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贞观攻略 > 分节阅读 82

分节阅读 82(2/2)

目录

当初苏宁对他说的话,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元渐渐的理解了,原来是这么回事,若是当真成了,那么,自己能够如何

苏宁去看的时候,那两亩地周围甚至搭起了好几个凉棚,有不少县衙的士兵蹲点在那里仔细查看,简直是把这里看的比监狱还要严密,摆出一副闲杂人等禁止靠近的模样,苏宁没有惊动其他人,悄悄的看了看,然后就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回到家中,一看到一顶漂亮的轿子停在家门对面,苏宁就不由得头大如斗,这就意味自己那位骄傲的嫂子秦梓月再度驾到了;前几个月因为担心名声问题,所以秦梓月和苏定方的相见地点选择在郊外,也就类似于大学里的小树林,但是这些日子以来,伴随着婚期的临近,这位奇女子已经把自己看做是苏家人了,也不管什么其他的了,只要想来。随时就来。

以往每一次苏宁去秦府为老秦治疗,秦梓月就借着回礼感谢的由头来到苏府给刘氏和王氏见礼。打好关系,顺便和苏小妹拉近拉近感情。更重要的还是和苏定方幽会,但是目前秦梓月已经不需要借助由头了,不需要理由了

苏宁为秦琼的治疗也渐渐的抵达了收尾阶段,以拔火罐为最初的治疗方式,辅以药物的治疗,若不是没有适合用来输血的管子和针头,苏宁甚至打算给老秦输血,但是现在条件不允许,所以苏宁也就没有这样想。主要是以药物治疗和食疗为主,拔火罐为辅,另外让老秦起床多动动,联合治疗之下,一个月以前老秦就可以下床走动,或者拿着一把剑随意地舞几下,而目前,老秦几乎可以和普通老人家一样了,这也就够了。老秦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盛,还多次说为什么自己不能多生个女儿,好嫁给苏宁

苏宁当时就斯巴达了

不过既然是一家人,被承认的苏家的第六位正式成员。苏家也就没有什么需要对秦梓月保密的,于是后院的农园就正式对秦梓月开放了,见到农园的第一眼。秦梓月就震惊了,苏宁的想法就是以后苏小妹会管理酒楼。自己和苏定方在外打拼,刘氏和王氏持家。那么农园就归秦梓月打理了,当然秦梓月似乎也是这么想的,于是一口一个二郎,一口一个小弟,压根儿就没把自己当外人,也没想着这个时候她还没和苏定方举行婚礼呢

苏宁也没什么好藏私的,全盘托出,把秦梓月和苏定方婚后的生活大致的安排了一下,只要有事情做,秦梓月还是很高兴的,苏定方也满意,对苏宁非常感激,于是正式任命苏宁做自己的伴郎,秦梓月也十分赞同,说自己有很多闺中小姐妹,到时候迎亲的时候可要注意着,她们下手可都不轻

苏宁和他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苏宁决定承办婚礼之后,在他连夜查阅神机资料和咨询包括老管家在内有经验的人士的努力下,得知了这样一个唐朝婚礼的重要步骤:下婿。也就是戏弄新郎,新郎迎娶新娘路上,新娘的亲戚好友会拿着刀枪棍棒打新郎,而新郎不仅要给他们发彩钱,还需要吟诗赞颂新娘,直到他们满意为止。

但是出于对新郎的爱护以及防止新娘家某些熊孩子下手过重,从而导致新郎在新婚之日被打成半身不遂或者是痴呆亦或是昏迷不醒以至于误了大事,这一个步骤得到了非常人性化的改革,也就是说基本上不是针对新郎的,而是针对伴郎的,放在苏家身上,就是针对苏宁的

尼玛坑弟啊

可是作为兄长和嫂嫂,苏定方和秦梓月夫妇的要求,苏宁如何拒绝只好苦着一张脸接受,而秦梓月又老死不死的告诉苏宁她的小伙伴们都十分悍勇,苏宁就考虑是否需要准备全套护具,到时候全副武装上阵或许可以苟延残喘,否则苏宁很疑惑自己能否活着看见苏定方把秦梓月抢出来

小心翼翼的进入家门,苏宁没有发现秦梓月的身影,松了一口气,苏宁想避开秦梓月,因为想要自我标榜为贤妻良母的秦梓月这些日子可把苏宁给整惨了,谁知道刚走没几步苏宁就听到了来自秦梓月的死亡呼唤:“二郎你可回来了大嫂等你很久了”接着就是秦梓月踩着死亡的节拍接近苏宁的脚步声,苏宁顿时心如死灰

之后就是千篇一律的画面,在苏家三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的笑眯眯的不作为之下,秦梓月拉着苏宁来到农院里面问这问那,而且不怕脏不怕乱,叽里咕噜,肺活量之大令苏宁叹为观止

秦梓月或许是骄傲了一些,但是情商绝对不低,这些日子和苏府三大女主人和未婚夫的关系打的火热,就是以前那么黏苏宁的苏小妹都坐视不理,足以见识秦梓月的情商是如何的高超绝伦,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入了苏家内部,成功成为真正的苏家人

就在秦梓月的叽里咕噜之下,苏宁度过了秋收前的最后一个月,迎来了他来到大唐之后的第二个转折点,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一百一十圣人至

王元乐疯了。

一直到亲眼看见这个事实之后,王元才彻底的相信这件事情是真的。

那个时候,王元正在吃饭,这些日子秋收的事情忙的他是欲仙欲死,要死要活,全县的秋收进入到合理轨道之后,他才稍稍获得了休息的时间,吃到了五天以来的第一口热饭,不得不说,他是一个非常尽职尽责的官员,也对,没什么靠山的他,不敢有丝毫懈怠,家族费尽全力才让他做了一个县令,他哪里敢不尽职尽责

看着全县的粮食得到了丰收之后,他很高兴,今年的势头非常好,看样子,亩产一石是铁定的了,极个别良田还有可能达到亩产一石以上的数量,比如三原伯苏宁的两千亩良田就极有可能;他一直在忙其他的地区,苏宁的封地他决定放到最后,反正那里有专人盯着,还有那两亩三原伯特意叮嘱的田地,那里的长势让王元相当惊讶,虽然种子很少,只够种两亩地的,但是那种长势,饶是种地多年的老农也甚为惊讶。

就是不知道那些种子能创造什么奇迹,要是很平常没什么奇怪的,三原伯会不会责怪自己会不会拿自己出气

当然这种担忧很快就被放到一边了,因为一个满脸惊喜的牙兵跑步进入了县衙后堂,大声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