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农家小地主 > 分节阅读 301

分节阅读 301(2/2)

目录

阳阳就挺直了胸膛道:“舅舅说的不对,我虽然没来过北边,但书籍记录不少,京城风俗地理我也是读过的,加上又有赖五爷爷的来信,父亲和母亲也说过在京城的事,我多少也知道一些。”

“不止是京城,凡是我叔叔和舅舅走过路过的地方,他们必定会寻一些小物件送与我们,信件必定会给我们写明那里的风俗民情,各处好玩好吃的,凡是经了他们的手,过了他们的嘴,我虽没亲自玩过,亲自吃过,但还是说得上一二的。”

“我父亲常和我们说,读万卷书,行千里路,我现在还小,千里路是行了,却没能亲自领略一下这千里的风光,也不敢说读了万卷的书,但百八十卷,加之有父亲母亲的见识教导在,和表兄们说一说这北国的风光还是做得的,但表兄他们连保定的事都接不上口,难道我非要说起京郊明湖荷塘他才能和我接上口”

苏定第一次被这个孩子震撼了,忍不住问他,“听你这意思,你似乎行了千里路”

阳阳左脸写着“舅舅果然是傻子”,右脸写着“原来表兄笨不怪表兄”,带着些同情的道:“大舅舅,从钱塘一路到京城,足有两千多里,别说是千里,我还一下行了两个千里了呢。”

苏定几乎都要以为自己很蠢了,看着认真的阳阳,苏定没好直接拆穿,只好委婉的道:“你们从钱塘到京城,听说是先坐船,后行陆路,接着坐船到天津,又从天津拐了弯去保定看你们舅爷爷,到京城,总共花了不到两月的时间。”

阳阳很惋惜的道:“是啊,足足花了两月呢,赶路实在是太累了,难怪爹爹说我们小的时候不敢带我们出门,实在是年纪小,容易生病,在外头生病可不是闹着玩的。”

苏定沉默。

他很想告诉这小子,我年轻时候出去游学,只在两省间行走就走了足有八个月,他们从钱塘到京城才花费两个月,就算是行了两千多里路,但走马观花,能看出什么玩意

但阳阳说儿子没见识的话似乎也是真的。

他三个嫡子,两个小的不说,嫡长子已经十四,但除了回过钱塘一趟,还真没出过远门,而他年轻时候忙着防备父亲,忙着戒备三房,还要忙着筹谋苏家的出路,稍稳定后,朝廷动荡,他又被推到风口浪尖,朝中的事就已经够他忙活的了,而妻子将内务料理得很好,连带着孩子的教育,他也大多是丢给妻子,不然就是直接送去书院的。

而现在,他稳坐吏部尚书的位置,不管是政务还是家族,都没有特别让他费心思的事了,此时他才想到,自己对长子的教育的确是缺失的。

苏定低头反思自己。

阳阳再道:“而且大表兄性子太过温润,根本就镇不住场子,三表兄说猜拳传花好玩,表弟表妹们十个里有六个愿意的,但就因为四个不愿意,大表兄镇不住场子,就没能办起来,我爹说了,以后我大哥和二哥是要分出去的,而李家下一任族长一定是我,我不仅要做弟弟们的头,连带着大哥二哥以后也要听我的,不说一定要说一不二,但只要我说定的事,他们就得听我的,大表兄明明拿定了主意要玩这个,三表兄转头就走,二表姐也跟着走了,其他人见大表兄拦不住,自然也不玩了。”阳阳亮晶晶的眼睛看着苏定,道:“所以我不愿意和大表兄他们玩。”

阳阳冷哼一声道:“三表兄不喜欢大表兄,想要挤兑他,还想拿我做筏子,他以为我是乡下来的不懂,哼,这样的招数都是我玩剩下的。”

苏定本来是愣愣的听着,他没想到阳阳竟然会与他说这么多,不对,是阳阳竟然都懂得这些了。

他上下打量阳阳,见他与小时候的李石长得差不多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似的,想着,难道李家的基因特别好

