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满江红之崛起 > 分节阅读 40

分节阅读 40(1/2)

目录

果然在他说出这番话时,肖炘韧和方靖远两人愣住了,以至半天回不过神来,他们从未来想到一个汽车可以起到如此这般的作用,实际上即便是在这个时代,又有多少人能够理解这汽车工业的重要性,或者说一项经济支柱产业的重要性。

好半天功夫才回过神来的方靖远看着眼前的陈默然,他已经一而再再而三的被陈默然不断抛出的“宏伟蓝图”给折服了。

“那然之,照你这么说,或可造汽车非常重要,可可若大的中国谁会造汽车呢”

“我啊”

陈默然平静的吐出两字来,同时端起自己的茶杯。

“我会设计汽车,在学机械时,就曾设计过汽车。”

或许后世那种由十几万个零件组成的汽车,陈默然设计不出来,可这个时代那种只有几千个零件的汽车,他相信自己能拼出来,更何况他还真干过,上学时出于对威利斯吉普的喜爱,还真差点手工造出一辆威利斯来。

更何况在幕僚山采石场的库房里,还停着一辆华菱星凯马,依靠现在的技术或许根本不可能制造出那种跨时代的卡车,但多少总可以提供一些技术借鉴,至少像电灯、雨刷、轮胎之类的技术总是可以借鉴的。

“而且以后我要建的那所工科专门学堂里还会开设这个专业,教他们学习汽车设计和制造,请世界上最好的老师教他们。”

说到这里,看着面前这两似还没回过来神,又目带憧憬的望着自己的人,陈默然在心下一乐,话头一变,开始把他们从那宏伟蓝图拉回了现实中来。

“总之,现在我们一步步来现在我们先盖这所孤儿院,然后咱们再盖工厂,再建一个炼钢厂,用咱们自己生产的钢材,修一条黄埔江大桥,以后再盖咱们的产业银行大厦,等银行建起来,聚集了国内的闲散游资,咱们才能建汽车厂不是。”

“轩林、未扬,你们要知道,现在这只是我的想法。虽是想法,但总有一天会实现的,不过,明举,这个梦想能不能实现,就像是我方才说“追英赶美,扫积弱”始自汽车般,咱们的这个梦想,能不能实现,可全看这两栋楼能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修好”

陈默然看着方靖远说道,神态显得极为认真。

“我知道,或许都觉得没有必要盖这么快,咱们中国积弱近百年,步子总在迈大点不是,人家用走的,咱就要用跑的对不对更何况这是给咱们自己打名声”

“我”

面对陈默然的目光,方靖远犹豫了起来,按照正常的施工速度,盖两栋这样的三层楼,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而现在却要缩短工期三分之二,还有那处复杂的地下室,忽的,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在德国读书时,曾听说过的普法战争时德国工兵抢修铁路的案例。

“也许,还有一个办法,不过,在此之前”

方靖远把视线投给肖炘韧。

“我需要十天的时间,让未扬来帮我个忙。”

第65章在盛府

斜桥并非桥斜之意,吴淞江的支流东芦浦从北往南弯弯曲曲从这里流过。河西有著名的娱乐花园张园,河东有英国乡村俱乐部。为交通方便,双方协作在河上架了一座木桥。由于与桥相通的马路的走向也是不规则的,河又是弯弯曲曲的,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桥都是斜的,所以被称为斜桥。

斜桥因其水清树密,景色宜人而闻名上海,因而成为一些富绅、体面洋人的置宅所选之种。因而在斜桥住宅的设计上中西风格结合,既建有中国传统的厅台楼阁,又有大片西式的花园草地。

一辆马车停于斜桥路盛府大门前,马车刚一停稳,一直立于车后的路国政便跳下车去,从车里接过一份红纸拜贴,走到盛府大门前,大门虽是洋式的黑铁门,可门上却留着一二品官门的绿油兽面门环。

