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盗宋 > 分节阅读 401

分节阅读 401(2/2)

目录

而这一战黄严也打通了通往楚州的道路,在仁和镇缴获了大批敌军的物资骡马等物,当晚黄严让军中火头军将战场上所获的一些死马、骡子等还有受伤的战马等都煮了,好好犒赏了一番军中将士,各个吃了个大饱,第二天一早,便令一营兵马,押解着这些俘虏,并且护送着此战之中受重伤的将士,将他们送往了扬州以北的徐晞稷军中处置。

而黄严也不在仁和镇久留,稍作休整一下,便立即起兵朝着楚州方向赶去。

李全这会儿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一个个坏消息如同纸片一般的飞来,宋军这边攻势犀利异常,他布置在楚州以南的兵马连战连败,整个楚州以南地区基本上都被宋军夺回,并且令他兵马损失巨大,手下大将一个个的不是被杀就是被俘,要么就是跑的不知所踪。

更坏的消息是他期待中的蒙古大军,并未如同他所料的那样,长驱直入杀入京东地区,而是被彭义斌军和红袄军阻在了北方,这个消息让他大失所望,也使他失去了最后的支援,现在他可以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名声也搞臭了,搞得他军中人心浮动不说,还没有得到蒙古人大力的支援。

飞虎军那边的周俊、付大全也没有闲着,他刚刚解了沭阳之围,付大全退到灌云县之后,他刚刚撤回楚州,付大全便二次出兵,又一次兵进攻沭阳,气的李全大骂付大全无耻,但是眼下他也无法再一次兵去修理付大全。

而周俊领兵攻占了邳州之后,在邳州做了短时间的休整,彻底稳定了邳州城的局势,刘成义又立即派出了一支镇守军,到邳州接替了周俊的防务,周俊于是立即又领兵,从邳州出,从另一侧朝着楚州方向杀奔了过来。

现在的局势对李全来说可以说是四面楚歌,虽然彭义斌和张林的兵马被蒙古军拖住,没有来攻打他,但是宋军和飞虎军两军,就让他难以招架了,李全不得不全心投入到对楚州防御的准备之中。

高怀远也很快就得知了黄严率军在仁和镇大获全胜的消息,当然又是一阵大喜,立即将消息转给了朝廷,并且告知了军中所有将士,令本来就已经如虹的士气更加振奋了许多,宋军更是加快了朝楚州挺进的度。

第三百一十六章两雄相遇

对于这次高怀远力主北伐李全,虽然在高怀远强势坚持之下以及赵昀的支持之下得以成行,但是朝中一些官员对于高怀远这次北伐并不看好,还是有许多人持有反对意见的,他们的理由很简单,虽然李全有不对之处,但是毕竟李全现在还是归附于宋廷的,如此大动干戈,恐怕会离分了京东一带北方义军的人心,加上高怀远这次只带了区区数万兵马,却想要征服整个京东,有人说高怀远是夜郎自大,也有人暗地里说高怀远这是自寻死路,更有人上书弹劾高怀远这是劳民伤财、穷兵黩武,空耗国力。

总之朝中说什么的都有,赵昀在送走高怀远之后,被朝中这些官员搞得有些不厌其烦,幸好高怀远这次北伐,还是取得了真德秀等大臣们的支持的,故此朝中始终还有力挺高怀远的力量,特别是谏官系统之中,是由纪先成把持,纪先成是决不允许有人给高怀远这次北伐拖后腿的。

于是在纪先成的受益下,谏院之中的一些谏官,特别是梁成大这样的人,此时受高怀远挟持,更是不遗余力的大力弹劾那些试图攻讦高怀远的官员,从高怀远出兵之后,一连串的请赵昀罢黜了七八个非议北伐的官员,这才压制住了朝中反对北伐的声音。

而背后支持这些官员的郑清之,看到赵昀态度很是坚决,于是便也偃旗息鼓下来,在朝中闭口不谈北伐之事了。

让赵昀感到欣慰的是,在高怀远渡江北上之后,军前便捷报连传,一封封捷报如同雪片一般的从军前至京城,令朝中文武官员士气大振,连以前不看好高怀远这次北伐的一些官员也暗中感到诧异,觉得这件事太不可思议了一些了。

自从南宋建立以来,宋军在对北方金国以及各种势力的军事行动之中,像这样频繁获胜的情况很不多见,就连宋人自己也感觉自己的军队实在不行,而眼下高怀远起兵之后,尚无一次败绩,出镇江府,便连战连胜,打的李全军落花流水,如此一来,朝中百官对于这次北伐之事的结果也开始乐观了起来。

赵昀在接到连连报捷之后,也是龙心大悦,他现在就是把高怀远当做自己的替身,高怀远这么能干,也说明他有伯乐之能,省的有人总是偷偷的议论,非议高怀远乃是抱住了他这个皇帝的粗腿,才得以蹿升起来的,他真的希望高怀远这次能北伐成功,如此一来将会成就他一世英明,故此他在接收到军前的捷报之后,也毫不吝啬,嘉勉的圣旨也接连下,连连重赏军前的那些有功之臣。

不过这次赵昀也学聪明了,重赏军中将士之时,却从未再给高怀远升官,因为他也知道,高怀远现在的官已经够大了,假如逢捷就给高怀远升官的话,高怀远很快就可能升无可升了,故此对于高怀远只赏银钱,省的有人再站出来反对。

赵昀这么做倒是也符合高怀远的利益,连纪先成也觉得高怀远现在的官有点当得太大了,短时间实在是不宜再升官了,否则的话,很可能会招致朝中文官集团的集体觊觎的。

所以高怀远这次连战连捷,却并未得到什么提升,只是获得了万贯银钱的赏赐,朝廷的嘉勉圣旨送至军前之后,军中将士们各有封赏,无不心情大好,士气也为之提高了许多,更让将士们感到心服的是高怀远一点也不在乎钱财,在圣旨宣布之后,旋即告知手下诸将,他所获的封赏将会大多赏给那些军前敢于效死命的将士,同时还拿出一大部分,用来抚恤那些阵亡抑或是受伤将士以及他们的家人。

如此一来将士们无后顾之忧,更是敢于上阵拼杀,将往日宋军之中贪生怕死、畏畏尾的那种作风,一扫而空。

俗话说的好,软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将士敢于用命,那么这支军队便会成为一支骁勇之军,而高怀远如此激励军中将士,无疑在军中大获人心,暗中甚至有人已经开始将他和早年的岳飞相媲美,称赞他是一个爱兵如子的将领,这也是当年岳家军对金军的时候敢于硬碰硬的缘故。

而李全军这会儿和宋军一比,就更加不堪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