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8(2/2)
在五六十年代,电影市场昌盛的时候,基本上是多拍多赚。邵氏这种大片场制度自然能够赚钱。
但也导致影片高度雷同化,故事雷同、道具雷同、布景雷同尤其是古装戏,一套服装这个人穿完。另一个人接着穿。很多场景、布景也是重复使用,眼尖的观众经常能指认出这个场景曾经出现在哪个电影,那个场景也曾经出现过
久而久之,邵氏大片场出产的电影,自然就比不上许氏、嘉禾的影片有新意,更符合观众的观影需求。
而且邵氏大片场制度,也需要大量的人员来支撑,这就导致大笔的人工支出,以及复杂的人事关系。
许贯武的座驾开到七号摄影棚,一路走来。受到无数瞩目的目光。
在70年代,豪车还是有钱人的玩物。不是富豪、大明星很难买得起的。
许贯武也被邵氏片场的人当成是钓女明星的有钱人,无不给以羡慕嫉妒恨的目光。
许贯武在众人的注目礼中下了车,把围观的众人给吓了一跳。
“是他啊我说看着那么眼熟呢。”
“谁啊一惊一乍的。”
“许贯武啊,许氏兄弟公司的老板,有名的那个影坛大亨。”
“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之前还是剧组的杂工,现在竟然就成了富翁了。真是造化弄人。”
“你说他之前跟你我一样,都是干剧务的”
“还不如剧务呢,就是碎催。”
“靠,真看不出来。瞧那手上的金表,妈妈的,他怎么运气就那么好。”
一群人围在那里七嘴八舌的议论着,全都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语气。
许贯武隐隐约约听到一点儿,不禁笑了笑,在保镖的陪同下,进到了七号摄影棚。
李翰祥大导演为了拍摄金玉良缘红楼梦,特地把七号摄影棚、八号摄影棚全部占用,搭建了荣国府与大观园。
李翰祥大导演美术指导出身,一生精研清史,对古装戏的布景了如指掌。尽管在棚内拍摄,条件简陋,但还是被李大导演捯饬的古色古香,古韵盎然,让许贯武看的不断点头。
摄影棚内,李翰祥大导演正在执导黛玉葬花一幕戏,全场剧组人员全都屏息凝神不敢出声。
许贯武也不敢高声说话,悄悄带着保镖站进了旁边群众演员一列。
就见场地中,胡茵梦双手扶着花锄,聘婷的从流觞曲水的桥上走来,在数株桃花的映衬下,当真如天上仙子下凡一般。
林黛玉是倾国倾城的美女,病如西子少三分,胡茵梦同样是公认的台湾大美女;林黛玉本身便是才女,心较比干多一窍,胡茵梦同样也是才女;林黛玉意识到贾府的不公,风刀霜剑严相逼,胡茵梦同样寄心玄学寻求超脱可以说两个人有太多的共同点,让胡茵梦来饰演林黛玉,真的让她演出了仙气儿。
随后,胡茵梦走到场地中央,冷不丁张开嘴唱了起来。
这大出许贯武的意料之外,忍不住噗嗤一声乐了出来。
一笑出声儿,许贯武立刻知道不好了,连忙捂住了嘴巴。
这时候,众人愤怒的目光已经扫了过来。
许贯武连忙摆摆手,表示自己不是故意的。
70年代香港拍电影虽然全部都是后期配音,但拍摄时众人还是保持沉默,不是怕干扰到现场收声,而是怕打扰到演员的表演。
在外界的干扰之下,演员是很容易出戏的。一旦出戏,又不知道要调整多久才能入戏。
果然许贯武这一笑,让胡茵梦不自觉的循声看了过来,然后就是一愣,嘴巴也直接闭上了,自然就后期配音就过不去。
“卡。卡。卡刚刚是谁在笑。是谁在笑,给我站出来”李翰祥大导演从椅子上一跃而起,暴跳如雷道。
从早晨拍到现在,好不容易演员有了点儿感觉,刚刚的表演也很令他满意。但却被不知道哪来的混蛋那么一笑,就直接把整个摄影棚内的气氛给搞坏掉了。这怎么能不让大导演李翰祥急的跳脚。
“导演,是他,是他。”一众群众演员把许贯武给推了出来。
“不好意思。导演。”许贯武忙含羞带臊的打招呼道。
自己未经允许就进了人家摄影棚,还以为自己那一笑打断了人家的拍摄,许贯武就算身为影坛大亨,做错了还是要道歉的。
李翰祥瞅了瞅他,忽然摘下眼镜擦了擦,又戴了回去,“你是许贯武先生”
“唉,就是我。”许贯武笑着应道,“不好意思,李导演。是我不对。”
李翰祥叹了口气,“算了。算了,许先生是来探班的”
“恩,在家闲着没事儿,过来看看。”许贯武点了点头道。
“阿武,你今天怎么过来了”赵雅芷正在一旁坐着休息,看见许贯武现身在摄影棚,连忙起身走了过来。
“在家呆的无聊,过来探探班嘛。”许贯武笑着道,“你热不热,我带了冰镇西瓜。”
赵雅芷点了点头。邵氏影棚密不透风,导演还有一台移动冷气机,可以舒舒服服的坐着。她们这些演员三十好几度,还要穿着几层戏服,一天下来连内衣都湿透了。
“我马上叫人拿来给你。”许贯武笑了笑,转头吩咐了保镖一声。
随后他又走到李翰祥大导演面前负荆请罪,“李导演,真是不好意思,是我的疏忽,给你造成了麻烦。”
“算了,算了。”李翰祥摆了摆手,“你大哥呢,现在还在拍戏”
“是啊,新戏还有一个月就要杀青了。”许贯武点了点头道。
许贯文之前是被李翰祥大导演提拔起来的,由一个说脱口秀的电视艺员,变成有冷面笑匠之称的喜剧红星。
许贯文的导演技巧也是从李翰祥导演那里学来的,许贯文编导的诸多电影也都有李翰祥导演的风格,折子戏式的故事架构,市井升斗小民的日常生活,嬉笑怒骂的喜剧风格等等等等。
“他比我强啊,有你这么一位好弟弟。”李翰祥感慨了一声,“他走得比我远。”
许贯武听了不禁摸了摸鼻子,他知道李翰祥这是有感而发。六七年,他离开邵氏远赴台湾开办国联,当时也是意气风发,想要大干一场。
结果最后还是经营不善,国联破产倒闭,李翰祥被台湾当局限制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