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重生之大科学家 > 分节阅读 221

分节阅读 221(2/2)

目录

奕劻回道:“我也是爱新觉罗子孙,这个自然是不消说的”

载沣毕竟还不到三十岁,此时两眼含泪:“你们既然这样主张,姑且照你们说的办,但是出了什么纰漏,你们可不能卸责”

起用袁世凯的事情就这样决定了。

第二五三章输他覆雨翻云手

内阁无秘密。

孙元起等人散会还没半个时辰,起复袁世凯的消息已经传遍北京城。王公大臣、八旗子弟听说之后,都禁不住开始埋怨载沣糊涂:三年前,已不该放虎归山;三年后,更不该引狼入室

一堆人埋怨归埋怨,可真敢去载沣面前打报告的却没几个。载沣或许治不了奕劻,也治不了袁世凯,但给这些红带子、黄带子上眼药还是绰绰有余的。即便载沣不给他们吃挂落,让奕劻知道,那不死也得脱层皮。如此吃力不讨好的活儿谁愿意干反正大清江山也不是咱家的

别人不愿意干,不代表没人愿意干,在这节骨眼上还真有人进宫向载沣进谏。谁小恭王溥伟。

溥伟是第一代恭亲王奕訢的嫡孙,1880年出生,1898年承袭王爵。因为光绪皇帝一直没有子嗣,而且戊戌变法之后废帝之声不绝于耳,很多皇族近支血脉都蠢蠢欲动,呼声最高就是溥伦、溥儁以及这位小恭王,当时有“三太子”之称。

先说溥伦。

溥伦是道光皇帝长子奕纬的孙子,但不是亲孙子。话说奕纬年青时跟着老师读书,皇族子弟自然是桀骜不驯,不认真听课。老师倒也认真负责,便好言相劝道:“大阿哥,只有好好读书,将来才能继承大统做皇上。”

奕纬憨不愣登,直接回敬了一句:“做皇上我要是做了皇上,第一个就先宰了你”

气得老师差点没背过气去,回去后就向道光皇帝打了小报告。“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辱骂师长是誖乱纲常的大罪,道光皇帝勃然大怒,马上派人把奕纬叫来。奕纬还不知道惹了大祸,刚准备跪下来请安,道光皇帝一记断子绝孙腿就踹了过去。

以往道光皇帝使出这功夫,十成威力发挥不出一成。偏偏那天小宇宙爆发,十成威力倒被用出了十二成,正中下部,奕纬没几天就死了奕纬是道光皇帝的儿子。因为年轻,还没有子嗣。道光这一脚,真真是让他自己断子绝孙。

事情发生后,道光皇帝也懊悔不已,便追封奕纬为隐志郡王,还把自己堂兄弟绵懿的孙子载治过继给了奕纬,总算没让奕纬这一支绝了后。

载治的儿子就是溥伦。1875年同治皇帝载淳崩。溥伦曾有望入继大宝,结果为慈禧太后所阻,功亏一篑。到了光绪末年,溥伦上位的呼声又日益高涨。不过有识之士都知道溥伦不太可能:之前慈禧太后已经与溥伦结下梁子,如今怎么可能还让他做皇帝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嘛

再说溥儁。溥儁

他是道光皇帝五子奕誴的孙子,但从他老爹载漪开始,就被过继给了咸丰皇帝的堂兄弟瑞敏郡王奕志一系。因为溥儁母亲是慈禧太后的侄女,溥儁在戊戌变法前后很得慈禧太后的欢心。在光绪二十五年腊月二十四日。慈禧召集王公大臣商议,决定立溥儁为“大阿哥”皇储,预定明年元旦光绪帝退位。由溥儁继位,改元“保庆”。因为此举招致国内外各方势力的强烈反对,才被迫停止废立计划。从此之后,载漪、溥儁父子便霉运缠身。

先是义和团闹事,偏偏载漪笃信义和团,认为义和团是“义民”,不是“乱民”。事件平息,慈禧便认定载漪是庚子国变的祸首,不仅剥夺爵位,而且发配新疆。后来。又以载漪纵容义和团,获罪祖宗,儿子溥儁因父亲获罪,不宜再做“皇储”,便宣布废除“大阿哥”名号,也流放新疆。父子俩随后一起逃到了蒙古。住在阿拉善旗的妻舅家,潦倒终老。

三位太子候选人中已有两个与皇位绝缘,硕果仅存的溥伟可谓心花怒放。光绪末年,在慈禧太后捧出溥仪之前,内外王公大臣普遍认为当前国危臣疑,应该挑选一个年长的继承人以安定局面。出生于1880年的溥伟,在血缘关系上与光绪皇帝较近,年纪也合适,也就最为大家所看重。

谁知慈禧太后最终却选定3岁的溥仪做了皇帝。小皇帝的父亲载沣对原先最大的竞争对手自然防范有加,只给他空头的正红旗满洲都统、禁烟大臣,不让他进入中枢、参与机要。溥伟为此忿忿不已。

愤恨在心,日久难免生疾,只好四下求医问药。宗室亲贵私底下笑话他:“小恭王得的病是热中,恐怕非得石膏一斤、知母八两不可。”

所谓“热中”,其实是一语双关。清末和现在普通话差不多,把急切盼望得到某种利益叫做“热中”。同时“热中”又是中医病症名,指内热。石膏、知母都是中药里治疗内热的药材。要用石膏一斤、知母八两,足见溥伟的“热中”有多厉害

边上人却反驳道:“哪里、哪里想治小恭王的病也简单,只需皇帝一个、江山一座就足够了”

一时间京城传为笑谈。

尽管溥伟与皇帝宝座失之交臂,但心底还认为大清江山是他自家的。听说要起用袁世凯,顿时急眼了,顾不上有病在身,立马进宫面见载沣:“叔父,听坊间传言,朝廷要起用袁四”

袁世凯共兄弟姐妹八人,他排行第四,所以溥伟不客气地叫他“袁四”。

载沣刚刚哭完,心里还很懊悔,嘴上却说道:“袁世凯有将才,名望也好,所以命他南下督师,平定湖北叛乱。”

溥伟道:“袁世凯鹰视狼顾,久蓄逆谋,景月汀景星认为他是仲达司马懿第二,可谓一语中的。当初把他开缺回籍,朝野上下拍手称快。为何现在又要引虎自卫”

载沣默然良久,才嚅嚅说道:“庆王和那琴轩都再三力保,认为袁世凯还是可用的。而且内阁已经通过这个议案,怕是难以收回成命。”

溥伟只好退而求其次:“纵是难以收回成命,可否用忠贞智勇之臣,来箝制瓜分袁四的势力”

载沣问道:“那能派谁去”

溥伟顿时气结:“叔父你担任监国三年,群臣臧否,自在洞鉴。小侄儿这些年一直在家养病,不在政界。怎么知道该派谁去”

话里面既有撇清自己的意思,也要抱怨、叫屈的成分,顿时哽住了载沣,半天才说道:“朝中上下都是他们的人。我何曾有爪牙心腹”

“叔父居然连一个可用之人都没有”溥伟有些鄙夷地看着载沣。

载沣突然眼睛一亮:“你看孙百熙如何”

溥伟皱皱眉头:“孙元起那个教书先生我只听说他泰西学问做得好,洋人和青年学生都很服他,别的就不知道了。”

载沣有些兴奋:“那你有没有听说,他在官场上和谁走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