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满江红之崛起 > 分节阅读 126

分节阅读 126(2/2)

目录

史司的得意,陈默然并没看在眼里,他反而是好感的盯着这门炮口直指前方的野战炮,炮的外型和自己在杂志上看过的3nc3加农炮并没有任何区别,至少陈默然并没看出什么区别来。

“他的炮口制退器效率应该达到40左右,它将火炮的平均后座阻力从没有制退器时的7510千克力降低到4500千克力。这样就大大减小了火炮射击时对炮架的作用力,这使得它可以采用轻型两脚式炮架,炮架直接用无缝钢管制成,最大限底的降底了生产难度。”

史司在说出这句话时,面上得意却变成了仰慕,在这门炮试射时,他脑子里那想扒开陈默然脑子看看的冲动,却是更可强烈了。

“液压式助退器、液气式复进器,因为采用新式半自动立楔式冲击作用炮栓,以及瞄准手直接操做的火炮击发击,更进一步提高了射速,在试射时,最大射速达到过一次二十八发的射速,我是说一分钟。”

见陈默然似乎并不惊讶,史司特意加重了品吻,那个新式炮栓,陈默然并没有给他具体的图,但是却用文字的形式告诉立楔式冲击作用的半自动炮栓的工作原理,如果没有他的那张炮栓简图和工作原理的文字介绍,即便是有了这液压、液气式火炮反后座装置,也绝不可能达到现在的这个射速。

在为这门划时代的野战炮出自已手而心生得意的时候,史司却又感觉有几分苦涩,这门炮虽说最终是他完善设计的,可究到根里,炮的原理,炮架以及那齿弧高低机和螺杆式方向机,无不是出自陈默然的手笔,学了十几年的枪炮制造,这门炮里太多的东西,是他想都未曾想的。

工厂里曾在阿姆斯特朗兵工厂工作过的肖烈,几乎是在一接触到这门火炮的时候,立即开始着手绘制他心目的“大炮”,这种火炮的反后座装置效能之高,绝非液压弹簧式反后座装置所能相比,即便是齿弧高低机和螺杆式方向机也不能不谓之精巧,而这一切,却全是出自陈默然这个兵工外行的手里。

“完成试射了吗”

陈默然用力拍了一下这个炮身,最大意外或许就是这门炮的口径从76毫米变成了88毫米,除此之外一切都还好。

“正在进行试射,估计过完春节,就能拿出一份射表,两天前,你请来的那些炮师,按射表进行地图方格射击,效果还不错,不过要完成全部射表,至少还要再打上几千发炮弹”

话时史司看了一眼陈默然,过去最怕人提到钱的他,现在似乎不再为钱担心了,一发炮弹6块7毛钱,这几千发炮弹一打,可就是几千杆步枪没有了。

“打吧只能要能打出一张合格的射表来,就是打上几万发炮弹也行”

虽说是军事上的外行,可陈默然也听肖炘韧提到过,那射击表都是列强们花真金白银一发一发打出来的,即便是满清买来了射表,可射表上却还是被动了些手脚,没有任何国家会把自己一发发打出来、算出来的射表,完完整整的卖给外国人。

“几万发”

史司这会倒是没为陈默然的大方乐起来,反倒是苦笑了起来。

“然之,我倒想打几万发,怕到进得把公司卖掉的那120门,抽回来十几门,才能打那么多炮弹,公司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接来了这么多定单,可是咱们公司的那门西门子电炉不过是刚投产,现在是能生产炮钢,可是炮钢需要的钨、镍却全部都需要进口,过去就是试验,用的不多,可枪管、炮管都需要用的钨和镍,这两样稀有金属,中国根本就不产,全世界的钨多数产自美国和葡萄牙,镍则产自古巴和”

史司的抱怨只让陈默然一阵诧异,对这江淮路矿机械厂,自己可从来都是有求必应,史司需要什么机器、原料从来都是递张单子,公司就会差人联系洋行去买。、

“你的意思是咱们没原料”

