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70(2/2)
张任上前道:“回禀殿下,这边是两万长安卫戍军,有三千骑兵,不过骑兵去西海军营集训去了,训练半年,要两个月后才能回来。”
去西海高原集训是刘璟制定的国策,几乎每名士兵都要去西海军营轮训半年,对于提高士兵体力有着显著的效果,这对于提高力量和体格皆较弱的南方士兵的战斗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刘璟点了点头,他俯览了整个军营全貌,又走下阙台,来到了士兵军营内,一群人走进了一座大帐,帐内几名刚训练完的士兵正在休息,忽见走进大群人,吓得他们纷纷站起身。
赵云笑道:“这是汉王殿下来看望你们。”
士兵们连忙上前行军礼,刘璟摆摆手笑道:“不用客气,请坐下说话。”
他坐了下来,三名士兵胆怯地坐在他对面,这时,又有几个营帐的士兵悄悄进来,围在两旁,刘璟回身对众士兵笑道:“大家都坐下吧随便一点。”
士兵们纷纷席地而坐,刘璟笑问三名士兵道:“你们叫什么名字,都是哪里人”
“回禀殿下,卑职杨青,河间郡人。”
“卑职罗小六,汉中人。”
“卑职钱川,陇西人。”
刘璟笑着问一名黑壮士兵道:“你居然是河间郡人,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是当初被俘的士兵吗”
黑壮士兵挠挠头说:“启禀殿下,卑职是今年才从军,听说关中税赋很低,我们全家七口人便从河间郡来关中谋生,我在家排行第三,为了多得二十亩军田,父母便让我从军了。”
士兵的坦率令众人都笑了起来,刘璟点点头,又笑问道:“那你们家现在在哪里有多少土地”
“卑职全家被安置在蓝田县,全家七口人,耕种一百二十亩土地,有两头犍牛。”
“土地是自己的吗”刘璟又追问道。
“回禀殿下,七十亩是产田,属于自己,二十亩是军田,卑职只要从军满五年,军田就属于自己了,另外三十亩是租种的官田,只要连续耕作,不搁荒,五年内可免税赋。”
刘璟又回头问二十几名士兵道:“你们中间有多少人和他的情况一样”
士兵中有十几人举起了手,这时,赵云在一旁道:“卫戍军士卒大部分都是新兵,七成以上是北方人,其中又以河北人居多,微臣有统计,河北籍士兵有八千三百余人。”
刘璟有些好奇地问黑壮士兵道:“为何你们河北籍士兵偏多”
士兵叹口气说:“河北人大多怀念袁本初,曹操统一河北后,对河北各郡收的税赋很重,加上大量壮丁被强行抓去从军,我们河北人一直对曹操怀有恨意,我有两个族兄都死在赤壁之战中,我大哥也赤壁之战中被俘,后来汉王殿下放他回来,令我们全家感激不尽,这次有同乡说,关中在募民,我父母便立刻决定带领全家迁移来关中,以报殿下当年释放大哥的恩德。”
士兵的述说也令刘璟颇为感概,他没想到当年自己的一个决定,便使得这么多人一直感念至今,可见民众心中都有一杆秤,孰是孰非,他们心中清楚得很。
这时,一名侍卫挤进帐,在刘璟耳边道:“马校尉来了,在大帐外等候。”
刘璟点点头,起身笑道:“不打扰大家休息了,大家好好刻苦训练,请大家记住我的一句话,平时多流一滴汗,战时少流一滴血。”
众人一起躬身施礼,“遵令”
刘璟走出大帐,等候在帐外的马钧立刻上前施礼:“参见殿下”
“马校尉是几时回来的”
“回禀殿下,微臣刚刚赶回来,请殿下随微臣去军械院视察。”
“辛苦马校尉了,我们这就出发”
刘璟随即向赵云等人告辞,带领侍卫和马钧一起走出了军营大门
军械院位于城西,是一片占地近千亩的旷野,四周围以营栅,东北角还有一条小河穿流而过,注入渭河,军械院的建筑部分占地约百亩,由几十座大大小小的房屋和院舍组成,目前军械的工匠和生徒共有两千余人,分为弩弓、盾甲、刀矛、火器、军船等等十个支院。
在刘璟的攻胡计划中,各种针对胡骑的新式武器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以远程攻击的弩箭为主。
事实上,这些年汉军针对曹操的虎豹骑已装备了不少新式武器,比如打上方谷时用到的火油飞弹,射程五百步,再比如改良大黄弩,将原本需要四、五人才能操纵的十石大黄弩降低为七石后,削减了一半的重量,两个士兵便可以操作,目前已造成两千部,杀伤射程三百步,箭可穿甲。
刘璟之所以急着赶来军械院,就是因为他听到一个消息,马钧率领徒弟研制出了一种连续击发蜂弩,杀伤极大,这引起了刘璟的极大兴趣,甚至包括他这次急于赶来长安,也是有这个因素在内。
刘璟一行人跟随马钧进了军械院,马钧笑道:“殿下是要先参观军械院,还是先去看新蜂弩”
刘璟笑道:“参观军械院以后再说吧蜂弩让我期待已久。”
“既然如此,殿下就请随我来。”
众人直接进了弩弓支院,这是一座三进大院,前院是讲学堂,由五间堂屋组成,最多可容纳五百人同时听讲,中院则是研究新式弓弩之地,有二十几间屋舍组成,后院则是试弩场,是一片占地约十亩的空旷地,一共有大匠和生徒三百余人。
马钧称呼它为新蜂弩的缘故,是因为早在建安十年他们便在江夏匠学发明了水上蜂弩,利用大黄弩改装,安装在小船上,可对敌船进行近距离射击,但这次发明的新蜂弩完全不一样。
在一间陈列室内,刘璟看到了马钧极力推荐的新蜂弩,确实和从前的水上蜂弩完全不一样,刘璟看到的是一架外形很像木牛的方形柜子,不过它有四只轮子,刘璟拍了拍柜子笑道:“这是什么,四轮木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