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满江红之崛起 > 分节阅读 400

分节阅读 400(2/2)

目录

“过去,我们不愿意为殖民者打仗,就像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绝大多数美国人都不愿意帮助英国人一样,我曾在报纸上看到,“中国的士兵和日本的士兵在东北的土地上,为了各自己的陛下而战”,这一点我并不赞同,不错,我们的士兵是皇家近卫军的士兵,但是我们的士兵却不仅只是为陛下而战甚至为了国家而战”

“哦”

罗斯福一愣,他并不觉得为陛下而战有什么错的,英国人、德国人、俄国人、日本人不都是为他们的陛下而战吗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士兵不都是为了国家而战吗当然要排除过去的清国军队。

“其它的国家,或许是为了陛下、为了国家而战,但对于中国而言”

东方式的苦笑在黄会允脸上浮现出来,把视线投向神色中略带着一些疑意的罗斯福。

“总统阁下,您必须要知道,261年前我们失去了自己的国家,一个民族沦为异族的奴隶,异族为了统治曾创造东方文明的民族,用屠刀杀尽了这个民族几乎所有的精英,260年的奴役,2亿生灵惨遭杀戮,在异族的愚民政策中,这个民族因落后更陷入民族再次陷落的险境,历史教训告诉我们,我们必须要为生存而战”

“为生存而战”

“是的,总统阁下为生存而战这才是我们的军人,在前线战斗的根本,他们肩负的不仅是陛下的期望、国家的期待,而是一个民族是否能够生存于世的希望。为了陛下,陛下会有失望的时候,为了国家,国家会有失望的时候,可生存”

黄会允的这番高帽倒是让罗斯福陷入沉思之,罗斯福并不知道黄会允在为军队戴着高帽,但他却能够理解这种为生存而战的理念。

“生存是无法战胜的,也是不容妥协的如果失败,那就需要以一个民族的彻底阵亡为代价,是吗特使阁下”

“总统阁下,我们只有一个期望,民族得以生存于世,国家得以立足于世,各友好国家平等待我,这就是我们唯一的要求,”

黄会允并没有直接回答罗斯福的问题,而是用三天前接到的秘电中特意强调的东西作了回答。

“在某种程度上,汉民族,从来不是一个扩张性的民族,我们对外部没有多少诉求,千百年来一直如此”

“那么你们又应该怎么解释在荷属东印度的举动呢”

罗斯福眨了一眼睛,似乎是在揭穿黄会允的伪装。

“代价”

用有力的声音吐出一个单词,黄会允认真的说道。罗斯福突然转变的话题让他明白,也许罗斯福是想充当中国同荷兰之间的调停人的角色,任何一个美国人和身在美国的各国外交官,都这位罗斯福总统为何热衷于“国际调停”。

罗斯福试图用“国际调停”扩大美国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从而达到扩大美国在国际社会影响力的目的,在不断的国际调停中发挥作用,最终实现“国际地位”的提高,这或许就是罗斯福的打算。

明白了这次罗斯福请自己来白宫参加“招待会”一个目的后,黄会允立即在心里思索着如何回答罗斯福的问题,而又不激起这个“潜在重要合作伙伴”的反感。

示弱,显然不行,美国人的性格导致他们不喜欢弱者,软弱反而会被他们认为可欺的。一味的强硬也不行,要顾全罗斯福这个急欲扩大证明“美国影响力”的美国总统的面子。

“每一个国家,都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现在的中国依然为曾遭受的殖民而付出了代价,精神上、土地上、财富上,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总统阁下,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是阁下倡导的一个国际原则”

选择用罗斯福曾倡导的“国际原则”作出回应后,黄会允面上的笑容慢慢消失了,同时神色变得极为凝重。

“难道,就只有亚洲国家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而欧美各国就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吗荷兰人屠杀了中国的侨民,所以,他们需要付出代价不单单是金钱上的,这个代价必须是能够时时提醒他们劳记一点,在他们展开下一次行动的时候,就会念及为上一次愚蠢的行为而付出的代价,西班牙人付出代价是古巴和菲律宾,而中国总统阁下,我们需要的是兰芳”

神情凝重的黄会允的声音显得有些低沉,低沉中又带着些质问的色彩,几乎说每一个字的时候,黄会允都会用尽可能缓慢的语气说着,以便在脑海中思索着下一句话,在不示弱的同时,又能顾全罗斯福的的面子。

而这种似反问又似不退让的语气中,黄会允把一切都抛给了罗斯福,按照他的意思中国只不过是“按照罗斯福先生所倡导的方式从事着国际事物”,不示弱,又把罗斯福和美国捧成了“中国外交的导师”,可谓是顾了罗斯福和美国的面子,但最后提出的中国的要求,却又令椭圆形办公室的气氛随一变。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117章善意

第117章善意求月票求定阅

椭圆型办公室的窗外,一名白宫的工作人员从草坪上走过,他习惯性的朝着椭圆型办公室内看去,只看到坐在坚毅书桌后的总统的又肘似乎拄持着书桌在思考着什么,这显然不是罗斯福总统的习惯。

办公室内的氛围随着罗斯福总统的沉默而显得有些压抑,黄会允的神色同样显得有几分严肃,两人都在之前的谈话后陷入了沉默之中,似乎谁都不愿意首先打破这种沉默,对于黄会允来说,他需要的就是用罗斯福曾“倡导的国际规则”为中国的举动添加“规则的筹码”,而对于罗斯福而言,无论是出于美国的利益或是亚洲的未来,他都不希望看到,中国涉足东南亚事物。

一个日本对菲律宾、夏威夷虎视眈眈已经够麻烦的了,若是中国再意图染指东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