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重生之大科学家 > 分节阅读 23

分节阅读 23(2/2)

目录

孙元起鼻子有些发酸,过了好久,才说道:“你们这些学生,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代里,还能够喜欢科学,尤其是物理,作为老师,我倍感欣慰。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就寄希望于你们了只是,我这个老师不称职,却要提前出走。我,我,对不起你们啊。”说着,冲学生鞠了一躬。

那群学生顿时手忙脚乱,好几个都跪倒在地上。

刘斌带着鼻音:“先生,你就安心地去吧,这里有我们呢”

还没说完,后脑勺挨了陈骥德一巴掌:“咋说话呢”

孙元起又谆谆告诫他们:在紧要时期,不要轻易出门;家里准备好粮食和日用品;生命第一,必要时放弃财产;紧迫时,可以进入美国公使馆避难,只要说是yorkjohnson的亲友即可;不要放弃学习,我会从美国给你们寄送教科书的

说了一番,孙元起才离开屋子。小学堂的事儿就不用管了,反正有物理传习所的学生教他们,学生又都是院子里的,教材也有。接着,又叫老佟、老赵、老郑三家人过来,告诉他们自己最近要出国去。

这三家人和那群学生一样,都慌了手脚。尤其是老佟,顿时眼泪就下来了:“孙先生,您老可千万不要扔下老佟不管啊”

老佟一嗓子嚎开,老赵家的、老郑家的眼泪也下来了,哭得咿咿呀呀的。老赵也时不时地拿袖子擦眼角,老郑则耷拉着一张脸,在一旁唉声叹气。

孙元起只好哄他们:“哭什么,哭什么哎呀,我只是去几个月就回来啦你看看,我又不是一走不回来,你们哭什么呀”

老佟这才止住哭:“孙先生,你这一去,到底要多久你说实话,可不能骗咱老佟啊。”

“少则半年,多则一载。”孙元起答道,“粮食、油盐酱醋什么的,我都让你们买好了。这外面不太平,你们也少往外面去。这些东西,你们都尽管用,就是注意别放坏了。”

三家人都低声回答:“知道了”

“外面真要闹起来,这柴米油盐的价格可定往上涨,你们如果有亲朋好友,能接济就接济点。但不要给得太多,这不是吝啬,主要是怕有人起了歹心,反而不好。如果真有什么不测,这院子丢了也就丢了,关键要人好好的。实在不行,你们就去美国公使馆,老佟认识那个美国公使,你跟他说,你们就是我的亲友,他们就让你进去了。”孙元起仔细地说了几点能想到,最后,自己都觉得自己有些碎碎叨叨的。

老佟他们都点点头,表示记下了。

说完,孙元起从口袋里掏出六张一百两银票,这是science刚寄给自己的稿酬,准备给每家分两张:“我要走一段时间,怕你们手头拮据,先给你们一些花着,不够,回来再补。”

三家人都连连推脱:“孙先生,你还是自己留着吧”

“是啊,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我们在家的穷不着”

“孙先生,你给俺们吃的、用的都准备好了,还花什么钱”

老赵、老赵两家都逃也似的跑出门去,只有老佟年龄大了没走脱,被孙元起逮住。老佟一看孙元起要往自己身上塞钱,眼泪又下来了:“孙先生,老佟承您的情还少么你给的钱,还剩不少,如何再要你的钱你这是去蛮夷之国,身上没钱怎么行我今天要是拿了您的钱,出门就得挨雷劈啊”

孙元起看老佟死活不要,只好骗他:“要不这样,这钱你先拿着不要推辞,你听我说你看,我们这儿不是办学堂么,学生不少,可书没几本。学堂哪能没书呢这世道不太平,书本肯定不值钱,等着什么时候便宜,你去给我买一些回来,给学生们看,越多越好这些钱,就是买书的钱。你看,中不中”

这么说,老佟才接烫手山芋一样,接过那六张银票。

出国之事,宜早不宜迟。孙元起第二天就打算动身,虽然身上只有不到两千两银子,心里并不觉得怵:身无分文来到大清都没有饿死,如今有了那么多钱,还哪儿不能去的莫不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长了犄角反怕狼”

第二天一大早,院子里就忙起来。老赵家的、老郑家的从昨晚上就开始拾掇包饺子,说是“出门饺子进门面”,吃饺子,图的是“弯弯顺”。老赵、老郑忙着杀鸡、煮肉。不知道的,还以为过年呢。

物理传习所的学生也来了。一起吃了饭,老赵早雇了两辆大车候在门外,搬上行李。这时候,不知怎么,孙家鼐老大人府上得知了消息,送来了一份“程仪”,整整五百两。孙元起也没有推辞。

韩蘧、顾之麟他们本来要送孙元起上火车。孙元起摇摇头:“你们都回去上课吧这样,我走也放心。”学生拗不过老师,只好送到门口。等孙元起上了马车,学生们都跪在身后。孙元起冲他们挥了挥手,马车开始向前走。不知是赵景惠还是宋景尧哭出了第一声,顿时后面一片呜咽。坐在车上的孙元起就听见刘斌大声喊道:“先生,你可早些回来呀”

老佟、老郑和孙元起坐在一辆大车上,听了后面的哭喊声,都感叹说:“瞧瞧那群学生,就知道孙先生是个大好人哪”

孙元起想起后世相声里的一个笑话,便说出来:“有个人去世,听到消息,街坊邻居哭成一片:这么好的人啊,死晚了”

老佟、老郑听了,噗嗤一笑,黯然的别离氛围顿时冲淡了不少。

1900年5月29日,孙元起踏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