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9(2/2)
“按照现在的进度提前25天完工肯定没问题”
李锦扬的回答却让史添阁不甚满意,反倒是用左手攥起拳头,神经质地连连捶击右手的掌心,直到捶得发红,这才怅然若失地盯着船坞中那艘已完工60的货轮。
“不行,至少要提前35天”
随即用微微颤抖的手给烟点上火。一缕烟随着江面吹来的风,让史添阁平静些许。
“而且要保质保量,这是咱们的第一艘船,不仅要提前交付,同样还要让显出咱们的工程水平,只有如此,未来才能吸引他商来船厂定购商轮,清廷不似他国,他国船商造船、买船皆有补助,而清廷却无任何补助,若要打开市场全赖船体工程坚固、配置精良,只有如此方引来轮商定造、修船”
史添阁把吸了两三口的香烟用脚下的皮鞋碾碎,然后用指尖轻轻揉下太阳穴。
“涛动,你是现场督造,这艘船由你负责,我那边还有一些其它的事情”
李锦扬只是笑了笑,却没说什么从江南造船厂到这长江造船厂,如果说这里和江南有什么不同,就是不需要担心外行官吏的指手划脚,在这里他找到了自己向往的,纯技术性的工作。
离开船坞后,史添阁便直接朝着几百米外的办公楼走去,他的工作室就在那座两层高小楼的二楼,一间独立的办公室,正是在那间办公室里,他亲手绘制那艘俄国人定购的“苏伯特保罗”号货轮。
“哎”
不过是前脚刚进办公室,史添阁便发出一声叹息,尤其是看着图板上那只绘制了一半的图纸之后,更是把眉头一皱。
他定可设计一万五千吨的战列舰,也不愿设计这种不过几百吨的小玩意,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在翻阅从英国带回的十数吨图书资料时,又不断的按照有限资料做着种种试验,以完善它的设计。
潜艇,对于全世界这都是一个新鲜玩意,即便是英国也不过是在三年前从美国买回5艘霍兰型潜艇,随后才开始着手研究潜艇,在英国时,他曾因为好奇同老师一同研究过霍兰潜艇,而正是那次对霍兰潜艇的接触,让他意识到能够在水下航行、攻击的潜艇,对于传统海军来说几乎就是一场噩梦。
借助潜望镜潜艇可以悄无声息从水下接近战列舰、巡洋舰这样的大型军舰,随后用鱼雷发起致命的一击,正如约翰霍兰研制潜艇的出发点一样,就是利用这种水下武器,攻击占有绝对优势的皇家海军。
受聘长江造船厂后,史添阁当然知道在这样的民间造船厂,建造大型军舰并不现实,没有买家,清政府宁可外购也不愿自制,可在内心里他并不愿轻易放弃自己的海防梦想,也正因如此,才会在完成“苏伯特保罗”号设计和早期督造后,开始着手制造这种水下利器。
“霍兰潜艇的指挥塔很矮,只能在风平浪静时于港口使用否则指挥塔打开,容易进水沉没”
翻看着手中皇家海军对霍兰潜艇的研究报告,史添阁再一次修改了潜艇的设计,和上一次一样,潜艇再一次被放大了。
这艘停留在图纸上潜艇,从最初的两具鱼雷发射管,增加到四具、从最初的一台150马力汽油机,变成两台150马力柴油机,每一次修改的代价,却是他的吨位在不断的放大着,从最初的几十吨,直线膨胀到现在的近300吨。
“必须要具备远洋航行、补充鱼雷的能力”
在设计这艘潜艇时,史添阁所进行的基础设计完全是参照皇家海军对潜艇的种种不足,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增加鱼雷发射管、增加鱼雷舱、加大马力、加高指挥塔、增加电池、燃料箱,以便建成了性能优良并可以在大海上巡逻、攻击的远洋潜艇,一次次的修改给史添阁带来的是一个新问题,而正是这些问题,让他多次心生退感。
“还是太小”
看着那慢慢成型的构思图形,最终史添阁还是摇摇头把那图纸从板上扯了下来,按照图纸上的潜艇规格,远无法达到他心中向往的那种大型的、远洋的、御敌于海外的、高效的远洋潜艇,至少这种两三百吨的潜艇远不能满足这些条件。
“还应该再大一些”
“老师”
走进办公室的牛得刚端来了咖啡、水果,并顺手将这些放到他的办公桌上。
“老师,还有没有其它的什么吩咐。”
“没有”
史添阁回答道,同时又低声说了几句表示感谢的话。
“宫烷,你的课业做的怎么样了”
“课业已经完成了,我准备下午去船坞”
牛得刚恭敬的说道,他是史先生带的几名学生中的一员。
点点头,史添阁指了指桌面上自己从英国带回的关于潜艇的资料。
“这里有些资料,你拿去看一下。”
从老师的桌子上取过那份英文资料,牛得刚随意的翻看了几页,除去手写的文字外,还有一些估计是老师绘制的简图。
“潜艇”
一面思索着,牛得刚似乎明白了老师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