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盛宠 > 分节阅读 253

分节阅读 253(2/2)

目录

盛思颜笑得一双眸子完成两弯月牙。

她张着手,在草地上飞舞奔跑,被这突如其来的美景震撼得目不暇接。

周怀轩驻足站定,唇边带着淡淡的微笑,看着盛思颜在林间草丛中高兴地跑来跑去,在每一盏花苞灯前驻足细看。

“都是你准备的吗”盛思颜睁大眼睛问道。

周怀轩不置可否。走上前握住她的手,脚步沉稳,一步步地往清远堂走去。

这条路虽然长,但是有他握着她的手,再有艰难险阻她也不怕。

神将府盛大的及笄礼,在京城一度成为豪门大族的谈资,就连宫里头都议论了好久。

到了七月初七的乞巧节,京城大街上突然卖起了各式各样晶莹剔透的花苞灯笼,说是这灯笼占了某贵人的喜气和福气,用这花苞灯笼的姑娘都会嫁得如意郎君。妇人会生大胖小子

“大嫂,今天晚上外面有灯会,吴家的两位姑娘。郑家的两位姑娘,蒋家的三位姑娘,还有兵部尚书、侍郎家的姑娘,都说要去看灯”周雁丽这一天来到清远堂,悄悄跟盛思颜说道。

离盛思颜及笄礼那一天,已经过去快一个月了。

周怀轩在她及笄礼后的第二天,突然出了远门,到现在都还没有回来。

盛思颜有些担心。

不过周怀轩将周显白留下来了听她使唤,同时也把自己的消息通过周显白传给她。

盛思颜虽然知道周怀轩在外面一切都好。但是见不到人,她还是按捺不住心头的担心。

听周雁丽在旁边带着向往的神色说着晚上的灯会。盛思颜想了想,点头道:“既然大家都去。咱们也去吧。”

“真的吗”周雁丽眼前一亮,过来抱着盛思颜的胳臂摇了摇,“大嫂真好”

盛思颜笑着拍拍她的手,“你回去准备准备。我使人跟娘说一声,还有周大管事那里,让他给我们备车,安排护卫。”

周雁丽连连点头,回去准备去了。

盛思颜先叫木槿去澜水院跟冯氏请示一声,然后让薏仁去外院,跟周大管事也说了晚上要出去看灯会的事。

她是神将府的大少奶奶,她出行,又是晚上,周大管事要准备的事情很多。

木槿先回来,冯氏当然没有不同意的,还派了一个婆子过来,说要跟她们同去。

盛思颜见是冯氏身边的范嬷嬷,忙站起来问好。

这范嬷嬷本来是厨娘,五月从冯氏娘家过来投靠她的,先是做厨娘,后来冯氏开始掌家之后,她就来到冯氏身边做管事婆子了。

冯氏现在里里外外都依赖她。

当然,她自己也非常能干。

盛思颜看着范嬷嬷老气的抓髻,灰棕色更加老气的衣饰,不由微微一笑。

这范嬷嬷再掩饰,都掩饰不住她眉宇间那股美艳,还有那双经常耷拉着眼皮,偶尔挑眉斜睨,却流光溢彩的一双眸子。

这个女人如果好好打扮打扮,不知有多美貌。

可是她却甘心将自己往丑里,往老里打扮。

盛思颜看着范嬷嬷,见屋里没有外人,端起茶盏,揭开茶盖,在茶盏边上刮了刮,轻声道:“一般人都是恨不得三分颜色也要打扮出七分。嬷嬷却是十分颜色,恨不得掩去七分,是个什么道理”

范嬷嬷一愣。

她自恃掩饰功夫做得极好,一般人根本看不出她的本来面目。

在一般人眼里,她就是个三十多岁,皮肤蜡黄的高瘦妇人而已,完全谈不上“美貌”,连“清秀”二字都离得远远的。

可是在大少奶奶,却能一眼看穿她的伪装

范嬷嬷眼神闪了闪,笑道:“大少奶奶这话是什么意思奴婢不懂。”

