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2/2)
整个过程,可谓有惊无险。
三天后,第二颗陨星到了。这是一颗质量足足有二十万吨的大型陨石,萧宇co纵着希望号,给它安装了足足五十多个小型核聚变发动机,才让它安稳的落了地,不过也在地面上留下了一个直径有几百米的大坑。
就这样,每过几天,就有一颗陨星自天而降,这些陨星,为萧宇带来了充足的钛和锆。
现在的萧宇,可谓是各种原料充足。黑虫尸体充足,木灵数量充足,科技储备足够,建设资源充足。在庞大的资源支持之下,萧宇有了一个新的计划。
“是时候展开舰队建设了。”萧宇默默的盘算着。
在萧宇的规划之中,远航天苑四的恒星际舰队,包含至少三艘“县”级飞船,至少三十艘“乡”级飞船,以及数千艘“村”级飞船。毕竟,旅途漫漫,从太阳系到达天苑四恒星系,有大约十点五光年的距离。以萧宇估计的最高速度,每秒钟五百公里来计算,也要耗费六千多年的时间。
六千多年的漫长光y啊,基本上等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时间了,甚至还要长一点。在这么长的时间之内,飞船自身的损耗,零件的损坏等等,都需要考虑进去,舰队的数量少了根本就不行。
甚至,在萧宇的打算中,这一千多艘的飞船,其中至少一半都是物资飞船。也就是别的什么都不做,在保持了自身的航行能力之后,专门用来储备物资的。就算是这样,在萧宇的估计中,到达目的地后,整个舰队的数量,能剩下一半,都算是老天开眼了。
所以航行目的的选择非常重要。因为只有一次选择机会,选择错了,到达目的地后,发现这里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那乐子就大了。
真到了那种情况,萧宇除了等死,没有别的任何办法。
天苑四恒星系中,可以确定至少有一颗类木行星,在那里,萧宇可以得到充足的核聚变燃料补充,根据推测有一颗类地行星,在那里,萧宇可以得到建筑材料的补充,用来建造新的飞船。就算推测中的类地行星不存在也无所谓,因为萧宇知道,天苑四恒星系还有数量庞大的小行星环,在那里也可以得到原料补充。
漫长的距离以及航行过这段距离所需耗费的漫长时间,是恒星际航行的最大阻碍。现在的萧宇,有了核聚变动力尚且如此,如果萧宇还是化学燃料动力的话,想进行恒星际航行,那是想都不要想,说是白ri梦都有些抬举,说是发疯,脑子坏掉了还差不多。
宇宙,实在太大了。天苑四和太阳的关系,就相当于前院和后院这样的邻居关系,可是,以人类的力量,要从这一点到达那一点,就需要耗费如此漫长的光y。
所以在人类以往的恒星际航行构思中,都是以无比巨大的飞船来作为载体的,飞船之上,至少要有数千人的数量,因为这样,才可以保证足够的繁衍力,要靠一代代的人类交替接力去完成恒星际航行的梦想。
当然,萧宇是没有这方面顾虑的。只要有充足的燃料保证zhongyng电脑的开机,时间对萧宇来说就是一个单纯的数字,一千年和一万年只是数字大小不同而已。
到现在,萧宇离开地球已经有差不多十年的时间了。这十年之内,发生了许多的事情。从木星逃亡,到降落土卫六,到第一个基地建成,种种种种,点点滴滴,都一一从萧宇心中淌过。
“人,总是要往前看的,家乡虽好,虽然安全,舒适,但是不去外面闯荡,怎么可能有大成就呢。舰队建设计划,开始吧。”
萧宇叹息一声,开始了自己的计划。
第二十九章太空电梯
在萧宇的规划中,“县”级飞船,最低都是十万吨级的重量,长最少有五百米。萧宇衡量了一下自己的原料储备,综合计算之后,打算建造一艘三十万吨级的“县”级飞船,作为自己乘坐的旗舰,剩余两艘不妨稍小一点,就建成二十万吨级的好了。
这么大的飞船,就不能再从地面建造了,很简单,因为体积太大,质量太大,建成之后,以萧宇现在的科技程度,它没有办法从地面起飞。如果硬要从地面起飞的话,飞船的船体可能会受到严重损坏。
如果仅仅是船体损坏还算是好的,换成是百万吨级的“市”级飞船,或者是千万吨级的“省”级飞船,建成之后,它根本就不能处在大质量星体的洛希极限之内,否则,它会被星体引力整个撕碎掉。
萧宇的飞船,虽然采用了最坚固,最坚韧的材料制成,可是它是空心的,除了外壳,内部大多都是空间,这样总体算来,飞船的密度,甚至还比不上水。
所谓洛希极限,是指刚体或者流体在环绕大质量星体飞行时,不被其引力撕碎的极限距离。就以地球为例子来说,以萧宇现在的科技程度,一艘千万吨级的“省”级飞船,如果距离地球在两万公里之内,因为飞船船体各处受到的地球引力不平衡,它会被地球引力撕成碎片。以前人类发shè的人造卫星,不被撕碎的原因是它们体型过小,材料坚韧的缘故。
科幻电影中,巨大无比的外星飞船从地球之上垂直起降,来去自如,可以肯定,它们是掌握了反重力科技的文明,否则,以如此巨大的船体来看,它们根本就做不到这一点。
以萧宇现在的科技,距离掌握反重力科技,还差了一点。
虽然“县”级飞船没有办法从地面建造,但萧宇一早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在距离土卫六两千公里的同步轨道中建造船坞,以便建造“县”级飞船。
可是这样的话,物资的运输就成了一个大问题。目前,有能力在太空中穿梭的,只有希望号和曙光号两艘飞船,但是相对于建造“县”级飞船,动辄需要的数十万吨材料来算,这两艘飞船的运输能力还是弱了点。
这个时候,提前设立的材料科技研究所就派上了用场。在这段时间之内,萧宇已经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纳米聚合材料,其强度,至少超越了钢铁上百倍。
萧宇为这种材料起名为“生命之绳”,他打算用这种材料,来制作一座太空电梯。
萧宇派出了数量庞大的机器人军团,在土卫六的赤道上,挖出了一个深有几百米的大坑,在这个大坑处埋下了一块重量至少有几千吨的金属块,然后co纵着希望号来到了这个坑洞两千公里注1的上方,悬停在那里。
接着,希望号下方伸出了一条ru白sè的绳状物体。这个东西,就是萧宇材料科技的最高体现,生命之绳了。一毫米半径的生命之绳,最高可以承受将近十吨的拉力,这种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