在路国政轻击门环时,马车内陈默然朝车外看了一眼。那黑铁门开时不过闪一缝,透缝能见一黑衣仆役,那人在接过拜贴时,先朝马车看了眼,又看了眼路国政,脸上却露出些许蔑气,待路国政从衣中取出数元钱后,方才闭门送帖去了。

“这盛府的范儿倒是够大的”

这一幕倒让陈默然心下一恶,平素他最见不得这种狗仗人势的东西。瞅着那紧闭的黑铁大门,陈默然在心下冷哼一声。这次来盛府求见,说是求,实是给他盛宣怀送银子来了,却未曾想在门就惹了一不高兴,更何况原本,他就对这个“爱国商人”心怀成见。

“然之,盛大人现在可是正在全国铁路总公司督办的任上,还是汉冶萍公司、中国电报总局和中国通商银行的老板,堂堂二品布政使衔,宰相门前七品官,这也是意料中事。”

孙铭久在一旁轻道一声,看着陈默然那副模样,心道若不是父亲有所遣,怕他陈默然连盛大人这门也进不得。

紧闭的黑铁大门未开,但侧门却开了,那五十余岁的门房,却站到侧门外。

“孙公子,老爷请二位往前厅。”

那脸上的傲慢劲儿,只让陈默然一阵心堵,但孙铭久却笑眯眯下了车,朝着那门房一抱拳。

“劳驾”

话时功夫,孙铭久右手于袖间,竟然取出一元宝塞到门房的手里,那门房一见银子,脸色才稍一缓,露出笑来。这会功夫那门房倒露出了那仆役原应有本份来,腰一弯,右手作请。

“孙公子请,陈公子请”

“劳您引路”

孙铭久下车后的这般作势与乖张,只让陈默然心下一叹,这人和人的差距,就在这,自己碰到这种人,憋一肚子气不说,甚至动了抚袖而去的念头,可这孙大公子,虽不在官场,可也捐了六品的官衔,这会对一门房却是这般恭敬。

心叹着自己得和人家学着点,人便跟在孙铭久侧旁进了院,朝着主宅走去。

坐在堂厅的盛宣怀,面上带着些许忧虑,不为其它,只是为了千里地外的汉阳铁厂,两天前,他又接到一份电报,电报让他回厂主持,说是回厂主持,可内里是什么,他却再清楚不过,铁厂没钱了。

五年前,办汉阳铁厂办了七年的张之洞,被弄得焦头烂额、赔本赔尽不说,还欠了五百万两债,实在苦撑不下去了,跑到上海来求盛宣怀去接办,这下让盛宣怀看了个大笑话,暗自在心里偷乐时。

当年他张孝达要办汉阳炼铁厂,曾在上海与盛商议办法。盛宣怀告诉他要商办而决不能官办。商办,入股者均精打细算,心精力果,赔本买卖是不会做的。而官办,大家均不肉痛,反正是官本,死活无关其痛痒,就容易滋生是非,办事拖沓,事倍而功半。

之所以这么说,一方面是因盛宣怀对铁厂可谓是图谋已久,从同治十三年赴湖北找矿始,达十余年之久,虽说最后矿未办成,但宣怀从此败家的名声,却是那时落下,如张孝达官办大冶铁矿、铁矿,他盛宣怀自无法插手,这是为私,而另一面,游走官商间,对官场他可谓再了解不过,说的也是实情。

然而张之洞不听,他踌躇满志,以为办重工业可像剿捻一样,凭一鼓作气加洋枪洋炮,就可望夺取山头。如今张之洞办不好,他盛宣怀又有什么高招呢他之所以敢于接下来,就是自有办法。先拖上了搭档郑观应,让郑出任汉阳铁厂的总办,并抓住接办的机会,整顿该厂的要害。

铁厂张之洞之所以办不下去,根结就是燃料上,由于燃烧燃料缺乏,汉阳铁厂无法正常生产,用开平煤或日本德国焦炭,焦价远高于铁价,炉炼铁要亏本,闭炉不炼,每月固定开支也要8万两,同样要亏本。走投无路面临最急迫的困难是焦炭,没有燃料就无法生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