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天才收藏家 > 分节阅读 287

分节阅读 287(2/2)

目录

“这个我看看当然可以,但是对于书画我还真的是了解不多,帮不上忙可别怪我。”

方明可不敢大包大揽,书画的鉴定绝对也是件博大精深的事情,这是因为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之中书画一直是社会文化生活的重心,是万千文人整天折腾的事情,历朝历瓦有名的书画家就不说了,就算是那些不太出名的事实上也是有着很深的功底、到了今天也就有了很高的价值。

更加重要的是在书画之中存在着大量的“作伪”的情形,而且很多参与作伪的就人本身就是青史留名的大书画家,这就更加增加了鉴定的难度,对于这一点方明是极为清楚的,所以他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这个我明白,你这小子客气什么,赶紧给我掌一下眼。”

郑柏狠狠地瞪了方明一眼。

方明摊了一下手,说:“我说郑老,你让我掌眼,那也得把东西给我拿出来吧”

郑柏在自己的脑袋上拍了一下,说:“这个我怎么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这都是你这小子闹我的。“

郑柏说着把自己一起随身带着的一个小包解了下来,然后从里面拿出一个筒子来,轻轻地拧开盖子,从里面抽出一个卷起来的纸,然后更加小心翼翼地摊在了桌面上。

周雅芳打开了桌子上的灯,雪白得仿佛是雪一样的灯光打在了字上,方明一看就叫了出来。

“唐寅的”

唐寅南直隶苏州吴县人,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等,是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传说他出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所以叫唐寅,他生平玩世不恭但却又才气横溢,书诗画都是一绝,更加是和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三个人一起被称之为“江南四大才子。

当然,如果有说唐寅很多人不知道他是何方神胜的话,那说唐伯虎就没有人不认识了,至少周星驰的那一部“唐伯虎点秋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

唐伯虎是历史上的大才子,名气实在是太大了,所以他留下来的东西特别是书画等等都是收藏界的珍品,这主要是因为他留下来的书画不多,相反,假的却是很多,而真的那些则大多在国家的博物馆之中收藏着,所以说他的书画一旦出现,往往就能够拍卖出天价。他的书画拍卖很多都是千万级的。

“是的,没有错,这一幅确实是他的字,

“花前人是去年人,去年身比今年老”

念着念着,方明自己吓了一跳,说:“这个这是唐寅的自书诗这由字不是拍卖过的么好像是4700多万2011年的事情”

方明的记忆力很强大,看过的资料绝对不会忘记,唐寅的名气很大,他的这一幅作品更加是因为拍出高价而让他印象深刻。

郑柏点了点头,说:“是的,你说得一点也没有错。事实上,这一幅作品是有着明确的传承的。

民国年间,作品收藏者是汉军正蓝旗赵尔莘先生,文革期间此卷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院,80年代的时候相关部门曾经组织过谢稚柳、启功、刘久庵、徐邦达、杨仁恺等五位专家一致鉴定认可为真迹。后来,这一幅作品退回原来的主人。最后出现在拍卖场的时候确实是2011年,拍卖出近5000万的天价,事实上那个时候我就在现场,拍卖非常热闹,争相出价。当然,我是属于没有钱的那一个,所以只能是过过眼瘾,看看热闹的了。”

想起当年的事情,郑柏不胜唏嘘,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反而让他对自己得到的这一幅字感觉到震惊莫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拍卖掉的那一幅字画传承清晰,而且经过真正的专家鉴定,绝对不会出错,可是这样一来自己手上的这一幅又应该怎么样解释呢

如果说是假的事实上唐伯虎的传世书画特别是流落在外的多是的假的,那一切就反而正常了。但是,不管是郑柏自己的研究又或者是说找了别的专家,他们都觉得眼前的这一幅字是真的

第453章真真假假

这件事情已经困扰郑柏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是很长时间了,因为这完全不合理,他都已经快要把自己的脑袋都想破了,还是想不出来这里面到底是什么原因。

所以到了最后,郑柏也只能继续把自己手上的这一幅字拿给不同的人,看看别人到底是怎么样看的,但是,更加让他不敢相信的是那些鉴定了字的人都说这应该就是唐伯虎的真迹,但是这样一来,已经进行拍卖的那一幅又是怎么一回事

这个问题就象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让郑柏都差一点想把自己的脑袋都砍下来。

历史上一直都认为唐伯虎的书法比不上绘画。但是,这只是和他的绘画和诗文相比较罢了。事实上,他在书法上的天分极高。他的书法有大书法家赵孟頫的影子。王世贞在弇州山人稿中曾经这样说过:“伯虎书入吴兴堂庙,差薄弱耳。”

除此之外,唐伯虎还吸收了别的书法家的精华,比如说李邕、颜真卿、米芾等人的,从而融合贯通,形成自己的风格,总的来说就是潇洒而有力,仿佛是高流瀑布般大气磅礴,但是在书体之间又夹杂着老辣与天真相混的气质,所以往往就形成了有时沉重,有时又轻松地一笔带过,随意而生姿,这其实是与唐伯虎这个人的性情是紧密相关的。

“唐伯虎其人的书法有四个不同的分期,第一时期是30岁以前,唐伯虎居住在家乡苏州,和文征明关系,所以受到文征明的影响,这个时候的书法是学赵孟頫,结体端正而秀丽,笔法圆润;第二时期是30岁至36岁,唐伯虎科场被黜,妻子离异,以卖诗文、书画谋生,而在这个时候他的书法追求的是规范,研究的是颜真卿的楷书,因此用笔凝练而重,圆硕多肉,结体稍长,而且吸收了隶收的笔法,特别是横笔的时候用蚕头收尾,而捺笔的时候则有燕尾;第三时期是37岁至45岁,唐伯虎正值壮年,居住在传说之中的世外桃源的桃花庵,这个时候他的经济条件比较好,得已专心从事诗文书画创作,生活自得,创作鼎盛的时期。在书法上他再一次回到了赵孟頫的精神特点上,而且还吸收唐代李邕的特点,慢慢地就形成了自己的、而且是比较成熟的特点。结体俊美之中见力道,用笔流转之中见生机;第四时期则是46岁至54岁去世,已属唐伯虎的晚年。45岁从江西宁王处装疯逃回,唐伯虎看透了世事,思想比较消沉,行为更加颓废,因为是借书而达意,所以这个时候的书法比较直率,用笔上极之有力,八面出锋而追求的是力量,这个时候真正达到了挥洒自如、神机流走的境界。”

“眼前这的一幅书卷是唐伯虎晚年也就是第四时期所书,从风格上来说绝对是他所写。”

郑柏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说:“方明,你觉得这是唐伯虎的真迹”

“嗯。是的,你看这上面的印章,逃禅仙吏说的是他从南昌宁王处脱身回到家乡的事情,这和具体的这诗所写的时间是对得上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