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01(2/2)
“在合适的时候,我想我们可以为此提供贷款,并向中国转让相关的技术”
罗斯福紧接着又抛出一个诱饵,中国人渴望技术,他们甚至在购买印刷机时都同时购买技术,对于中国人而言,他们渴望一切可以用到的欧美技术,这是一个意欲成为工业国家必然的选择,当年日本人那么做了,现在中国人这么做也不出人意料。
之所以接连抛出这几个诱饵,一方面是因为美国需要中国的舰队去牵制日本人,另一方面罗斯福并不介意为美国造船厂争取外国定单,实现美国战列舰出口的零突破。
“这个”
黄会允倒是被罗斯福接连给出的惊喜震惊了,美国人为什么要以极为优惠的条件向中国出口军舰贷款、输出技术,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总统先生,首先我想我必须要感谢您的好意,但”
在道谢的同时,黄会允话峰一转。
“此次来美,我并没有承担军事采购的职责,但我想我有责任向国内转达您的好意”
尽管总统和特使两人进行着直接的对话,但两人却出人意料的,谁都没有提及南京的华工商约或是在中国正在上演的抵制美货,似乎两人都装做这个问题如同不存在一般。
第118章是我
第118章是我求月票求定阅
烈日下,一名海军准尉笔直地站在皇宫的花园里。即便是在初夏他依然穿着笔挺的军礼服,在太阳下站了几十分钟后,他早已经热得汗流浃背了,尽管如此他依然站在那里,双眼直视着前方,此时尽谁都能看到他这会肯定极不舒服,汗珠顺着准尉脸颊和脖子滚落下来,浸透了他的军礼服。
时值五月下旬,天气本不该这么热的,即使是在南京这座火炉之中。
可身为军人,他只能这么站着,他明白也许还有其它人在看着自己,自己的同僚们和自己一样的燥热难耐,能够到皇宫中出任陛下的近卫,原本就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每一个来这里的人都知道,这或许并不是什么晋升的捷径,但在一年后,那么一枚皇家服务勋章,足够他们向同僚和家人炫耀一世。
这会看起来只有陛下本人看起来似乎很凉快,穿着一身与陆军士兵别无二致的墨绿色短恤的陛下,这会正躲在凉阴下看着什么,如果有一位参观者拍到这张照片一定会非常惊讶。
“他们也许会觉得惊讶但这才是“士兵的皇帝”吧”
任何一个新来的侍从军官都会惊讶陛下此时显露出的形象,和最普通的士兵似乎并没有多少区别,但看在这些侍从军官的眼中,这并不妨碍他们投之忠诚。
淡淡的烟雾在指间弥散开来,穿着短恤的陈默然坐起身来,又仔细的看了一遍电报,电报是从美国发来的,美国不仅没有对中国建造战舰发出什么指责,在表示赞同的同时,甚至还希望中国向美国定购战舰,贷款、转让技术,这一切条件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没错,就是不可思议
美国人想要干什么
放下手中的电报,陈默然整个人完全陷入沉思之中,按照书上的资料来看,日本和美国的矛盾起自“日美夏威夷争端”,在美国吞并菲律宾后更是进一步激化,而真正的激化是这场战争之后。想到这闭上双眼,陈默然的脑海中浮现出最近的“正在酝酿”的事端。
一个星期前,中美关于限制来美华工条约的续约谈判移至南京。这个满清签署的条约已经存在了10年,作为美国排华法案的补充,中国人之前始终找不到强烈抵制的理由。而这一次,谈判桌移到了南京京,国人试图通过来自社会的声音给谈判桌上的局势施加一些影响。
4月底的时候,成立不久的上海总商业协会收到北美华商的告急电报。后者期望发动国内民众的力量,以抵制美货迫使美方改变政策。5月初,上海的媒体开始为抵制造势了,时报大声疾呼,中美工约的签订,事关全国之荣辱,人人有切肤之痛,合当策群力以谋抵制。
这些无疑促进了国内商人集团的觉醒,他们终于看到,美国的排华政策不止是针对劳工,还将针对商人自己和知识分子。
尽管自己曾透过一些代理人告诉上海总商业协会的商董,要求他们保持克制,至少的暂时的,现在并不是激化与美国关系的时候,在中日关系重新确定之前,可在上海总商业协会的商董会议上,这个谨慎而且对自己言听计从的组织,最终还是作出了抵制美货的决定。会后,商业协会通电全国,以两月为期,迫使美国政府改良禁约。
起初,上海商业协会的商人们没人愿领衔向全国21埠发出通电,因为他们很少相信抵货运动真的能够如期开始。后来,福建商人曾少卿挺身而出,领衔通电全国,由此抵制美货自此开端,而且正呈愈演愈烈之势。
“甲午战后,伴随社会契约论传入中国,人民主权思想才开始萌芽,“国民”一词也逐渐主流,至光复后,国民更为国之主导,国民决以国体,皇帝亦为国民之选。相对于旧日愚忠某一王朝的臣民而言,国民乃是具有独立人格和个人权利的公民。既然主权在民,那么不仅政府不能干预国民固有之权利,而且涉及国家利益的决策必须经过国民的同意。”
看着报纸上倡导“拒续约、抵美货”的文章,尽管一直以来建立“中国人的国民意识”是自己所追求的,可此时面对着报纸上的文章,陈默然还是感觉到这抵制美货表面上是“拒用洋货、争取主权”的延续,实际上在另一方面,却似乎又带着一些“立宪”的味道,至少带有为立宪鼓吹的隐意。
“满清政府与外人议约向无咨询国人之举,所有约稿皆定于论思密勿之地,吾民无由而知,直至签押换约之后或自外洋报章反哺吾国。万一此约定后,然后吾民设法抵制补救已迟。今日民族光复,帝国之公允自非满清殖民政府所能相比,他日陛下言诺“帝国内政外交重大决策皆由咨议院决之。”。今时,此等与他国续约之大事,自应由帝国咨议院议之、决之,如若帝国咨议院决之引得民怒,陛下自应解散帝国咨议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