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2/2)
晚饭也特别放了些肉,菜是用骨头汤炖的白菜土豆,若在往年不很起眼的东西,在今年却是相当难得,吃着苞米面大饼倒也香香美美。
云老太太又寻思开了,边吃边叹气,“老二家许久没闻着肉味了,秋儿还小啊。”
桌上的人都皱起眉头,这老太太还真是越来越不可理喻了。
其实众人都知道老二家没养什么,凭他们在村里的奸、懒、馋、滑和爱占便宜的本性,也没谁家愿意把肉换给他们,吃不上肉也在情理之中。
往年云老三没少帮衬他们,可结果呢那家都是狼心狗肺的东西,没一个值得同情。
云老三自是三棒子打不出一个屁的性子,何氏、李氏做儿媳的又不好说婆婆的不是,几个小辈同样只能干生气。
只有云大伯冷声冷气地开口:“娘,这大过年的你叹啥气啊是想把晦气都带到老三家吗”
老太太被噎的说不出话,许久才喃喃道:“娘就是瞧着秋儿可怜,怎么着他也是云家的子孙,要不待会儿剩的菜娘带些回去给秋儿吃”
一直话不多的云老三筷子顿了下,指着大碗里的菜对何氏说道:“她娘,咱家也没剩啥东西了,下回做菜可别大手大脚的,够吃就好。”
何氏忍着笑哎哎地应着。
眉娘心里暗想:这是把老实人逼急了啊,老太太这人不知说些什么好,不知道个好赖人。
嘴上没说,只是让大伯家多吃菜,并挨个往碗里夹菜。
大伯家也了然,桌上众人同时加快了吃菜的速度,这一顿几乎把两顿的东西都吃光了。
吃过之后,一个个揉着撑的圆圆的肚子喊饱,云老太太在旁嘴里碎碎念,无非是说她孙子秋儿可怜之类的话。
云大伯寒着脸,“娘,天色不早,俺让轩儿送你回二弟家吧,再晚路难走,大过年的,磕了碰了都不好。若是弟妹再把门关上,进不去门,老三家也不够地方住。”
见老太太眼睛还往地上堆的苞米棒子上瞄,云轩二话不说过来扶着老太太往外走,“祖母,天黑,当心脚下。”
老太太可以说是被云轩架出去的,嘴里还嚷着,“轩儿慢些,祖母年岁大了,腿脚不好走不快。”
云轩都闷声不语。
老太太心里再不甘也抗不过云轩力气大,只能嘴里不住地叨念,“你二叔家吃不饱饭啊。”
云轩嘴角抽了抽,他也是云家的孙子,还是长房长孙,奶奶却从没想过他半点,和二叔家的秋儿一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此时他对奶奶真是失望透顶了。
将老太太送到云老二家门口,也不进屋,直接转身走人,任老太太在后面喊破喉咙让他进屋暖暖,云轩都头也不回。
、034好哥哥
转天,就是年三十,这个年因灾情少了不少气氛,这个年家家户户过的可以说是相当简朴。
眉娘家却因大伯一家到来而热闹非凡,吃食上虽不如往年,倒也还过得去。
眉娘一个人到外面转了一圈,在空间里抓了两条鲫鱼,养了十来天竟也长大了一倍左右。
然后把鱼拿出来,只说是自己在河里抓的。把何氏心疼的,这大冷的天抓鱼,别把闺女冻着。
不过,过年有鱼吃还是好的,何氏喜滋滋地把鱼宰杀收拾干净,只待晚饭添个菜。
家里人多眼杂,眉娘也没敢在家进入空间,刚刚在外面进了一次,地里的土豆都开起了紫白的小花,苞米棒子也都有半尺来长,想必不久就能收获。。
而每支杆上至少都结了三、四个棒子,这还是她粗略看了一眼的结果,想必这茬苞米的收获不小。
想着眼看就能见到收益,眉娘乐的见眉不见眼,趁着过年的喜庆倒也没人生疑。
对联是云轩写的,贴在大门上也多了几分喜气,眉娘对这个话不多却能写会算的堂哥印象不错。
云轩整体看上去带有几分书卷气,不是很英俊的相貌却极耐看,瘦而不弱的身材挺拔如松,因常年在外奔波脸色不是很白,一双睿智的眼睛好似能看穿一切。
十九岁的年纪在这时也是家里的顶梁柱了,又是个读过书的人,同村里那些乡下汉子自是不同,平时被人提起时也是首屈一指的好青年。
尤其是云轩不经意间对她和对月娘相同的态度让她很感动,这是真当她是自家妹子一样疼爱着,她对云轩这个堂哥也就多了几分亲昵。
吃过了年夜饭,云轩趁人不注意时,将眉娘拉到屋外。
眉娘正想笑他有什么话不能当着家里人说,非要把她带到外面来,就见云轩伸手递到她面前,手上还放着一块银子,足有三两多。
“过年了,哥也不知道送你什么好,这些你拿着吧,虽说不多,过了年买头小牛养大了也好帮着耕田。”
眉娘便知他是因家里牛被二伯家牵走,想她家没牛耕田才如此,还真是贴心。
可他如今在外面也只是个小管事,月俸也不过几百钱,三两银子对于他来说不是个小数目,她怎么能要呢
几番推辞后,云轩强硬地将银子塞到眉娘手里,“二妹,这银子就当哥给你的添妆,待日后你出嫁时哥就不另给了,若是还要还给哥就是嫌少。”
话都说到这份上,眉娘自是不好再推,心里却暗下决心:若有一天日子真艰难到过不下去,她也一定会把大伯一家当成自家人一样帮着。
大伯一家在眉娘家住了五天,初四一早便离开。过年了,也该是去李氏娘家看看。
何氏又是红薯又是土豆地给装了两袋子,往年这都不是稀罕物,今年却是再好不过的。
李氏也没推脱,道谢之后,让都装到车里,妥妥地都藏好,免得路上被饿急的人抢去。
感谢亲亲ye1303的打赏onno
、035嫩苞米
大伯一家平日吃住都在铺子里,吃饱饭自不是问题,这些粮还用不上。
可李氏的娘家住在镇上,只是小康之家,没有田地,原本还算是小康人家,这一遭了灾粮价疯涨,家里也没太多的余钱买粮。
如今也是饥一顿饱一顿靠着女儿家帮衬,可云大伯也是给东家做工,工钱有限。如今粮价又太高,能帮到的也就是保证一家人不饿死。
这两袋子土豆、红薯可就是帮了大忙,李氏哪会不高兴。
送走大伯一家,何氏就坐在屋里发呆。想到李氏可以回娘家瞧瞧,偏她的娘家离的太远,同云老三成亲后这么多年也就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