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之兵临天下 > 分节阅读 42

分节阅读 42(2/2)

目录

头戴帷帽,有薄纱覆面,看不清容貌,上穿淡绿色短襦,下系一条紫红色长裙,腰中束一条白色宽锦带,身材倒也纤细苗条。

她身后还坐了一个小丫鬟,长得倒也乖巧俏丽。

旁边还有两人,正在低头说话,没有注意到他们到来。

“来了来了”

蒯祺看见了他们两人,笑着嚷了起来,众人纷纷站起,刘琦快步上前,拱手笑道:“真是抱歉,来晚了一步,让各位久等。”

马良呵呵一笑,“我们正在商量,等会儿先罚酒三杯。”

“该罚该罚”

这时,另外两人也上前行一礼,“琦公子,好久不见了。”

这两人一长一少,年长者约四十岁,年轻者二十三四岁,都是身着儒袍,气质清雅。

刘琦笑着给刘璟介绍两人,“这两位就是今天的正主,我们今天就是给他们践行。”

这位年长一点的,崔钧崔州平,博陵崔氏,当年鼓动袁绍起兵反董卓,享有很高名望。

刘璟也久闻大名了,却没有想到他居然已是中年人,连忙行礼,“小子刘璟,久闻崔先生大名。”

崔州平捋须一笑,“璟公子之名,我们也听说了,听说璟公子得了的卢马,可否一观”

“还在刘府,没有骑出来,下次一定让崔先生试一试。”

崔州平笑一笑,没有说话,刘琦又给刘璟介绍年轻的一位,“这位是颍川徐元直,胸有抱负,有大才。”

刘璟肃然起敬,原来他就是徐庶,他还是第一次见,只见徐庶身高约七尺五,皮肤白皙,容貌清秀,一双目光炯炯有神。

“原来你就是颍川徐庶”

徐庶一怔,笑道:“璟公子也听说过我吗”

“元直兄之名如雷贯耳”

刚才对崔州平是久闻大名,现在对徐庶却是如雷贯耳,这明显不是应酬,有点偏向徐庶了,刘琦打个圆场,给刘璟介绍最后一名女子。

“这位是女中英杰,才学之高,不压须眉,黄家女公子月英,今天也是专程来为州平和元直践行。”

刘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原来这就是黄月英,难得为朋友践行而抛头露面,凭这份勇气就难能可贵。

只可惜她戴帷帽遮着面,看不见容貌,他连忙长揖行礼,“久闻黄姑娘才学出众,秀外慧中,今日得一见,刘璟三生有幸。”

“璟公子过奖了,璟公子勇救赵云,智勇双全,为信义而慷慨赴死,如此忠义之士,连家父也赞不绝口,想请公子有空,来黄家做客。”

黄月英声音很轻柔,不过却听得刘璟一阵惭愧,他救赵云之事没想到却传开了,应该是赵云告诉刘备,而刘备传开了,虽然这不是坏事,但刘璟还是不希望别人知道。

他连忙谦虚两句,表示有空一定去黄家做客,这时,他又笑问道:“孔明兄今天怎么没来”

第58章才高遮貌丑

刘璟随口问了一句,孔明为何不来

酒席中的气氛顿时变得尴尬起来,这种尴尬连刘璟也意识到了,只是他不明白自己说错了什么。

这时,今天的召集者蒯祺连忙笑道:“酒菜都准备好了,不用再谦让,大家就坐吧”

刘璟跟随众人坐下,座位围成一圈,几名酒保流水般端着酒菜上来,又将一架温酒樽放在中央,一名姿色俏丽的酒娘负责给众人斟酒。

崔州平端起耳杯对众人道:“今天感谢各位来给我们践别,尤其感谢琦公子亲自前来送行,此去北方,最多三五个月,我们就会回来,请诸位不用过多惦挂。”

徐庶也端起耳杯笑道:“这次主要是回家探母,感谢大家前来饯别,我先干为敬。”

他将耳杯中酒一饮而尽,众人纷纷祝他们一路顺利,也各自把酒喝了,这时,刘璟对徐庶道:“刘璟敬佩元直兄孝母,元直兄为何不把母亲直接接到襄阳,这样更方便照顾。”

徐庶叹了口气,“我也是这样考虑,主要是家兄不肯让母亲南下,而且母亲也故土难离,几次劝说皆不答应,没有办法。”

刘璟点点头,也不再说话,众人又闲聊几句,刘琦对黄月英笑道:“久闻女公子琴艺无双,能否即兴弹奏一曲,让我等正旦闻仙乐。”

众人皆鼓掌大笑,“琦公子提议极妙,黄姑娘能否让我们享一享耳福”

黄月英也不推辞,嫣然一笑,“既然如此,月英就献丑了。”

她回头吩咐小丫鬟几句,丫鬟点点头,下楼去了,片刻从马车里取来一只琴,一名酒保搬来一只琴桌,丫鬟将琴放好。

黄月英撩起了一圈帷帽遮纱,直到这时,刘璟才终于看到她的容貌,果然令人失望,皮肤微黑,鼻子略显平扁,眼睛不够水灵,鬓前一络头发显得有些枯黄。

黄发黑面,乡间传言并没有错,不过倒也没有那么夸张,丑得无法见人,只是姿色略略平庸。

黄月英神色平静,略略调了一下琴音,便对众人嫣然一笑道:“小妹给大家献丑了。”

她纤指拨动,一串流水般的琴音从她手指间叮咚弹出,她弹的是聂政刺韩王曲,也就是广陵散,尽管是单琴,但琴声慷慨激昂,时而仰天悲愤,时而杀伐四射,时而婉转悲凉。

连刘璟的情绪也随她的琴声而波动,他听得痴迷了,整个酒馆里鸦雀无声,几名酒保也坐在一旁,呆呆地听着琴音,忘记了给客人上菜。

忽而琴声一收,缭缭绕梁,过了良久,酒馆骤然间爆发出一片喝彩声,这会儿,刘璟也发现刘月英其实也并不丑,她的才学使她的容貌变得无足轻重。

黄月英起身行一礼,歉然笑道:“家中还有事,小妹不能久留,先告辞了。”

众人也不挽留,纷纷起身感谢她的新年琴音,刘璟望着背影她下楼,忍不住叹息一声,“如此佳人,娶她者何其幸哉”

众人神情古怪,都忍住了笑,这时,下面马车辚辚声传来,黄月英走了,蒯祺终于忍不住笑道:“璟公子,你知道孔明为何不来,黄姑娘为何又会失望而去”

刘璟摇摇头,“我不知”

马良也笑道:“其实这件事和你有关。”

“和我有关”刘璟愕然,“你们在说什么”

蒯祺喝了一口就,慢慢悠悠道:“上次在蒯府小宴,璟公子说,孔明之妻不是黄月英吗公子还记得吗”

刘璟点点头,“我记得,当时我只是随口之言。”

“你的随口之言可把孔明害惨了,现在人人都在说,孔明要娶黄月英,越传越广,襄阳士子人人皆知,现在大家见了孔明就打趣,几时迎娶黄家女公子结果孔明不敢出门了,所以今天他听说黄姑娘要来,便临时有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