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6(2/2)
柳石哪里听得进他的话,拉着他就往里面走:“还是到里面去吧,外面太危险了。”
李路无奈地摇摇头,顺从地被她牵着回去。
下到二楼,就听见一楼大厅来脚步声匆匆,有人在大声喊道:“政变了”
“所有人员停止外出加强使馆警卫以防不测”参赞的声音在响着。
李路示意柳石先回房间,几步下楼,说道:“不用紧张,没有实弹的政变形成不了任何破坏。”
众人都刹住脚步看他,气势汹汹的装甲部队都开进来了,还形成不了任何破坏
参赞挥挥手,大家就紧张地忙碌去了。正准备跟李路说几句话,转眼却看到李路上楼去了,嘴巴张了张最后还是打消了念头。
走到走廊,却看见关振华戚君庭等人都聚集在自己房间门口,正在低声说着话。走过去,李路笑着说了句:“怎么都起来了,不多睡会。”
抬眼看来李路出现,关振华首先说道:“哎呀三哥,我还以为你没醒呢。都什么时候了哪还能睡得着。”
戚君庭说道:“三哥,听说苏联政变了,就都没睡意了。”
江南大大咧咧的,叼着根烟:“我说这是哪一派搞的,保守派还是改革派”
这厮到莫斯科几天,耳熏目染的倒也知道保守派和改革派。
李路正准备答话,却看见又有几个人走过来,是唐宁铭、郑大钧、商良三人。
“你们也起来了。”李路笑了笑。
三人满脸的担忧,他们没有衙内帮那种走天下均不惧的与生俱来的心态,骤变的局势让他们对此行的目的产生了极大的忧虑。三人住的地方相距不远,不约而同地在走廊相遇,就一道前来寻李路了。
下意识的认为,在李路这里才能找到主心骨。
看到除了几个主力人物都聚在了一起,李路知道若是不跟他们分析一下情况,估计谁的情绪都不高。
于是他索性挥了挥手:“进去说话吧,请使馆的人把早餐送过来,边吃边聊。”
住在李路边上的苏长城和谢东流,听见动静开门出来,苏长城直接就寻使馆内务人员去了,谢东流早就穿戴完毕,配枪就别在腰间,一句话不说就跟着李路进去,寸步不离了。
房间不大,小客厅加卧室,但已经是使馆里较好的房间了,好几个人都是几个人住一个房间。众人在客厅上坐定,沙发不够坐的搬来椅子坐下,围城半圆,隔着茶几面对李路。
很快,苏长城就带着内务人员捧着早餐进来了,放在茶几上。待内务人员离开后,苏长城关上门,就站到了李路身后,两手交叉放在身前垂立着。
李路挽了挽袖子,点着简单的早点:“来来来,边吃边聊。”说着就夹了一筷子榨菜扔进嘴巴里,左手就舀了一勺子白粥吞了下去。抬眼间却发现除了自己,没人动手,一下子愣住了。
扫视一眼,发现关振华、戚君庭和江南这仨天不怕地不怕的大衙内轻松的表情里面,含着紧张。李路不由失笑了一声,自己太淡定了。他根本没有意识到,正在上演的这场政变,在这个时代的华夏人眼里是什么样的概念,衙内也不例外。
老大哥,革命战友,阶级兄弟,恩恩怨怨,援助和威胁,自新华夏成立以来,和这个红色帝国就从来没有断过关系,即使是关系最恶劣的六十年代,也从未出现过完全断开联系的情况。
而在这个星球上,除了苏联之外,第二个红色帝国是华夏,而华夏的那一套,是师从老大哥。
现在,一场政变正在这个国家的首都发生,谁又能像李路这样淡淡定定地吃早点呢
他们是没胃口的,索性李路就自己吃了,扭头对苏长城含糊不清地说道:“去打开电视,这个时候应该有了。”
苏长城飞快地打开电视,调到莫斯科电视台,众人把目光转过去,果然,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正在发表讲话。
他宣布戈尔巴乔夫由于健康原因已经不能履行总统职务,自即日起由他本人代行总统职务。同时宣布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行使国家全部权利,在部分地区实施为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
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由亚纳耶夫、总理帕夫洛夫、国防会议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诺夫、国防部长亚佐夫、内务部长普戈、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克留奇科夫克格勃头子等8人组成。
该委员会发布告苏联人民书,称戈尔巴乔夫倡导的改革政策已经走入死胡同,国家处于极其危险的严重时刻。随即,委员会连续发布两道命令,要求各级政权和管理机关无条件地实施紧急状态,并且暂时只允许真理报等9家报纸发行。
紧接着,苏联内阁举行会议,表示支持紧急状态委员会作出的决定。
电视直播到这里时,已经是临近中午的时分了。这个时候,除了吃饱喝足的李路之外,其他人都觉得饿得厉害,索性让人把午餐也送了过来,提前吃了。
这回换成李路看别人吃了,其他人也顾不上许多,当着面就吃起了饭。李路点上一根烟悠闲地抽着。
商良吃得最快,其实是不敢当着李路的面吃太长时间,他用纸巾擦了擦嘴巴,首先打开话匣子:“老板,紧急委员会里的成员都是苏共的强硬派,其中包括了军队和情报机构这两个强有力的部门,我觉得,他们的政变给苏联的未来增添了不少不定因素。”
戚君庭咽下最后一口饭,擦了擦嘴角:“掌握了军队和克格勃,戈尔巴乔夫也好叶利钦也好,再没有还击之力。”
江南用力地一挥手:“有了枪杆子就啥都有了”
关振华却不说话,看着李路,他知道三哥一定有不一样的看法,否则不会露出咪咪笑唐宁铭、郑大钧是港商,做生意有一套,论起政治,是比不上皇城根下长大的红色后代的。
看到没人发表意见了,李路弹掉烟灰,说道:“如果军队和克格勃倒戈,会怎么样”
众人一愣,瞪大眼睛相互对视。
“这不可能吧,苏共怎么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江南说道。
李路笑了笑:“南哥,其实早在前年,苏联就宣布放弃党在军队和情报部门中的政委制度。”
“什么”关振华却是第一个失声叫出来。
点点头,李路说道:“你们对信息的掌握还是不够深入。放弃了政委制度,就等于失去了领导权。苏共的党指挥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