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重生之大科学家 > 分节阅读 12

分节阅读 12(2/2)

目录

孙元起挥挥手:“吃吧,吃吧。”

老赵夫妇还想说什么,看孙元起态度真诚,就说道:“还不谢谢先生”

“谢谢先生”孩子们这回是真心的。

孙元起对老佟说:“老佟,坐下一块儿吃吧。”

老佟嘿嘿一笑:“我是不和孙先生客气的。只是中午吃得太多、太好,现在还不觉得饿呢想吃也吃不下啦。”

孙元起也不是很饿,拿过一个杂面馒头,掰成两半,递一半儿给老佟。老佟接过半个馒头,慢慢悠悠,细嚼慢咽。看来不是作假,真得是中午吃撑了。

老佟低声地嘟囔着:“孙先生,你就是太好心这样不好,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的好人有好报,孙先生以后一定能做大学士,和孙大人一样”

两个女孩拿着白面馒头,吃了一半,便把剩下的放在桌子上,拿起一个杂面馒头,一人一半分吃。两个小子就管不了那么多了,风卷残云般的,三口两口把白面馒头吞下肚,又一人一个杂面馒头,手里捏着咸菜,分分钟又是一个馒头下肚。伸手又向馒头抓去。

老赵看见一边的老佟盯着两小子,抽了哥俩一人一筷子,骂道:“吃货”

男孩子皮实,摸着被抽的地方只吸凉气,却不哭,两双眼睛紧盯着馒头看。

孙元起看见了,笑着说:“吃吧吃吧,男孩子能吃是好事儿,能吃才能长身体嘛”

听了孙元起的话,两个男孩的手迅速伸出去,抓了一个馒头。老赵有些尴尬,赔笑道:“东家先生,孩子好几天没吃饭,饿得狠了”

吃完饭,孙元起送老佟出门。老佟低声说:“孙先生,你不应该买这些的刚才吃饭的时候,我看了一下,两个男孩就吃了七个馒头。你买了俩饭桶啊”

孙元起开解道:“吃不穷,穿不穷,好逸恶劳才受穷。不怕他们能吃的。”

老佟叹口气,接着说道:“既然孙先生主意已决,那就尽快把卖身契给签了吧。”

“卖身契啊”孙元起这一刻,居然想起了黄世仁和杨白劳。

回过神的时候,老佟已经走远了,孙元起长长地叹了口气。

第二天,天才麻花凉,孙元起睡得正香,就听见有人在打扫院子,心想:谁啊大清早的

过了一会儿,才想起:院子里昨天住进了新人。连忙起身,却看见老赵在打扫院子,老赵家的和她闺女彩珠正打水洗衣服呢。却不见三个小家伙,便问道:“大毛、二毛和红桃三个小孩呢”

老赵停下手中活儿,恭声答道:“在床上呢。乘着晴天,把他们衣服洗洗”

孙元起摇摇头,不说话了。

崇实中学每年有三个学期,寒假是从12月20号到1月5号。接下来,是夹在西历新年和农历新年之间的小学期,主要是实习、实验之类的动手课程。今天崇实中学有课,孙元起要出门,怕这家人在这里迷了路,叫老赵去把老佟叫来。老赵应了一声,不一会儿,把老佟领了过来。

孙元起和老佟打招呼:“老佟,大清早的喊你,不怪我吧”

“孙先生,这是什么话我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嘛。有什么事儿么”老佟真不含糊。

孙元起也不绕圈子:“今天我要去上课。家里面有很多东西要买,我怕老赵找不到地方,一会儿得麻烦你领着他。”

“得了,您瞧好吧”老佟答应得嘎嘣儿脆,“大致都是些什么东西”

屈指数来,锅、碗、瓢、盆、柴、米、油、盐还真不老少。给了老佟五块银元,让他操心去。

把昨晚上剩下的馒头胡乱吃了,算是早饭,然后出门。

老赵家的见了:“先生,您这是要出门”

孙元起应道:“是啊,下午回来。”

老赵家的惭愧地说:“今天早上俺把大毛的衣服洗了,他没法子跟先生出门了”

“我出门,倒不用他跟着。”孙元起说,“这三个孩子都只有一身衣裳”

老赵家的不说话,点点头。孙元起从身上掏出两块银元,递给她,让她给孩子多做几身衣裳。老赵家的像接了块烫手的山芋,口中不住念叨:“这如何使得”

孙元起却不管,挟着书本上课去了。

第十二章日月冥心知代谢

转眼到腊月底。

期间,孙元起去美国公使馆拜访了康格先生一次,送了些礼物,聊表谢意。康格先生则拿出science和nature寄来的样刊和稿酬,还有十几封信件。稿酬不错,合成银元,也有近三百块。至于信件,多是讨教或者质疑,也有两三封是大学或者物理学会寄来,邀请孙元起前去讲座或演讲的。这些学校,主要是美国的,要是放在二十一世纪,那定是要去的。如今,隔着重洋,只能坐轮船,来回一次那就得好几个月,只能婉拒。

老赵一家已经彻底安顿下来。院子不大,事儿不多,每天除了打扫院子,就是洗衣服、做饭。这么点活儿,还是六个人做,确实不重。孙元起又支使他们换了几身衣服:一方面是经常换洗,卫生。这年头,北京人一件棉袍过一个冬季的,在在皆是。孙元起觉得这不行,北京城灰尘那么大,到处都是土路,没几天,衣服上就一层土,能不洗么另一方面,快过年了,总得有些新气象吧。

这一个月的修养,老赵一家的精神头明显好多了,脸色红润、举止有力,与来时不可同日而语。尤其是几个孩子,更是白净了不少。当然,也可能是孙元起天天督促他们讲卫生的结果。大人孩子吃不愁、穿不愁,主家人好,还不用干重活,所以,老赵一家觉得生活得好像在天上了。

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老赵就开始打扫院子,老赵家的则打水洗衣服;十四岁的彩珠和只有十一岁的红桃烧水、做饭;两个小子则到处帮忙,帮倒忙。看孙元起出来,大毛负责把热水、毛巾端到堂屋。等洗漱完了,差不多吃早饭。吃完饭,孙元起或去上课,或者批改作业、备课写文稿。老赵一家人则四处寻觅活儿干,比如把院子外面也打扫一遍

眼下,快到年关,崇实中学又放假了,孙元起才想起拜访孙家鼐孙大人。

老赵扫完院子,孙元起也洗漱完毕,便准备吃饭。刚来的时候,还没有桌子,就在院子中间的石墩上,阴雨天就不大方便。因而叫老赵买了张八仙桌,放在北屋的正堂。最初吃饭,老赵一家都不敢和孙元起一块吃。按照清朝的规矩,主人先吃,吃完了下人才能吃。并且只有主人才能在正堂用餐,下人们一般躲在厨房或者自己的屋里吃饭。

孙元起是生在春风里、长在红旗下,自然不讲究这个。老赵一家拧不过,只好一块儿吃。老佟有一次看见了,直说老赵一家“坏了规矩”,又说“孙先生就是太好心了”。孙元起看老佟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