阳阳看着明明没这么多的心眼,却能看到这么多。

不对,这孩子若是个有心眼的,也不会在才见了一面的舅舅面前说这些话。

看来,聪明是足够聪明,可惜心眼还是不足。

苏定脑海中闪过李石和木兰,心中微叹,这是承了李石的聪明,却没继承他的心眼,倒是像他娘一样成了没心眼的。

苏定起了逗弄的心思,就笑问:“你说这个招数是多大的时候用的怎么用的”

阳阳就骄傲的道:“那是我八岁上用的,我们村出了一个县太爷叫刘思成,他有一个妾生的儿子,才那么大一点,却整天抬着头看人,让我们好不舒服,对他几个哥哥更是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哼,他当我们乡下人好欺负,我就联合了村里的孩子们给了他一个难看,叫他过年的时候再不敢出来晃荡,就是对他家里的兄弟姐妹都不敢大声了,三表兄玩的那些都是我玩剩下的。”

苏定眼里起了笑意,好像被挤兑的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似的,问道:“那若是你要挤兑你大表兄,你要如何做”

阳阳思索片刻,就沉吟道:“这也不难,我的招数虽然不多好,但至少比三表兄的高明一些。”

苏定带着笑意的看着他,鼓励他说下去。

、435第435章妯娌

沈氏和黄氏很好奇他们舅甥两个在里头说什么话说这么长时间。

但厚厚的帘子隔着,看不见,也听不见,外头孩子们又闹,时不时的传来欢笑声,里头本来就隐隐绰绰的声音更是模糊了。

苏可和苏乐并不放在心上,只以为大哥是要和阳阳培养感情呢,他们倒是和李石说得挺投机。

本来对这个妹夫也不过是应付,但一番交谈下来,苏可不得不承认,此人学识之渊博并不在大哥之下,难怪大哥总是和他感叹说可惜了。

独有木兰面色古怪了一下,然后就扭过头去努力忽视里面传来的说话算话。

锦绣坊的人送来二十多匹布料,领头的妇人干练的拿出一套册子福礼笑道:“给诸位爷及夫人们请安,我们掌柜的收到贵府管事的信儿,高兴地要亲自过来呢,只是想着这里夫人小姐们多,就让小妇人来了,还望夫人们不要怪我们锦绣坊招待不周才是。”

苏夫人笑道:“好坏全让你说了,我们还怎么怪他你来就好。”

黄氏则道:“你这话也就哄我嫂子,京城里,大街上跑马的贵女不知凡几,你们掌柜的招呼太太小姐们不知多少年了,他不得空就不得空,我们又不是非要他伺候着,还找出这样的理由来。”

妇人忙赔笑道:“掌柜的确是避嫌,人现在就在楼下候着呢,三太太不信叫人下楼去看,必定能找到我们掌柜的。”

沈氏就点着黄氏的额头道:“你呀,都多大的人了,还是这样调皮你别慌,她和你说着玩呢,你们有什么新的料子,拿来我们看看,这一次,我们家男女老幼都做两套衣裳,你们可别藏私。”

“哎呦,瞧二太太说的,哪有把上门的生意往外推的知道夫人们要选料子,我们一下就把铺子里最好的料子都给拿来了。”

后头跟着的小娘子们鱼贯的捧着布料进来,用桌子摆了,一一展现在众人面前。

外头玩的孩子也不闹了,都转身进来凑热闹。

苏夫人就指使了两个婆子道:“把这屏风往外头挪挪,把这中间的空间扩大,我们就在这儿选。

女孩子们看到这么多漂亮的布料都喜欢的不得了,知道是因为木兰的面子才能集体选这样好的料子,所以都对木兰释放了一些善意。

木兰看着几个女孩也微微一笑。

几个男人对布料不感兴趣,苏可就邀请李石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