原料一直是产业公司碰到的一个头痛的问题,马鞍山钢厂的炼钢炉能达到3000度,足以能炼出汽车用的钒钢,可是钒却需要进口,已经“设计”出了划时代的火炮,可又碰到钨、镍的问题。

“至少,一些特殊的原料不足,就像生产优质炮钢需要用瑞典底磷低硫优质铁矿石一样,尽管马鞍山的铁矿石炼出的钢勉强勘用,可是火炮身管的寿命,却不是瑞典优质铁矿石炼出的优质钢材所能相比的,同样的炮钢配方,咱们的炮管寿命只有两千五百发,可是瑞典产的优质钢材制出的炮管,寿命至少是咱们的一倍。”

史司无可奈何的耸了下肩膀,购进一台1000吨水压机后,工厂可以制造出世界一流的火炮,可是受限于原料,却无法制造出一流的炮管,自然的这个一流也就打了折扣。

“铁矿或许是没办法解决可是钨矿嘛”

陈默然微微一笑,后世的中国人有几个不知道中国可是世界钨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中国有可能会没有钨吗

“我知道有一个地方应该有钨矿,咱们不妨派人去找一下。”

第140章解决之道

冬天,有人喜欢,有人讨厌,对于任何一个从事野外工作的人来说,这冬天绝对不是什么好天气,尤其是下过一场雪之后,山险路滑的更是让人心厌到极点,如果可以的话,任何从事野外工作的人,都会尽量回避冬天,可有时候,事总不随人愿。

雪和雾把林子里的一切都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在雪雾模糊不清的勾勒出山里的那一片空地的树林子里,散布着几座帐蓬,在这片宿营地上,几名年青人和十几个当时雇佣的民夫,正在朝骡子上架着箱子,箱子里装的大都是一些器材。

帐蓬里的陈源正搬动着一大堆自己的东西,一边搬着东西,他一边在心里骂着自己的运气,眼瞅着年关将近了,却又被公司支派到这山林子里头。别说是陈源,就是那几名黄埔体育学校的“地质班”的学员,这会却是在那些民夫们抬着器材时,在雪地里抽着香烟,不时的在嘴里诅咒着。

“还差一个礼拜,就过年了,真不知道咱们什么时候能回去”

“等完成任务吧”

“可不是”

中国人从来看过年味,这些个年青人虽说一个个都是年青气盛的,接到了任务,没二话的就执行,可在这山沟里钻来钻去钻了一个月,还是没找到他们需要找到的东西。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要找的是什么,除了继续作地图校准外,还在帮那几名勘探人员,寻找那些“石块是晶体板状或板状,颜色呈褐黑至黑色,半金属光芒或树脂状光芒”的石块。

“找到那石块,也就可以回家了”

这是陈源给大家伙的许诺,同样也是他从公司那里得到的许诺,公司给他的任务就是找到钨矿,虽说心里的不愿,但陈源也知道,实际上这是公司对他的一次考验,他找到的那个硝石矿,至少在未来几年内,是绝不会开采的。

一矿丢疆的责任谁能担起,他陈源担不起,同样的公司也担不起。虽说如些,可陈源却成为了公司矿物化验所派出的第一个野外勘探队,而要找到的却是钨矿。

在一个月前出发的时候,他被告知到大余一带周围的什么地方去集中勘探。这儿有连绵的较高的山丘和起伏的圆丘,高达一两千米的大山,纵贯边绵不绝,地图上看起来,只有十几公里的地方,在这里却要走上几十公里,甚至更远。

冬天的天气原本就不适合勘探,可偏偏公司急需钨,公司当时甚至都没考虑到山上下雪后,外露的矿苗自然的也就被雪掩埋了,虽说当时他一激动把这事给忘记了,可结果公司最后还是把他派了过来,带着六名安庆和南昌黄埔学堂的学生,带着一批简单的器材,还有五千块银元来了这里。

从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