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6(2/2)
“哈”程东道:“无梁殿的建筑,在明朝的时候还算是稀少,可到了清朝就比较多了,故宫里面的很多宫殿就是采用的无梁结构,当然了,这是因为殿宇本身用的是砖瓦,所以有没有屋梁,倒是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说到这里,程东忽然好奇道:“老爷子,我看洪家村的地理位置,三面环山,只有东边是一个开口,平时和外界的交流也不多吧”
“是啊”洪老无奈道:“所以我们这里才一直这么贫穷,很多年轻人都选择进城打工,以后就再也不回来了。”
“可惜”程东喃喃道:“这里的地理位置实在不好,如果是乱世的话,倒是一个避难的好地方,可毕竟明清还算是盛世,所以这里就显得有些累赘了,否则以当初您祖上的功绩,估计这里本来可以发展成为一个城镇的”
“有这么神奇”盛川怀疑道。
程东笑道:“城市化可不是近代的产物,而是从明清时候就已经开始,那个时候城市的增加,比现在要厉害的多,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盛川想了想,言道:“经济发达,社会安定”
“差不多是这些。”程东道:“从明代开始,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在我国萌芽,但是因为受到蔓延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限制,所以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发展,可相对来说,各地出现了很多的私营手工业小作坊,还有商业生产活动等等。”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西方社会的很多东西随着贸易进入我国,尤其到了清朝,咱们国家除了自给自足的经济之外,还产生了对外贸易,以及一些为了应付战争而产生的军事据点,交通枢纽等等,因为这些原因,很多的村落变成了城市,而原来的小城市也变得富庶繁华起来。”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如今的厦门、天津、青岛等地。”程东道:“之前他们无不是什么渔村、乡村什么的,只不过因为其中的某项便利适合国家的发展,所以才逐步发达。”
“我懂了”盛川言道:“洪老的先祖在当时还算是有影响力的,毕竟他致仕之后,皇上都亲自下令当地的官员为他建造宅邸,所以如果洪家村的地理位置好,或者有利于当地发展的话,它肯定能够借助洪老先祖的威势发达起来。”
程东点点头,看着盛川,一副孺子可教的样子。
“当然因为明代之后,汉人一直想恢复汉唐威仪,所以在建筑商有向汉唐学习的趋向,清承明制,所以也有这类特点,但就像我之前说的,清代的建筑斗小,檐浅,支柱细长,所以清代的建筑又不如汉唐时候的柔顺,相反地,倒是显得比较严肃拘谨,这也是控制的体现之一。”
“不得不说清代的伦理纲常也是比较严格的,这是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可见他们汉化地厉害。”程东道:“清代的建筑制度化这是其一,可因为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所以民间建筑,还是有属于它自己的特色的。”
“小川,刚才你提到了平遥古城,你知道平遥古城的建筑有什么特点吗”程东忽然发问。
盛川摇头:“那地方,我只是听说或者从网上看到过,却从来没有去过,所以具体的,我也不知道”
程东言道:“似故宫的建筑,宫殿虽然不少,但论起屋顶,不过是三类,分别是四方攒尖顶、重檐芜檐顶、重檐歇山顶,其中重檐歇山顶是其中规格最高的,太和殿就是用的就是这个规格,至于重檐芜檐顶,其简化版一般用于民间建筑。”
“程哥,什么叫重檐芜檐顶,还有它的简化版是什么意思”
101差异
“这个具体的,等有朝一日去北京的时候,我再跟你解释,不过简单来说,就是屋顶是两边都斜着乡下的屋檐”程东说罢,指着红老家西屋的屋顶道:“就是那样的”
盛川点点头。
程东道:“可平遥古城的不一样,它是一面向下倾斜的,而且是里面的一面倾斜。”
“哟,这可不好吧”洪老道:“我们家的宅子这么建筑,原因我倒是知道的,因为我们这里雨水多,所以可以让水流下来,省的破坏了屋子,可要是一面,而且是朝里的一面倾斜的话,那雨水不都流到院子里来了吗”
盛川也是点头。
“哈哈,你们忘记了,平遥古城可是山西太原一代的,那里在明清的时候什么最著名”
盛川还没说话,洪老道:“晋商啊,我们这边也有一些出门经常的,他们回来都说晋商会做生意什么的。”
程东点点头:“不错,正是因为平遥的晋商比较多,所以他们那样格局建筑的意思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因为太原那边毕竟还是属于黄土高原的,所以终年比较干燥,雨水对于他们来说,可是很重要的东西。”
对于这一块牵扯到民俗的事情,显然洪老要比盛川知道的多,所以他点点头,言道:“这话说的倒是不假,看来这建筑还真是有讲究的。”
“程哥刚才你说到北京故宫,那北京的四合院呢,看着好像不如洪老家的宅子高大,可是建筑面积似乎并不是这么拥挤的”
“哦是这样吗”洪老也表现地很有兴趣。
程东叹息一声,或许是说的累了,喃喃道:“这话要是说起来,可就多了,这得说到南北方建筑的诧异上去。”
他正要开口继续说,忽然听到门外有人喊:“洪大叔在家吗”
程东起身:“老爷子,找您的”
“嗯,听声音是隔壁的二婶。”洪老起身,在程东的搀扶下走出东屋,边走边喊道:“他二婶啊,有什么事儿啊”
此时二婶已经进了院子,不过来的可不仅仅是她一个人。
只见二婶的身后还跟着几个中年妇女,最后面,还有几个七八岁的孩子。
“洪大叔,吃饭了”二婶看了一眼程东和跟在他身后的盛川,笑着问道。
“吃了,吃了,怎么来了这么多人,来,进屋说话吧”洪老笑道。
“不了,不了,我们就是来看看您,没事就好。”
程东了然,这些村民应该是害怕自己和盛川是坏人,会对洪老不利,所以才来打探打探的。
虽然他们对程东和盛川这样的陌生人冷漠,但对自己的相亲还算是亲人,这也算是可取之处吧。
见二婶等人要走,或许是抱着一丝炫耀的成分,洪老拦住他们,道:“你们先别走,索性没什么事情,不如一起听听这两个孩子介绍我们家的宅子,也让你们知道,它到底哪里好”
“哦”有人插嘴:“他们还懂这个”
“人家可是有文化的人”洪老笑道。
这么一说,气氛顿时融洽起来,于是一行人跟着洪老一起进了东屋,也多亏他们家的屋子大,所以可以盛开这许多的人
待众人入座,洪老道:“小伙子,你接着说吧。”
众人也都是很期待地望着程东。
“我从哪儿说起啊”程东为难道。
此时忽然半路杀出这么多“程咬金”,他是从开头再复述一遍呢,还是接着说,这也是一个问题。
“就从你说的什么南北方建筑的差距开始吧,跟我们说说北京哪里好。”
“就是,就是”有人插嘴道:“他们都说那里是首都,什么都好,可究竟什么好啊。”
“这个我来说”一个八岁的男孩儿站起来,喊道:“北京吃的也好,住的也好”
众人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