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7(2/2)
而且金龙电影公司还联合了一大批电影公司,要去状告巨星经理人公司,提出天价的赔偿,一时间惊动了香港电影界。
当初巨星经理人公司推出创新合作模式,可是让嘉禾与邵氏吓得够呛,就担心旗下的员工会因此全部跑掉,而许氏会因此集结越来越多的电影公司做盟友,实力也会变得越来越强。
果然他们的担心的确也发生了,像之前龙虎武师群体跳槽就是其中一个例子。如果不是邵氏和嘉禾把旗下艺人都看的紧紧的,只怕连看家的明星都跑到许氏去了,这让嘉禾和邵氏是捏着一把冷汗的。
但没想到现在这种创新模式却出现了重大的纰漏,很多电影公司竟然借这个漏洞,大肆的出产烂片赚取快钱,不仅败坏了辉煌院线的声誉,而且还让南洋片商对此深感失望。
这样的神转折不禁让嘉禾与邵氏弹冠相庆,就差高歌“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邵氏和嘉禾此刻都抱着路过打酱油的心态,幸灾乐祸的冷眼旁观着,不过许贯武却也没有让他们小看,你们不是打算去告状嘛,那就来啊,公司养了几十个律师是吃干饭的
“打官司就打官司,打个十年八年的,看你们挺得住还是我挺得住”许贯武很不屑地说道。
在香港打官司可是相当耗钱的,想当年邵氏和嘉禾为争夺独臂刀大战盲侠的版权,一场官司花了百万港币,直到电影映期结束,官司都还没有完结。
第三百章便易得
进入到七七年,第一个月份,就发生了许氏与盟友闹翻的事件,双方各派律师在法院打官司,闹得纷纷扬扬不亦乐乎。
嘉禾和邵氏弹冠相庆,认为一向霸道的许氏终于开始倒霉了,实在是值得大肆庆祝的一件事情。
但他们或许忘了有一句很有哲理的话,甩掉包袱正是为了轻装上路
许贯武才没有兴趣去理会邵氏与嘉禾的嘴仗,他现在已经被一条新的消息吸引住了。
jvc和索尼出产的录影机,全球都已经销售了十万台,而在香港就有一千台的销量。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信号,证明录影机已经开始逐步普及,看来开录影机工厂的时机就要到了。
而20世纪福克斯公司率领一批好莱坞电影公司加入到格式之争,此次选边站的却是索尼录公司的betaax,因为它能够提供更清晰的画质,而且索尼公司承诺他们,将会尽快研发出具有保密性能的录影机技术。
对于索尼公司的家电研发性能,许贯武是绝对抱有信心的,cd、wakan、ystation、s等等等等,在八零九零年代几乎引领了家电的流行风潮,而索尼也被称为世界上最佳知名品牌。
不过20世纪福克斯公司、联美、米高梅、华纳等电影公司的选边站,就会让jvc的vhs在格式之战中落败。派拉蒙、迪士尼、环球影业等却也选择站在了jvc一边,而且相比索尼不肯开放授权而言,jvc却用更加灵活的手段授权给其他家电商。让他们可以参与到vhs格式录影机的制作和销售之中。使得在世界范围内。vhs格式的录影机得意快速的的占领市场。出货量是索尼公司的三倍。
许贯武倒并没有因为索尼目前的出货量低而给与轻视,谁都知道八零九零年代索尼一枝独秀的时候,推出的家用游戏机打败了老牌的任天堂,而随身听和电视机等等更是风靡全球,还一口吞掉了美国的哥伦比亚影业公司,是震动了当时的美国人,高呼“日本人要买下全世界了”,当然现在这呼声的主语变成了中国。
许贯武更加知道当初任天堂的gaboy销量惨淡。但是一款名叫口袋妖怪的游戏问世,却彻底拯救了这一游戏主机。所以如果有高质量的电影推出来,未必不会大大刺激录影机的销售。
随着20世纪福克斯公司等分批从索尼公司购入录影带生产设备,开始陆续将公司片库之中的卖座影片制成录影带销售的时候,许贯武也开始通过20世纪福克斯公司,从索尼公司购进了两条生产线,在香港建设了第一家录影带生产公司。许贯武为公司起名为“艺影”,并且马上在日本技术人员的教导下,开始试制录影带。
而紧接着就是新一轮的圈地行动,许贯武将录影带的出售点设在辉煌院线之外。还把触角探到了香港的所有高级社区之中。目前录影机还是属于奢侈品,所以不是一般人家可以消费得起的。
在高级社区周边购买物业。开设“便易得连锁店”,当然为了避免初期只出租录影带收不回成本,许贯武又将便易得连锁店变成便利店,出售居民最常用的日用生活之物等等。
当然最开始还是许贯武一贯使用的舆论战术与价格战术,先在天天日报上增一份整版的促销广告,上面刊登大量醒目的日用品图片,并且还在下方标注着价格,全部都是用红色显眼字体,每一份商品的价格都至少比其他店面便宜两成。
香港三年前才闹过一次股灾,两年前才闹过一次石油危机,一年前经济才刚刚复苏,所以人们对钱是非常敏感的,自然是能省一点就省一点,尤其是这种消耗量甚大的日用品,自然趁着促销大减价多买一些,就算存在家里也不会坏掉。
于是广告刊出的第二天,就引起了抢购的狂潮,每一家便易得便利店的门口,都排了好长好长的人龙,都要出动警察来维持秩序,那场面真是相当的夸张。
而tvb新闻节目也实时给予报道,并且同样还有广告跟上,反正都是自家的公司,资源不用白不用。
许贯武这样以价格战的方式搅乱原有的市场,其实是一种很招人恨的事情,尤其现在香港最大的两家连锁超市,百佳与大利连后改名惠康,一家是怡和洋行开的,另一家是和记黄埔旗下,都是英资背景的连锁超市,占据香港超市百分之八十的市场,已经形成了垄断的地位。
就好像当年的瑞1星与金1山一样,基本已经垄断国产杀毒软件市场,但冷不丁半路杀出个361,愣是以免费的姿态颠覆了整个行业,几乎是瞬间就改变了原有的架构。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所以361才会那么招人恨,每次一出点什么事情,网上都是一片赞叹声,屡试而不爽。
而现在许贯武旗下的便易得便利店无疑就是这么一种情况,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