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满江红之崛起 > 分节阅读 315

分节阅读 315(2/2)

目录

命令是由团部直接下到驻守在横道河子各处防御据点,从团长直到下面的连排长,都能够理解这道命令,同样的他们也能意识到,七十二团,将会为这个命令,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世排长”

“嗯”

世敬德抬起头,他看到的是白布钢盔下一张稚嫩的脸庞,这是娃子,他是瞒报年龄参军的,还不到十五岁。

“你说,若是俺死了,俺娘真能拿到八百块钱”

“娃子,你看过戏没有看没看过里头是咋说的皇上”

世敬德并没有直接回答他,

“看过”

娃子点点头,可戏文里咋说的皇上,他却有些迷糊里,戏文里有明君,有昏君的。

“皇上说话,那是就是金科玉律,一言九鼎,绝不带着悔字的,只要皇上许下了,说你能拿着八百块,你肯定能拿着”

虽然嘴上这么说着,可世敬德知道这八百块钱是分成三次支付的,先支付三百,剩下五百在十年内,按月支付给他们的家人,而且还有这样那样的条件限制,一次付清八百块,国家根本没有那么多钱。

“嗯还是长官您懂得多”

年少的少年想想似乎就是这个理字,这会才稍放下心来,当官的会哄老百姓,可皇上绝不会骗老百姓。

“要是俺死了,有了八百块钱,俺娘和俺兄弟这辈子就有着落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说出这句话时,娃子的脸上略带些安慰。

看着他,世敬德在心里长叹一声,不知道多少人投军都是为了十块钱的军饷,即便是打仗时的死战不退,也是为了那八百块钱的抚恤,全军覆灭可有抚恤,可若是当了逃兵,抚恤落不着,军法事不说,最后还会在其家乡登报警醒世人,而在报纸上同样出现的还有那些得到荣勋的英雄们的名字。

“好了,娃子”

世敬德拍了下娃子的肩膀,看着他那满面的稚气笑了笑。

“打仗,不一定要死,要活着,不单要趾高气扬的活着,咱们还要打败日本人,要知道,陛下可是在东北划了两千万亩勋田,等将来,你退伍了,不单有退役金,还是个有二十亩地的小地主啊”

世敬德的话说的有依有据,这是皇帝陛下在咨议院要求咨议院通过的帝国军人退役保障法案后,向全体官兵作出的承诺,为此还特意划了出了荣民勋田区,按照划分。

东北有两千万亩、河套有三百万亩,外蒙有一千五百万亩,新疆有一千万亩,青海有三百万亩,一共五千万亩地,按照按置规定,足够安置小三百万官兵。

不过现在世敬德提到的却是东北的两千万亩,现在大家伙不单单是为了国家、陛下、军队去打这场仗,同样也是为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对于这些苦惯了的士兵而方,没有什么比那二十亩勋田更诱人的东西了,即便是死在战场上,他的家人都能得到那二十亩田,而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打败日本人,只有如此,才能夺得勋田。

“嘿嘿,还是陛下他念着咱当兵的”

长官的话让娃子的眼中露出一丝憧憬之色,二十亩田,要是有了二十亩田,老娘和兄弟饿不着了。

“长官,日本兵”

突然的预警声,打断了娃子的浮想,一听到日本兵,他立即抓起枪瞄准着前方。

拿起双筒望远镜分两半的单筒望远镜,世敬德朝着远方一个不知名的小山丘下,山丘路口的拐弯处,一队日军正向自己的阵地方向推进,一名日军军官和尖兵在一条泥路上,正朝着自己的阵地上指指点点着,自己这里的位置不错,正好守着s型的山路路口。

“机枪手,看着那个军官了吗”

世敬德放下手中的望远镜,喊了一声,手指着那个日本军官。

“干掉他”

声音一落,机枪手操起02式机枪,瞄准了一会,扣动扳机接连打了两个两发的点射,一阵轻机枪点射声响起后,那名还在路口处,朝着阵地上指指点点的日本军官随即身中数弹,躺在血泊中。

“嗖”

下一刻,在日军沉寂了一会后,十几分钟后,炮弹都过来了,半边天都红了,野战炮、榴弹炮、山炮,炮弹从脑袋顶上都往世敬德阵地上砸着,炮弹在空中交叉着各种弧度和线条,最后落在阵地上。

“轰轰”

连续的炮击在的阵地上掀起几米高的灰土碎块。爆炸声几让人震耳欲聋。当那些被炸碎的土壤从天上落下就填平了并不深的战壕,把战壕里的人埋进了碎土块下。

“呸我小日本的祖奶奶的小姨娘的二妹子”

从土里刚爬出来,世敬德就听到身旁的赵大个子,先吐口嘴里的土,然后大声的叫骂着。

“二妹子的嫩穴子”

“还是一弄就见红喊痛的”

躲过一轮炮击的战士们开始用习惯的臊话,缓解着紧张的情绪,在这里受限于地质条件,他们即不能挖出很深的战壕,同样也没有防炮洞,顶多就是能窝住半个人的防炮坑。

他今天已经是第三次被埋进了土。

这一次日军的炮兵,就像有打不完的炮弹一般,炮击从十几分钟前就开始了。他们欺负着在横道河子的72团即没有足够的大炮,也没有没有足够的炮弹压制他们的炮兵。就大上起了炮弹宴来,甚至还把把野战炮直接拉到靠近一线阵地后的地区。前置火炮直接对近卫军的阵地进行炮击,以便在冲锋前,彻底摧毁近卫军的防御阵地。

他朝身边打量了一下,赵大个子、马大哈、梁柱、小胡子一个个人都还活着,不错都还活着。

咦娃子呢

“娃子娃子”

一边挖着耳朵,世敬德一边大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