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81(2/2)
孙元起突然问道:“畅卿,我对沪军都督陈英士好感缺缺,而上海又是远东第一城市,影响甚大,不可不顾;我在此处又有些产业,关系到川陕甘的未来发展,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不知有何办法,能让陈英士另谋高就”
杨永泰一怔:我怎么不知道陈其美和大人有过节片刻之后他便醒过神来,低声说道:“那要看大人是不是想把沪军都督换成自己人”
孙元起想了想:“只要新都督不给我添乱,我倒不介意他是不是自己人。”
杨永泰道:“如果大人不介意是不是自己人,那倒好办些。大人不是希望孙中山和袁慰亭和谈,交出大总统一职么既然是和谈,袁慰亭必然会在内阁中让出几个位置以安慰同盟会。大人此次北上,不妨向袁慰亭建议,让陈英士这个同盟会铁杆干将出任农林总长、工商总长之类的闲职,不就轻松地把他调开了么”
“如果我又不想在内阁中见到他呢”看来孙元起对这个瘪三确实兴趣乏乏。
杨永泰抿了抿嘴唇:“要不我雇几个杀手,直接把他暗杀掉反正他经常在烟花柳巷出没,杀他倒也不难”
孙元起摇摇头:“这也不好如果一旦不慎让人查出是我们做的,那我们就声名狼藉,得不偿失了有没有别的法子”历史上的袁世凯暗杀宋教仁,就是前车之鉴。当然,具体是袁世凯还是孙中山派人下手的,就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有定论了。
杨永泰眼睛一转:“那就要看光复会的手段了”
第二九七章杀人如草不闻声上
“哦”孙元起眉毛一挑,有些惊奇地问道:“为什么我们要看光复会的手段”
杨永泰不答反问道:“大人可知同盟会与光复会在上海光复沪军推举之中的款曲”
孙元起点点头:“我从报纸上略知一二,但却似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总觉得隔了一层其中细节曲折还请畅卿详尽说说,我想知道上海易督与光复会究竟有什么关系”520“要想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还得从李铁仙一人入三会说起”
杨永泰喝了一口茶水之后,才接着说道:“李燮和,字柱中,号铁仙,生于湖南安化,自幼接受传统教育,曾入县学为生员,二十岁后才矢志投身反清运动光绪三十年在长沙读书时参加黄克强组建的华兴会,蓄谋在湖南发动起义,事泄后亡命上海“在上海,他结识了陶焕卿,两人一见如故引为至交在陶焕卿的介绍下,他又加入了光复会随后他逃到日本,进入警官学效习此时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已经合并为同盟会,他又在黄克强介绍下加入同盟会”
孙元起插话道:“在推翻清廷过程中,各地热血青年先后组建无数党派,但由于组织松散纪律松弛纲领不明保密不强等因素,旋起旋灭旋分旋散所谓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我们新中国党要汲取他们的教训,积极加强组织纪律保密等工作,以确保我们这个政党的纯洁与稳定尤其是党员资格审查,更是重中之重,这样才能避免出现李铁仙这种一人入三会的现象”
杨永泰点点头,接着说道:“虽说李铁仙一人入三会,但由于他与陶焕卿的关系,心中对光复会还是最为认同所以宣统元年光复会与同盟会分道扬镳并在东京重建光复会总部后,李铁仙也离开同盟会加入光复会,并担任南部执行员,主要负责光复会在南洋的活动,一跃成为光复会中仅次于章炳麟陶焕卿的第三号人物“去年七月,陶焕卿李铁仙等人回到上海,在法租界组建锐进学社,发行锐进学报,鼓吹反清革命待各项事情进入正轨,李铁仙秘密潜回湖南安化老家省亲刚回家不久,武汉起义爆发,他闻听消息急忙赶赴武昌,面见鄂督黎宋卿司令黄克强,力陈上海起义的重要性,认为上呵东南门户,也是全国经济中心,只要上海光复,那么长江以南可以传檄而定“刚才在下说过,李铁仙曾加入过黄克强的华兴会,又在黄克强的介绍下加入同盟会,加之两人又都是湖南老乡,关系匪浅,所以黄克强对他非常支持于是黎宋卿便委派李燮和为长江下游招讨使,在敢死队员的护送下来到上海,准备发动起义”
孙元起心中想道:“果然无论干什么都离不开“关系”二字李燮和没有黄兴陶成章的鼎力相助,就不可能左右逢源一人入三会,也不可能一跃成为光复会第三号人物,更不可能忽悠几句就变成长江下游招讨使所以无论到哪里,关系都是第一生产力杨永泰继续说道:“近代以来有无湘不成军之说,加上江南制造局又是曾文正公亲手创设,所以上海沪军营制造局炮台营巡警厅等士兵军官很多都是湖南人李铁仙抵达上海后,便以同乡关系四处游说,积极策动军警反正此时武昌起义的消息早已传遍大江南北,上海又开埠较早,思想开放,听到李铁仙的劝说后大家纷纷表示赞同革命,并约定于九月十五日起事李铁仙的自己势单力孤功败垂成,加上还念及与同盟会的香火之情,便在计议已定之后,把准备起义的实情告诉了同盟会在上海的负责人陈英士“其实那个时候陈英士也在准备起义,但他发动起义的主力只有同盟会辖下的中国敢死团以及青帮会党分子,加起来也不过数百人而上海军警有近万人,大部分都被李铁仙掌握在自己手中两者力量对比悬殊,让陈其美觉得自己和同盟会的地位受到挑战,只要李铁仙先动手,便再无翻盘的机会于是他就秘密召集手下亲信,决定率先发动起义,以便拔得头筹”
孙元起笑道:“没想到陈英士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而自己被抓个正着”
杨永泰也笑道:“不错,正是如此陈英士听说李铁仙已和江南制造局官兵商量好共同举义的事情,便想投机取巧,以李铁仙的名义先拿下贮藏大量军火的江南制造局,以扩军应对以后的上海局面可制造局的官兵只认识李铁仙,不认识什么陈英士,看到有人发起进攻,毫不客气地予以反击,当场打死打伤多人,陈英士也被生俘幸好他说他认识李铁仙,才没有被当场枪决“陈英士残部见攻不下墙高弹密的制造局,领导者又被人生俘,只好厚着脸皮去请李铁仙帮忙李铁仙倒也仗义,很快率兵来援救,攻下制造局,陈英士才幸免于难攻占制造局之后,李燮和被各路义军推为临时总司令,驻制造局办事”
孙元起奇道:“李铁仙手握兵权,为何最后让上海都督一职旁落呢”
杨永泰道:“这主要是两个方面因素,先是李铁仙不同意设立沪军都督他认为上呵江苏的一部分,又不是省会所在地,按照之前各省独立的惯例,省会之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