐秘信息。”
还没到撕破面皮的时候,赵三江出来做和事佬,道:“好了,东西看完了,还是先让小东坐下,四位叔伯,咱们还是先谈谈合作的事情吧”
“慢着”这回轮到姜老开口了,道:“三江,这小子的话你方才也听到了,他目中无人,根本就看不起我们,你说这样的人,我们怎么和他合作”
“哈哈。”程东不怒反笑,从他第一次见到四老,他们就对自己冷言冷语,并且一副颐指气使的样子,可说到底,倒成了自己目中无人了,真是狗嘴里什么都吐的出来。
“臭小子,你笑什么”陶老起身问道。
“笑天下可笑之人。”
事到如今,程东也不想忍受他们,何必呢,反正注定是仇敌,干嘛要忍气吞声。
“你”
陶老气急,指着程东正要破口大骂,却不想程东压根就不看他,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自顾自地拿起面前的水杯喝水。
还是姜老开口:“老陶坐下,这里毕竟是公司的会议室。”
陶老气哼哼地坐在椅子上,一双眼睛却愤怒地瞪着程东。
程东装作没看见,笑着对赵三江说道:“赵叔,不好意思,让你见笑了。”
赵三江微微一笑,大手一挥,道:“咱们还是说说合作的事情吧。”
说罢他吩咐自己的秘书将已经印好的关于和盛华公司合作的文件分别发给四老以及程东,并说道:“四位叔伯,你们看看,说说有什么意见。”
谁知文件刚交到姜老的手中,他看都不看,随即丢在一边,道:“不用看了,我们四个不同意个盛华公司合作,原因在之前已经说明了,他们公司的层次太低,没有这个实力。”
“再加一条,这小子太无礼了。”
程东一副意料之中的样子,沉吟不语。
赵三江还算是气定神闲,笑道:“四位叔伯,合不合作的事情,既然咱们已经是召开股东大会了,那就说明我想听取你们的意见,是不是和盛华公司合作姑且不说,可咱们公司的确需要将生意做大,南方是一个很好的营销场所,所以”
“三江,我们明白你的意思,不和盛华公司合作,还可以和别的公司合作嘛”姜老笑道。
赵三江毕竟还是自家人,至少现在他还是赵氏集团的董事长,所以某些礼节,即便是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