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0(2/2)
杨度道:“比如孙大人什么时候动身离开洛阳。他极不愿意没经过严格训练的学生随他入川,可要把学生训练好需要多长时间,一个月三个月还是半年等到那时候,黄花菜早凉了好在朝廷也不会给他那么多时间。就在几个小时前,我和畅卿、虬斋已经说动他在袁世凯出山后动身。可袁世凯什么时候出山,谁又能说得准”
“第四队在吉林不可能停留太长时间,否则会露出马脚的”何应钦提醒道。
杨度眉头紧锁:“不仅如此,陕西形势也非常紧迫。据最新的消息,由于镇守西安的第三十九混成协被朝廷征调南下收复湖北,陕西现在兵力空虚。受此影响,同盟会和哥老会近期频繁碰头,动作不断,估计不久就会举事。甚至可能像武昌起义一般,在不经意间突然爆发。
“如果他们失败,西安城必然会加强防卫,我们路过时就难以混水摸鱼,只有强攻,后果难以预料。如果成功,我们更进退维谷。响应他们最终我们辛苦一场,为他人作嫁衣裳。剿灭他们则与革命党为敌,加上在山西举事已经与朝廷恩断义绝,只怕两头难做人。所以我们必须抢在他们前面发动起义”
赵景行摩挲着下巴的胡茬:“我们最好现在就组织部队进入陕西境内,填补第三十九混成协南下后造成的兵力空虚,武力震慑同盟会和哥老会,让他们近期有所收敛,不敢轻举妄动,直到我们动手。但说到底,还是先生何时动身离开洛阳的问题。”
“你们孙先生有时候难以理喻”杨度有些苦恼,“现在除了看袁世凯何时出山外,只能寄希望于有人说动他早日启程了。”
“那我明日试着劝劝先生吧。”赵景行也没有多大把握。
众人又把计划中其他细节商量了一遍,吃完锅里的羊肉,看看天色发白,这才各自散去。杨度送赵景行出门时,突然低声问道:“行止,第四十四混成协营以上管带有多少是咱们自己人”
赵景行没有掩饰:“能在任何时候听从先生或者赵某命令的,有步兵第87标标统程潜、第87标第1营管带何应钦、第87标第2营管带陈仪、第88标副标统程子寅、第88标第1营管带张辉瓒、马兵第44营管带吴克仁。”
杨度心里默念片刻才说道:“既然如此,你就不能护送百熙入川了。你留下来统领军队攻取西安,护送的事儿交给副协统蒋志清和第87标第3营蒋作宾吧。”
赵景行盯着杨度不说话。
杨度似乎知道赵景行的心中所想,当下解释道:“程子寅虽然对百熙忠心不二,但他有勇无谋。山西是阎百川的老家,亲朋故旧不知凡几,军中袍泽更是遍布上下,程子寅怎能斗得过他此番举事成功,阎锡山必然出任军政府的都督,名义上可能还是听百熙的,一旦涉及切身利益就难说了。以后程子寅能和张辉瓒把第88标第1营带出山西,便是大功一件
“陕西这边大部分都是自己人,本来是可以放心的,但也不得不防。这个世界上,最值得相信的是人,最不能相信的也是人,所以绝不要相信别人不会背叛自己。经过一些事考验,或许能证明某个人可信,但也只能说明他以前可信,至于以后,仍需要留意观察,因为人是会变的。所以说,用人第一妙诀就在于不轻信别人任何一句话、任何一件事。尽管程颂云现在是自己人,谁知道当了都督以后呢
“而且陕西有河山之固、兵戈之利,东出潼关则直取中原,南越秦岭则沃野千里,自古是帝王起家的根本。百熙是四川总督,此时南下入川也名正言顺。我们以西安为纽带,一举占有山西、陕西、四川三省之地,或许不足以取天下,可是支持革命党,则革命党占优;辅佐朝廷,则朝廷暂时无虞;坐山观虎斗,则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如果让程颂云做了陕西都督,稍有反复,我们在陕西无兵无粮,前有四川乱党,后有袁世凯北洋军,就会成为案上鱼肉,任人宰割。再者,攻占西安的部队是四十四协的主力,是你这个协统安身立命的根本。你不把它牢牢抓在手里,就只能一辈子呆在百熙的身边,做个保安的头头”
赵景行沉默片刻,朝杨度敬了个军礼便骑马远去。
事情发展一如杨度所料,10月19日凌晨,革命军方面加强了进攻的兵力。在第二协协统何锡蕃的统率下,步兵约两千七八百人,加上骑兵、工兵、炮兵等,合计三千多人展开了行动。革命军是人多、士气高,可惜新兵占据半数。清军都是老手,还有海军军舰助阵,虽然败军不堪战,也能打个平手。
转机出现在中午。发挥重要作用的军舰因为煤炭用尽,只好退出战场,向下游开去。接着革命军就占领了刘家庙车站。
似乎是受这个消息的刺激,袁世凯再也按捺不住,在次日便主动向清廷示好,要求其他条件可以暂缓,自己先以钦差大臣的身份节制水路诸军,前往湖北督剿。朝廷居然投桃报李,一口气把袁世凯提出的六个条件全部答应了。
载沣终于把自己亲手关进笼子里的“蛤蟆精”又亲手放了出来
第二六五章西当太白有鸟道
这些天对袁世凯最关注的还数杨度,他几乎寸步不离守在电报房里。一接到袁世凯出山消息,便急忙夺过来直奔孙元起书房。
自宣统元年以来,孙元起一方面忙于官场上应酬,一方面处理学部的事务,很久没写大块头的理论文章,只是隔三差五写点豆腐块聊以塞责。其中固然有适合当前科技发展趋势的量子力学已被抄袭差不多的缘故,更主要的原因是他的兴趣转向了应用研究,比如计算机小型化问题。
特斯拉教主和潘咸等人研制出的电子计算机,经过数年的努力,在快速化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计算速度已经达到手工的50万倍,许多以前令人望而生畏的大规模计算都变成过眼云烟,在发动机设计、枪炮弹道研究、计算空气动力学、实验数据处理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得必有失,随着运算能力的提高,电子计算机体积也越来越大,成了一头巨大的电老虎。只要它一运行,全学校电器都得罢工,为此学校不得不专门为它建了座火电站。
在保证性能前提下的小型化绝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儿,首先必须全面考虑整个系统的结构和特性,还关系到设计师的审美、工程师的想象、工厂的制造,有时候这种能力甚至是一个民族的天赋。网络上曾有人说:“所谓商品,就是德国人发明,美国人制造,日本人小型化。中国人山寨。韩国人写文章证明起源于韩国。”这充分说明世界上对日本人小型化能力的肯定。像老毛子傻大笨粗惯了,你让他造精巧的随声听、数码相机、复印机,还不如一刀结果了他来得痛快。
计算机如何小型化孙元起立马想到了晶体管。
早在1903年,孙元起就和it的同仁研制出具有理想伏安特性曲线的n结,并且半导体中的n结和n结型晶体管的理论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science上,标志着电子学开始从电子管时代快步迈入晶体管时代。但晶体管如何大批量工业生产却一直困扰着实验室同仁,至今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经世大学也在这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精力物力,短时间内仍没有彻底解决的希望。
至于眼下,孙元起考虑更多的是汽车研制进度。
在1908年初,孙元起忽悠杰米等人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