“是真不懂,还是别有用心”盛思颜将茶盏放了下来,再一次打量范嬷嬷。

范嬷嬷被盛思颜的眼神看得背上的汗都要出来了,脑子里飞快地转着。才慢慢地道:“大少奶奶既然有这样的慧眼,奴婢也不怕大少奶奶得知。”顿了顿,她又道:“奴婢以前就是容颜误事。招惹太多狂蜂浪蝶,不能好好地过自己的日子。所以奴婢宁愿自己容貌粗陋。不能让人想看第二眼最好。”

盛思颜听了这话,好像里面又有一个故事一样。

她定定地看了她一会儿,才道:“嗯,既然娘信赖你,我也不会有别的想法。只要你对娘忠心耿耿,这个家里不会有别人敢打你的主意。”顿了顿,又道:“若是有,你可以告诉我。就算娘不好出面。我也不会让你受委屈。”

范嬷嬷怔了好久,才躬身应了,带着装扮好的盛思颜出门,去和周雁丽汇合。

吴国公府的一个角门前,周怀礼敲了敲门,被门子放进去了。

“表少爷,老爷子在内院等您。”门子躬身让他进去。

周怀礼点点头,径直去内院见吴老爷子。

“外祖父。”他进去之后,拱了拱手。

吴老爷子点点头,“坐。”又问他:“上次托你做的事。办得怎样了”

周怀礼从身上取出一本册子,“大舅的这几家铺子,目前经营得不错。这是账本。”又道:“大舅这人其实还是有些好处。只要给他找对了人。他就能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充分给属下机会。这几个掌柜都是在别的地方受了委屈,如今在大舅这里做得很是用心,也很向着大舅。”

君以国士待我,必得厚报

“那就好。”吴老爷子抚了抚胡子,点头说道。

五月的时候,吴国公府悄没生息的分家了。

嫡长房和庶出的第三房都分了出去。

以吴国公府豪富,自然在钱财上不会亏待他们两家。分得的银钱和铺子、田地都是足足的。

大房留在京城,三房分去江南。

京城有一条巷子都是吴国公府的产业。都分给了大房。

江南也有诸多的田地铺子,三房分了一小半。顿时成了江南首富。

江南的豪门大族,比如蒋家、尹家,都跟他们来往密切,或是姻亲,或是好友,过得比在京城还要舒服。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分家分到这份上,自然是皆大欢喜。

留在吴国公府的二房以后是要承继吴国公府的,这么快就能享受当家做主人的感觉,也是高兴得很。

吴老爷子唯一不放心的,还是大房吴长阁一家。

因为大房里只有一个嫡女吴婵娟,而且她又是有“圣人”之称的重瞳女,因此吴老爷子特意把吴婵娟留在吴国公府,没有让她跟吴长阁搬出去,也明说了吴婵娟以后的亲事,由吴老爷子做主。

吴长阁当然求之不得,而且有个女儿留在吴国公府,他这个做爹肯定是想回来就回来看一看。

不过他搬出去之后,发现在外面住得比在吴国公府舒坦多了,最重要是他真正成了一家之主,没人再踩在他头上管着他,他就打消了还想回吴国公府的念头,一心在自己分得的宅子里住下了。

他把铺子完全给掌柜的管,约定了自己只半年查一次帐,掌柜的高兴,他也乐得轻松。

最近他一心在给自己物色新的正室妻子,就连吴婵娟的事都很少过问了。

吴老爷子明面上说再也不管吴长阁的事,但是怎么可能一点都不管

他拐了好几道弯托周怀礼帮他打听吴长阁那边的消息,就是拉不下这个面子。

说完吴长阁那边的话,周怀礼起身告辞。

走到二门上的时候,周怀礼看见吴婵娟穿着一身月白色衣裙,神情怅然地站在门口,望着对面的羊肠石子小路出神。

“二姑娘,您要想出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