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重生之大科学家 > 分节阅读 346

分节阅读 346(2/2)

目录

汤寿潜闻言赞道:“百熙所言极是新中国党现在虽然柔弱,但未来强盛可期。赵智庵、宋遁初虽然强横,我们大不了就是辞职嘛,他们还能奈我何何况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如果我们因为眼前一点权势而委曲求全,托庇他人门下,将来何以训后世、致远大”

张謇也只好点了点头:“既然百熙已经作此决断,我等唯有遵从而已。”

说完正事,三个人又胡乱聊了几句闲话,才各自告辞回家。张謇回到了他租住的米粮库胡同,刚进门小厮就赶紧上前报告道:“老爷,午后家里来了位姓洪的客人,一直在客厅里候着,说是今儿非得见到老爷您不可。您看”

张謇挥了挥手:“我知道了,你退下吧”然后径直走向客厅。

眼下已经是仲秋时节,白天渐渐变短,到了下午五六点钟屋里便是昏黑一片。尽管此时客厅中已经点上了几支蜡烛,却依然有些暗昧不明。张謇从外面进来时,只看见上首的座椅上有个肥胖的身影,便客气地问道:“是洪观川先生么”

那个肥胖的身影赶紧站起来朝张謇深鞠一躬:“在下正是洪述祖”

原来这个胖子就是洪述祖。

洪述祖,字荫之,号观川居士,咸丰九年1859出生于江苏武进。洪家是武进的名门望族,洪述祖的曾祖父是清代著名学者洪亮吉、他的姐夫是“一品夫人”赵凤昌、他的儿子是著名剧作家洪深,而他的父亲则与台湾巡抚刘铭传、两广总督岑春煊关系莫逆,其家族之盛可见一斑。他父亲给他起名“述祖”、“荫之”有继承先祖业绩、蒙受祖辈福荫之意,谁知他却放浪形骸、品行不端。与其先祖洪亮吉的品行完全南辕北辙,乃是十成十的不肖子孙。当地人称之为“洪杀坯”。

无奈人家有个好爸爸,居然先后做过两江总督左宗棠、浙江巡抚于连元、两江总督刘坤一的幕僚,还做过台湾巡抚刘铭传的中军参谋,又曾被时任湖北交汉关道的岑春煊委任为汉口清文局坐办。按理说他有铁打的背景,应该混个如花似锦的前程才对。可惜他无论做什么,最终都会因为品行不端而弄得灰头土脸、狼狈而逃。

就比如在刘铭传手下担任中军参谋时,刘铭传很是欣赏他的才华与能力,一度委派他协同处分兵事。襄助外交。当时中法新约签订不久,法军却背信弃义劫走了清军由福建运往台湾的两船军火,刘铭传派洪述祖前往基隆与法军交涉。不料洪述祖竟收取法军2000两白银的贿赂,将两船军火拱手送给了法军。刘铭传知道后勃然大怒,欲治其死罪,因多方说项才改判为监禁三年。随后洪述祖买通狱吏,“越狱”成功。窜至武昌。

在武昌,洪述祖被岑春煊保举为汉口清文局坐办一般办事人员,谁知他狗改不了吃屎,竟然又勾结洋人,伪造地契出售,险些酿成外交纠纷。湖广总督张之洞下令缉拿他归案。洪述祖通过姐夫“一品夫人”赵凤昌向张之洞求情,加上他是名士后裔,这才从轻发落,仅逐出湖北了事。

辛亥革命爆发后,洪述祖得知世交赵秉钧与袁世凯打得火热。就从上海赶到北京投靠袁世凯,成为了袁世凯的幕僚。在“民国产婆”赵凤昌力促南北议和的过程中。洪述祖是赵凤昌在北方的重要联络人,加上他又曾为袁世凯谋划先“以南压北”、再“以北压南”的妙计,由是深得袁世凯的赏识。在袁世凯得到临时大总统宝座后,委任他为内务部秘书,并授予三等嘉禾勋章,成为了袁世凯嫡系。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前来拜访张謇,究竟是所为何事呢就听张謇问道:“劳观川先生久等了只是不知有何贵干”

洪述祖冷笑几声:“有何贵干咱明人不说暗话,今天洪某过来就是想再次问问季直兄,您到底愿不愿意加入国民党给个痛快话,洪某还等着给人回话呢”

张謇一边慢慢啜茶一边悠悠说道:“老夫刚才就是在和孙百熙、汤蛰先讨论是否要加入国民党的问题,我是劝他们事急从权,加入国民党,不过他们两人都坚持新中国党党员不能加入任何其他党派,违者一律开除党籍。老夫是新中国党的副委员长,理应带头遵守党纲,观川先生的话倒让张某觉得有些为难了。”

“为难”洪述祖再次冷笑几声,“孙百熙人称西北王,手中有五省之地,麾下精兵过十万,足以横行一时,他对加不加入国民党、在不在内阁自然无所谓。汤蛰先当过知县,做过盐运使,还修过铁路,手中资金巨万,只要跟定孙百熙,足保后世荣华不衰。可是你季直兄不同

“洪某可是听人说了,季直兄在担任工商总长职务期间,可是利用手中职权大肆打压其他纱厂,并刻意压低棉花的价格,抬高棉纱的市价,以便您的大生纱厂获取暴利。还有您的通海垦牧公司,违法在吕泗、海门一带圈占土地,激起民变,致使数十人死伤,是您给江苏高等审判厅写信,才把这件事给压下去的吧”

“够了”张謇把茶碗往桌子上重重一顿。

“不够,这类的事儿可多着呢虽然洪某记性不好,记不得太多事情,可是有人记着啊人家不仅记着,而且还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证人口供、各种物证搜罗齐备,分门别类地放在那儿,没准儿哪天就能用上。您说到那时候,孙百熙能救得了你么”洪述祖得理不饶人,噼里啪啦就是一通,“这些事一旦抖露出来,季直兄您就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别人唯恐避之不及,谁还愿意为你出面即便孙百熙能救你,但他为了自己清誉考虑,他会救你么”

“住口”张謇把茶碗一丢,霍然站起身,“不就是加入国民党么老夫答应你便是”说罢拂袖而去,只留下洪述祖一人坐在客厅里,或明或暗的烛火照在他似笑非笑的脸上,仿佛像是只准备择人而噬的千年老鬼。

第三八三章但拂衣行莫回顾

第二天一大早,孙元起在国民党激进派的民权报看到张謇突然改投国民党的消息,确实让他措手不及,甚至有些惊惶失措。

张謇是谁那是鼎鼎有名的状元公,声闻全国的大实业家在清末预备立宪公会中就担任副会长,新中国党成立之后又出任第一副委员长,在党内地位仅次于孙元起,可谓位高权重。谁成想这样的人物居然叛变了,谁知道会给全体党员造成多大的冲击如果后人编纂新中国党史写到此处时,也不知会不会把张謇与向忠发、张国焘、顾顺章等人并列。

在惊愕之余,孙元起迅速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