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重生之大科学家 > 分节阅读 94

分节阅读 94(2/2)

目录

正思谋间,打门外跑进来一侍从:“爷,宫里来人,宣您觐见”

“人呢”那桐连忙抛开那些绮思,在椅子上坐直。那些师爷也赶紧站起来。

“在门外。”侍从连忙答道,“说是太后想询问洋人派遣游学生的事”

“赶紧准备轿子,马上进宫”那桐一声令下,周围的仆从都忙碌起来,蟒袍、官靴、顶戴都递过来。一边穿,那桐还吩咐:“这些日子,洋人派遣游学生的事是谁在管”

“回爷,是度务司司员唐国安在办。”一旁幕僚的连忙回答道。

“那让他给我一起进宫”那桐紧了紧袖口,随口吩咐道。

就这样,被埋在一堆文书里的唐国安被揪了出来,作为陪绑。听说要进宫,在体制内呆了近二十年的唐国安还有些紧张,毕竟还没这么直接面对过帝国的最高层。

那桐就轻松多了,一个月即便没事,也要进几回宫。最近部里没什么大事,也不怕老佛爷念叨。倒是这洋人不好好在自家呆着,不远万里跑来大清游学,难道又想整什么幺蛾子路上问了唐国安几句,都是些洋人的玩意儿,一时半会儿也闹不明白。只好吩咐唐国安:“一会儿老佛爷问话,你来回奏。”

“是,大人”唐国安知道这是个机会,连忙应允。

走了一会儿,到储秀宫门口的时候,那桐又回头叮嘱一句:“回话的时候,捡老佛爷高兴的说,知道么”也不等唐国安答允,一步跨进大门。

老佛爷今儿心情不错,那桐、唐国安请安之后,赏了座,还赐给每人一盘小点心。只是两人哪里敢坐、敢吃说是坐,只有小半个屁股搭在锦墩上;说是吃,一粒豌豆黄只咬了层皮儿。

慈禧太后也不管他们,估计这模样是看多了,抬眼一扫,然后问道:“今儿刚看了你们的折子,说什么洋人想派遣游学生。可折子里头说得不大明白,就诏你们过来问问。”

那桐连忙起身回禀:“回太后的话,去年腊月的时候,美利坚公使曾向外务部来照会,希望大清能接收该国游学生。奴才以为向无陈例,且华夷杂处,言语行为之间或有纠葛,以成衅端,终属不便。所以回函婉拒。本年正月之后,美利坚公使再次来照会,说派遣游学生一事为该国政府之决定,非个人之意愿,请大清妥善处理;且言大清在彼国亦有游学生,何以美利坚之士子不可来大清”

慈禧点点头:“这美利坚人说得倒也在理。”

“太后说得极是。奴才等不好回绝,只好以生活不便、愚民闹事等因以劝阻之。然其一意孤行,并言彼国每派遣一名游学生,可于庚款内减免五千两白银。”那桐说到这里,抬眼斜觑了慈禧太后一眼,然后迅往下说,“当然,那些银两,大清自然是不在意的。哪知道,英吉利、法兰西、德意志等国公使得知消息后,也纷纷来照会,希望照美利坚国之例一体办理。奴才觉得兹事体大,才具折上奏,烦渎圣听。”

禧听罢,暗里盘算一下:每人五千两,如果一年有1o人,即可省五百万两白银。心中不觉一动。又想,洋人个顶个的油滑,这回怎么那么大方呢难道有什么猫腻当下又问道:“那洋人有没有提出什么苛求”

那桐道:“会太后的话,洋人派遣游学生事宜,由本部度务司负责交涉,恳请准其回话。”

太后点点头:“准。”

早在那桐站起来的时候,唐国安就跟着站起来,此时才轮到他说话:“回禀太后,洋人确实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游学生必须在私立经世大学学习。”

第九十五章馆阁江湖并盛名

“私立经世大学那是什么学堂在什么地方。”这个条件让老太后一怔,在榻上微微直起身。

“回太后,私立经世大学是由国子监司业衔、京师大学堂副主办别元起创办,在北京城外靠近香山的地方”唐国安之前曾数次拜访过别元起,也去过经世大学,如今因为这事儿,对经世大学可谓了如指掌。

禧似乎想起一件日事,“去年中秋前,哀家去香山赏红叶的时候,觉路边上热闹不少,还多了一个小镇子,原以为是京城哪家新建的庄园,现在想起,却是那学堂了。”。

“老佛爷这么一说,奴才也想起来了”李莲英搭话道,“才几年没见,就变出个镇子来,奴才也觉得奇怪,可不及太后,却想不到这一层。不过,那个地方挺偏僻的,洋人怎么爱往哪儿跑”。

“是啊,那地方要说清幽,远不及香山、八大处:要说靠近京城,那京城周围的地方海了去”慈禧也有些疑惑:“就说咱们的京师大学堂,可就在城里马神庙,多热闹里面的师傅、先生,都是海内名宿,乃至东西洋的教师,在全国也是翘楚。怎么洋人还眼巴巴去那个私立学堂”。

“是啊,那地方要说清幽,远不及香山、八大处:要说靠近京城,那京城周围的地方海了去”慈禧也有些疑惑:“就说咱们的京师大学堂,可就在城里马神庙,多热闹里面的师傅、先生,都是海内名宿,乃至东西洋的教师,在全国也是翘楚。怎么洋人还眼巴巴去那个私立学堂”。

“这孙元起,是孙寿州中堂的侄孙”唐国安欲介绍别、元起的家世生平。

“这么一说,哀家记起来了。”慈禧轻轻一击掌,“前些年,听那些西洋公使夫人说过,说咱大清有个格致先生,学问优屋,英吉利、美利坚的洋人都前去请教。

那时候孙寿州还是管学大臣,哀家问过他,他说是他侄寂来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