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33(2/2)
管明棠这会倒是轻轻的拍了陛下一个马屁,适当的马屁还是必要的。
听着他的马屁,陈默然先是摆了下手。
“别说我圣明,那两字我还配不起。”
随后又长叹口气,补充道。
“所以,我才会说这一仗,与其说民族图国存,倒不如说是国家图名存”
作为战争的直接指挥者,陈默然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场战争的用意,战争的本意不在于争取国家的存亡,而只是为了“打给人看”,打给国人,求的民族自豪感。
同样的也是打给外国人看,谋的是声誉,日本人已经用他们的军事上的胜利向世人证明了日本已经有挤身强国的资本,而对于中国而言,目前唯一需要仅仅只是“谋各国平等对待中国”。
只有通过一场适当的,不会损害到国家筋骨的战争,才有可能让各国正视中国的军事力量,从而正视中国的诉求。
“陛下,这个目标,直接关系到未来我国十年之内之安全,甚至国家振兴之根本,如果一个国家不能证明其有保护本国的能力,那么便很难吸引外部资本用于本国建设,如果中国不能在战场上证明自己,即不会有他国正视我国,而现在,因为这场战争中国的形象已经在欧美各国发生改变,我国不再为“中日同盟”之一员,也不为满清之腐朽不朽之国,而是一个群起奋进的充满勃勃生机的新兴之国”
管明棠依然坚持着自己当初劝说陛下发动这场战争的主要动因,在美国呆了二十几年,他比这个内阁中的任何人都更了解欧美,了解那个国家的国民如何看待中国,在他们的眼中,中国愚昧而落后,甚至达到不思进取之境,对于这个一个无法保卫自己,甚至不愿变革谋救强的国家而言,他们怎么可能放心的把大把的钞票借过来。
“这点我知道”
点下头,陈默然沉默了一会,抬头看着黑沉沉的天空说道。
“最多也就是一个多月的功夫,日俄海战恐就能分胜负,到那时,我们会面对什么,都不是我们所能预料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在日本海军的大炮从海上打来之前,结束这场战争,结束战争的关键在于美国,所以我们要加强在美国的公关美国是一个民主国家,他们同其它欧洲国家不同,美国的政策容易受到民意的左右,按驻美大使馆的报告,现在尽管美国人对中日两国间的战争感觉有些困惑,但是总得来说,还是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现在美国财界对我们能否取胜心持怀疑之态,因而态度极为微妙,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越需要关注对美舆论攻关,因此,每周十万美元的公关特支,是绝不能少的,这笔钱不需要过问用途,黄财神,还不至于贪这点小钱。”
第56章在哈佛求定阅
第56章在哈佛求定阅
微弱的星光下,几栋红砖建筑依稀可见,其中一栋的上爬满的长春藤,行走在哈佛大学校园里,黄会允只觉得自己似乎陷入回忆之中,自己在美国的求生生涯的最后几年,正是在哈佛大学结束的,身边静立着一些不知年岁的大树,浓密的树叶在风中轻响,当他在路边的人行道上走着的时候,他的那辆野马f2式轿车就在路上慢慢的行驶着。
尽管校园的旧貌虽然勾起了黄会允的回忆,但是他却根本没有时间去回忆往昔,这次他来之所以来到哈佛大学,是因为接受哈佛大学的邀请讲演中日战争问题,向哈佛的学生们发表演讲,作为哈佛毕业的学生,他自然知道这些学生在十几、二十几年后产生的影响。
在黄会允到达美国之前,随着日本陆、海军连战皆捷的战报纷至沓来。开始美国人都说“日本危险”,象日本这样的小国要抵抗世界上最大的陆军国家俄国,岂能占优势然而,事实正相反,日本连战皆捷,所以美国人完全改变了对日本的看法。美国的孩子们讨厌穿俄国的皮鞋;学校的学生玩打仗游戏时,扮演俄军的一方必定是失败者。
美国的政治气氛完全转向亲日,甚至在旅顺被攻克后,美国军队的首脑、法官、教育家、企业家和新闻记者聚集一堂,举行晚餐会招待日本特使金子。大家热烈地谈论了旅顺要塞被攻克的情况,并得出一致意见。
一是要让日本永远占领旅顺;二是日本在中国东北应拥有长期的特权;三是为了本国的利益,日本要制订对中国东北的政策,对此,日本无须顾忌外国政府的干预。
甚至,就是在他在华盛顿陪同几个亲华参议员观赏歌舞,在换幕的间隙,有人用幻灯向幕布上放出了俄国皇帝的半身像,观众一下子骚动起来,高喊“取下去”还不断投以嘲笑的语言。结果会场上一片混乱,半身像只好很快取下。接着出现的特写镜头是日本明治天皇的肖像,全场为之雀跃狂热地欢呼“万岁”,声音震耳欲聋。
目睹那种情景,黄会允的心情不可谓之复杂,而这就是黄会允现在所面临的局面,一个政治气氛倾向于日本的政治局面,甚至民间亦倾向于日本。
在中日两国间的“事变”爆发后,得益于每周十万美元的特支费和情报局提供的大量的“证据”,现在美国的新闻界,在中日两国的攻关下,完全被分裂成两个阵营,一方指责中国无耻的偷袭,导致日军陷入困境,致使不能彻底击败俄国。
而另一方则支持中国进行的正义之战,无论日本人如何去歪曲事实,他们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中国人是在自己的国土上打仗,日本或许有一万个理由,但作为主人的中国,只有一个理由就够了保卫祖国
两年前修建的哈佛体育场外,此时停满了马车,数以万计的哈佛大学的学生、市民以及当地的政客、记者,都在晚上八点到达了哈佛体育场,他们来到这里是为了听取那位“中华帝国银行总裁”的演讲,原本负责发行债券的黄会允现在是中华帝国的皇帝特使。
美国的数百家报纸上演的“舆论战”混淆了美国人的视听,过去他们支持日本人攻击俄国,现在面对中国卷入战争,他们最初甚至还惊讶于中国人的狂妄,甚至曾有人预言“日本只需要一个小手指,就能把中国掀翻”。
可最终的事实却跌破了所有的眼睛,曾经因战场上辉煌战果让他们感到惊讶的日军帝国军队,面对中国,那么一个在他们印象中连自己首都无法保卫的国家,甚至到了如果不是中国人控制战争的规模,日本陆军随时可能战败的地步。
以前,在美国人中,十有八九站在日本方面,如今却有一半之多转而站在中国一边,如果不是因为一些团体和个人指责中国使用“惨无人道的毒气”的话,或许支持中国的会更多。而黄会允也趁着这个机会募集公债,结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只用了十五天,便售出一亿美元的公债,而且利息只有四厘五,其中大部分是大学和各种公共团体利用基金购买的。
连日来,他更是不断应邀参加晚餐会、午餐会、庆祝会等各种招待会,有时则被拉去作讲演。相反,作为日本天皇特使的金子坚太郎受到邀请却非常有限。也正因如此,他才会相信。没有军队的胜利,战时外交不可能获得成功。任何一个能言善辩者,即使讲的满口人道、正义,如果战争失败了,也是丝毫不起作用的。
“我记得,在去年,日本天皇特使金子坚太郎先生,曾在这里,也就是我现在所坐在这个位置上说过”
面对体育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