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30(2/2)
杨度笑道:“以后的政治格局如何,谁能说得清楚不过从孙百熙的一些举动来看,他应该是觉得在不远的未来会爆发大规模战争,全国政治格局将为之一变,所以他要保持当前相对平和的政治局面,尽量积蓄力量提前做好应对。你也知道,孙百熙虽然对官场尔虞我诈不是很在行,但他对于政治走向、国家大势一向判断非常准确。在这一点上,杨某也自愧弗如”
蒋志清顿时两眼熠熠放光:“这是真的吗皙子先生,你说的那些举动。具体是指”
杨度屈指数道:“比如四川陆军军官学校扩大招生,成立空军这个新兵种并设立飞行学校;在西安、兰州分别设立航空技术研究院和兵器科学研究院,北平铁厂和汉阳铁厂持续扩大生产武器;致用医药公司扩大产能并积累库存等等。如果不是为将来的战争未雨绸缪,何必要大规模培养军官、生产研发武器、储存药品呢”
蒋志清一边拍桌子一边兴奋地说道:“先生就是先生,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啊当然,也只有这样的先生,才是我们信服的先生,才是我们川、陕、甘、晋一系未来的希望。既然先生已经未雨绸缪,那我们这些学生也不能落后,得在军需、兵员等方面积极筹措,为将来打大战、打胜仗做好准备。”
正说话间,电报房机要员快步来报:“都督大人,北京密电”
蒋志清和杨度不由得相视而笑。
两人看完电报,蒋志清率先说道:“看来孙先生已经趁着张振武案的风潮开始着手布局了此次我们四川的任务是,由刘明昭、尹昌衡率领4000人入鄂,在襄阳、郧阳一带与方旭初部、陕西蒋作宾张凤翙部整编成一个镇,再相机行事。不过时间有些紧急啊
“陕西蒋作宾张凤翙部从西安、商州出发,三数日间就可以抵达毗邻的郧阳;而我们需要先整编好部队,再从成都府出发,经潼川、顺庆翻越大巴山才能抵达郧阳,其间山路险峻,至少也得大半个月时间。会不会耽误先生的大事”
杨度用纸扇在地图上一点:“既然翻越大巴山太浪费时间,那我们就不去郧阳,直接去这里”
“宜昌府”蒋志清看完地图不禁惊讶失声。
杨度微微颔首:“正是我本来以为孙百熙在考虑程序合法、后续影响之后,会让方旭初所部避入川陕境内,没想到指示却要用借尸还魂之计。变相地派兵援鄂。想来这是杨耿光的手笔吧方旭初有颗七窍玲珑心,杨耿光也是个聪明人,一眼就看出了电报中关键字句。经他这么一改动,全盘局势为之一新,攻略湖北也变得大有作为了。”
蒋志清连忙拿过第一张电报。翻来覆去看了几遍,也没发现杨度所说的关键字句,只好请教道:“皙子先生,你说的关键字句是”
“就是开头那句职部率将校团及军令司卫队两千余人于九日前由武昌开拔,历经艰辛,昨日始抵襄阳。”杨度答道。
蒋志清琢磨半天:“似乎没有什么玄奥啊”
杨度道:“你想。将校团和军令司卫队原先驻扎在省府武昌附近,为何要突然要开拔而且开拔日期恰好是张振武北上那天说明张振武在北上之前已经意识到黎黄陂可能对他不利,将校团和军令司卫队是他的嫡系武装,肯定也会遭受黎黄陂的毒手,所以便事先做好了布置,在他北上的同时。将校团和军令司卫队也开拔离开武昌。
“关键还在历经艰辛四个字。武昌与襄阳之间不足千里,中间有汉江相连,如果没有遇到特殊情况,他们可以从容雇船,由水路平稳直抵襄阳,也不过就是七八天、八九天的工夫,何来历经艰辛之说既然方旭初这么说了。就是想隐晦地表明在他们前往襄阳途中,遭受了黎黄陂所部的围追堵截。
“此外,襄阳二字也很有意味。襄阳军政分府司令张国荃在革命成功之后私自扩军三个协,意图拥兵自立,对黎黄陂改编军队的命令一直非常抗拒。张振武与他有些交情,又在反对黎黄陂一事上颇有共识,所以他在北上之前,命方旭初率所部投奔张国荃,指望双方能够精诚合作,共同对抗黎黄陂。谁知方旭初听闻张振武遇害消息之后。却率部迅速向郧阳府方向运动,可见两人之间发生了龃龉。”
蒋志清撇撇嘴:“什么龃龉无非就是张国荃想趁着张振武遇害之际吞并方旭初所部,方旭初不乐意,又怕张国荃仗着地头蛇的优势耍阴谋诡计,所以干脆就躲张国荃远一点。话说回来。那个张国荃算什么玩意儿之前不过是个大头兵,还被两次开除军籍,论能力,做个排长都不称职;论见识,比芝麻粒儿大不了多少。这等阿猫阿狗的人物,仗着江湖会的余荫,在武昌首义之后拉着十几个人趁机起事,居然还窃得了襄阳军政大权。
“如果他能见好就收,乖乖接受黎黄陂的改编,也能勉强做个协统;如果他能开诚布公,和方旭初精诚合作,估计也能在襄阳一带勉强立足。谁知道他竟然得陇望蜀,还想吞并方旭初所部,在襄阳拥兵自立。就算我们能忍,黎黄陂也能忍我看他是活腻歪了吧”
杨度道:“张国荃活没活腻歪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就算他想活,也活不了几天了黎黄陂命令麾下部队追击拦截方旭初所部没有成功,心里绝对不甘心,更不会放任方旭初在襄阳一带坐大;之前他又与张国荃交恶,这回正好搂草打兔子两不耽误。所以追击的部队必然会在短时间内进入襄阳,与张国荃大战一场。”
蒋志清道:“张国荃自己都当不好兵,还指望部下能训练有素、骁勇善战只怕他那三个协还没开战就溃不成军,哪里还会有什么大战”
杨度不以为忤:“无论如何,只要黎黄陂所部与张国荃部一交战,他就违背了孙百熙不诉诸武力的企盼,我们就有了川鄂交战的理由。估计那时候陕西蒋作宾、张凤翙部已经和方旭初部整编完毕,在郧阳一带与前来进剿的黎黄陂所部交战。等我们千辛万苦赶到战场,估计交战早就结束了。与其那样,我们不如直取宜昌。”
第三六六章摸索低昂聚讼多
就在川、陕两省为整兵入鄂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京中也是乱成一团。
湖北参议员张伯烈等得到孙元起的鼎力支持,顿时精神大振,回去之后联络其他党内其他同志,与新中国党议员一道向参议院提出了质问政府枪杀武昌首义将领张振武案,要求为张振武洗刷名誉,并弹劾副总统黎元洪,以维护国家的民主法治,为后世立下规范。
同盟会则有两种声音,以孙中山、蔡元培为代表的稳健派支持参议院通过协商、调解、投票等和平方式维护民主,捍卫法律;而以宋教仁为首的激进派则主张弹劾袁世凯、黎元洪,以唐绍仪为代表的内阁全体也要负连带责任,声称如果参议院不能给出满意的答复,不排除诉诸武力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