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满江红之崛起 > 分节阅读 440

分节阅读 440(2/2)

目录

“嗖”

一声尖历的破片破空声贴着一动不动的邓浩洪耳边划过,他只感觉到左耳一麻,手一摸,殷红的血沾满了左手。

“目标富士号全速撞击”

没有任何情绪的命令从邓浩洪的口中吐出,似乎他的眼中只一海里之距的那艘巨大的战舰,似乎在这一刻,他看到了自己的父亲。

“是”

航海长的眼光同样带着坚毅,他冲着舰长行了一个军礼,随后重复到命令。

“目标富士号全速撞击”

海风和着硝烟卷入装甲司令塔内,风、烟抚于脸庞,盯视着远处的那艘富士号,邓浩洪似乎看到十一年前父亲指挥致远号全速朝着敌舰撞击的那一幕。

终于在海容越来越近的时候,站在富士号司令塔内的日高壮之丞再也无法忽视这艘平素视而不见的小舰,他盯着这舰慢着滚滚浓烟,严重进水,却依然不惜一切代价朝着自己逼的军舰。

“集中所有火力攻击海容”

命令从日高壮之丞的口中吐出后,战场上尚存的四艘日本军舰无不集中所有的火力攻击着这艘小舰,而“海容”号只是一艘几乎没有任何舷侧装甲防御的穹甲防护巡洋舰,但是此刻的表现足以赢得所有人尊敬,这艘与她的舰长一般刚烈的军舰,在靖远号最为危机的时刻,毅然选择了用自己的弱小的身躯通过绝然的主动进攻去吸引敌舰火力,吸引着炮弹,以保护旗舰,为旗舰争取自救的时间。

“气象猛鸷,独冠全军”

在靖远号得已喘息,水兵拼命自救抢救战舰的时候,在靖远号的司令塔内,始终用望远镜盯视着的海容号的汤廷光的心底却冒出了这曾用于形容邓浩洪父亲的话来。

“子如其父生此如此,死又何憾”

一声感叹之余,望着那艘不断被击中的军舰,汤廷光只觉眼前一蒙,这是海战打响之后,第一次,他生出想哭的冲动。

“集中舷炮,攻击巡洋舰”

汤廷光明白,或许这是自己唯一能为这个晚辈做的事情了。

而此时“海容”舰却朝着富士号冲撞时,却在不断地被击中、起火,军舰很多部位都已经洞穿进水,尽管水密隔舱隔断的舱室,更通过不断注水以保持平衡,但此时因为进水过多、锅炉舱进水“海容号”的航速已经明显下降,舰体甚至已经到了最后一时刻。

巨大的水柱扑面而来的时候,心知那是富士号主炮攻击造成水柱,邓浩洪第一次笑了出来,他看着舰桥内大部带伤的下属们,欣慰了笑一声。

“好了,我们的任务完成了,我们用自己的生命在换取旗舰的转危为安值了”

“长官,能与您一同共卫中国海疆,实为我等荣幸”

而此时在所有人一片惊讶的目光中,他们只看到遭受重创的“海容号”如同一匹圣洁孤傲的独角兽,重伤侧倾、燃烧着大火的“海容”开始加速冲向日本联合舰队南遣舰队的旗舰“富士”号冲击。

1200米

航速17号令被的炮弹的爆炸打断了,显然是报速的军官被弹片击中了。

800米,

航速15节。

与此同时一发大口径爆炸准确的击中了海容号的舰艏,剧烈的爆炸当场炸飞了舰艏主炮,而舰桥内更是一片狼籍,到处都是伤员的惨叫声。

努力撑着身体,邓浩洪发现自己浑身都是血,强撑着身体站起来,一个冲进舰桥内的年长水兵连忙扶住了他。

“舰长”

“保持航向目标富士”

奋力推开身旁的水兵,邓浩洪毅然把住了舵轮,被血模糊了眼睛盯视着眼前方越来越近的富士号。

当炸弹的烟雾散尽,富士号上的日军惊奇的发现,“海容”号还没有沉没,它已经倾斜,但是依然在海面上漂浮着,甚至还能够开动尽管它的航速下降的很快,但他仍然朝着富士冲了过来。

“鱼雷攻击”

终于又一道命令从邓浩洪的口中吐出,在海容号的舰艏水线下,有一根鱼雷发射管,此时,鱼雷舱内早已经进水,当发射鱼雷的信号发出的时候,一个水兵立即一个猛子扎入海水之中,他在海水中摸索了一会,奋力的拉下了发射杆。

“长官,鱼雷发射了”

这句话传出邓浩洪的耳中时,已经再没有气力他依然把着舵,可头却微垂了下去,如果不是微弱的呼吸声,或许会让人产生他已经死去的错觉。

“成成功了”

在这个拼刺刀的近距离上日军火力远比想象的更为准确,凌晨6时35分,在挨了无数炮弹之后,这艘顽强的老舰在发射了最后一枚鱼雷之后,向右倾斜,终于头朝下的沉入了南中国海的深处。

拖着气泡的鱼雷在海水中奔跑着,而此时处于密集的弹柱笼罩中富士号亦立即开始紧急规避,

“左满舵左满舵”

在鱼雷越来越近的时候司令塔内只听到舰长急声喊道。

而在富士号紧急规避鱼雷的时候,日高壮之丞的眼睛却盯视着向左倾斜的“海容”号,半天都说不出话来,最后却反倒吐出一句话中文。“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邓世昌,邓浩”

念叼着邓家两父子,日高壮之丞似乎无奈的轻叹,却被一声爆炸带来的震荡打断了。致命的鱼雷命中了它的舰艉,在靠近舵叶的地方爆炸,掀起了一股水柱。整个军舰顿时感到一阵可怕的剧烈震动,好像这艘巨大的军舰就要被整个儿撕碎似的。由于舵叶卡住了,军舰发狂似的不停地转着圈。

“长官,方向舵被鱼雷击中、舰艉进水”

“命令阿苏号率领笠置号、千岁号全速撤离战区”

似无奈,似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