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99(2/2)
孙元起胸有成竹:“课题就是基于当前国家需要,亟待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重大事项。就目前看来,主要有四个方面问题比较紧急,一是欧洲两大军事联盟关系变动及其对东亚局势影响。二是中国近期军事格局发展预测及主要扰动因素,三是日本军队主要优缺点与战略战术应对,四是飞机的应用与制空权对近代战争的影响。不知百里以为如何”
梁启超大惊:“百熙总理觉得欧洲两大军事联盟在短期内会发生剧烈变动,而日本会趁此时机对我国进行侵犯”
其实从孙元起刚才发布的四个问题名称并不难发现孙元起对当前局势的判断,即欧洲两大军事联盟近期会发生剧烈变动,使得日本可以肆无忌惮对中国发动新一轮侵略。故而孙元起要针对日军的主要优缺点进行积极的战略战术应对,尤其是动用当前中国唯一拿得出手的利器飞机。所以梁启超从中有所察觉也不足为奇。
孙元起的表情却非常平淡:“欧洲两大军事联盟自三四年前便开始大肆囤积军火,秣马厉兵;报纸上硝烟味也越来越浓,各自对对方口诛笔伐,它们不是准备打战,难道是准备过家家而且近来致用医药公司的销售数据也表明。欧洲各大列强纷纷采购大量的黄花蒿素、青霉素、磺胺、土霉素等特效药。要知道这些药物因为技术所限,有效期都非常短,生产出厂不到一年就会变成废品。这岂不是昭示着近期便会发生剧烈变动
“至于日本对于中国领土的觊觎,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区别只在于它们有没有能力动手、敢不敢动手而已。之前它们还顾忌俄、英、美等国的施压,不敢太过放肆,一旦这些列强把注意力转移到欧洲。日本必然趁机跳出来扩大地盘。这是不言而喻的。如果咱们不事先做好万全准备,到时候吃亏的还是咱们自己”
蒋百里补充道:“日本之所以对中国领土觊觎不已,关键是想以战争红利维持国内经济快速发展,提升军备实力,然后以军备实力再次掠夺战争红利,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可以这么说,日本明治维新之所以能取得成功、能有今天这般富强,十之七八依赖于侵略所得战争红利。但随着日本国内工业实力的日渐增强,它对于战争红利需求也越来越高,胃口也越来越大。
“前清同治十三年1874入侵台湾。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专条,承认琉球为日本保护国,并赔偿日本兵费50万两白银。仅此些许赔偿,便让日本人惊喜若狂,足以让他们享用十多二十年。等到光绪二十年1894。日本所欠欧美列强的外债达到惊人数目,在凭自身能力很难偿还的情况,它们悍然发动甲午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除了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与辽东半岛外,赔偿金额也猛增到2亿两白银
“之后日本的侵略行为更是愈演愈烈,庚子国变期间它参与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在中国烧杀淫掠,之后又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赔偿海关银三千余万两;甲辰日俄战争期间,日军再度占领旅顺、奉天等地,迫使清政府签订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获得在我国东北南部的特权;趁着清末国势颓败、忙于内政,它们又在宣统二年1910与傀儡的大韩帝国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半岛。
“从这些事件可以看出,日本索要的标的越来越高,中间间隔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从吞并朝鲜距今也有三年时间了,是时候再次张开血盆大口了。一旦欧洲有事,它们绝不会放过这等天赐良机”
梁启超愤懑地斥责道:“日本不过东瀛弹丸小国,它们如此鲸吞不已,就不怕变成蝜蝂之虫么”
第四四八章倭儿休想肆鲸吞
蝜蝂得名于柳宗元所撰写的蝜蝂传。根据柳宗元的描述,蝜蝂这种小昆虫最喜欢背东西,在爬行时遇到东西就放到自己背上,自己被压得爬不动也不放弃,直到被活活压死为止。
蒋百里摇头道:“日本会不会变成蝜蝂之虫,学生难以断言。不过日本如果不迷途知返改弦更张的话,它必将成为中国的头号劲敌”
孙元起也道:“我与百里的判断大致相同。所谓长痛不如短痛,与其让它日日蚕食我国领土,不断汲取战争红利,提升军备实力,将来成为咱们的心腹大患,不如现在集中全国力量,彻底打断它脊梁骨,让它不敢再觊觎染指”
梁启超道:“毕其功于一役这倒是个好主意。只是我国积贫积弱,军队战力参差不齐,尤其海军更是虚弱不堪,加上各省又各自为政号令不一,真要与日本全面开战,恐怕是胜少败多。”
孙元起道:“任公说胜少败多,此言甚是。自从道光鸦片战争以来,见识过欧美列强的坚船利炮,全国上下便畏洋如虎。甲午中日大战,装备精良的北洋水师被日军打得全军覆没,这个昔日不放在眼里的弹丸小国也一跃成为咱们畏惧的对象。而且在此之后,日本国势蒸蒸日上,而我国则日渐颓败,如果现在开战确实是胜少败多
“难道因为胜少败多,咱们就能忍受日本的盘剥欺凌诚然我军兵员、训练乃至装备都不及日军,但若是连与日军一战的勇气都没有,又怎么可能会有取胜的机会假如日军来犯,咱们畏惧战败而不敢开战。岂非只有引颈待戮虽然眼下战胜的几率不大,但并不等于没有,关键就在于我们能否把握住那一线胜机。这也是劳烦百里引领全军进行研究和准备的意义所在”
蒋百里突然问道:“若依百熙总理之见,如果近期中日开战的话,咱们国家胜算几何”
孙元起微微叹息道:“在我看来。中日之战的胜负关键其实不在于战场鏖斗本身,而是取决于袁大总统的态度。如果他能与孙某携手同心一致对外,胜算应该在七成以上;若是他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坐观成败的话,胜算只有四成;要是他极力反对处处阻挠的话,那么胜算只有不到一成”
旋即孙元起话锋一转:“当然。无论袁大总统是否赞成,只要日本胆敢侵犯我国,孙某还位居总理之职,我必领兵与之一战。战胜战败姑且不论,至少要让日本人知道咱们中国人还是有骨气的,以后断不敢发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嚣张言论”
蒋百里也慷慨答道:“既然百熙总理有如此豪情。方震又岂能袖手旁观如果百熙总理不弃,方震愿领四川陆军军官学校副校长之职,协助搭建军事科学研究院,专门研究对日作战问题,为内阁、海军以及西部各省陆军拾遗补缺。”
梁启超此时说道:“百熙,只怕袁项城他不同意的话,对日宣战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虽然根据去年颁布的国务院官制。宣战、媾和事项需要通过国务会议,但国家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等权力向来归大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