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重生之大科学家 > 分节阅读 11

分节阅读 11(2/2)

目录

男孩突然跪倒在地:“要是再加上俺爹、俺娘,俺们五个就一文钱不要了少爷您就行行好吧”说吧,就一个劲儿的磕头,再抬起头时,黑乎乎的脸上已经被泪水冲出两道沟来。

老佟已经满头黑线,彻底无语了。想来这在清朝,也算是雷人的。买一送四

孙元起连忙上前扶起小男孩,说道:“那你就去把你家那些人都领出来吧。”

小男孩顿时跳了起来,连声说:“少爷先生您真是天下最好的好人对了,俺们村有一家也逃荒,人走散了,就剩一个女娃,要不”

老佟已经在暴走的边缘了,盯着小男孩:“你是不是要把整条巷子人都带来啊”

孙元起反过来安慰老佟道:“咱们就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吧”

小男孩一听,大叫一声,跑进巷子。过了一会儿,拖家带口的走出一群人,正是小男孩一家:一对中年夫妇,看上去有五十岁,根据刚刚得到的教训,估计他们顶多也就四十岁;两个女孩,大的十三四岁,估计是小男孩的姐姐,小的只有十一二岁,估计是小男孩的同村;另外就是男孩和他弟弟。过来之后,都跪倒在地,“砰砰”磕了几个响头,口中称道:“谢谢少爷”

孙元起连忙叫他们起来,看着他们穿得破破烂烂的,因为寒冷,脸都是青黑色的,大约又冷又饿,一个个在寒风里瑟瑟发抖。连忙抬眼看街上,找有什么店能有填肚子的吃食。

老佟看出来了:“孙先生,前面有家粥铺”

孙元起知道太饿的人不能暴饮暴食,便要领这一大家人前去。老佟却拦住了:“给几个大钱,然让他们自去您去了,不合适。”

也不知道老佟说的“不合适”到底是怎么不合适,也没有细问,便从怀里掏出一枚银元,递给男孩的父亲,让他们吃粥去。

那中年人又跪下来,磕了几个头,伸手便要接。老佟看是一枚银元,劈手夺过来:“孙先生,一顿粥可要不了那么多”

孙元起解释说:“老佟,剩下的钱,却是给他们买点衣服的。天怪冷的。”

老佟怏怏地把钱递过去。那人千恩万谢,又问:“少爷府上在哪儿”

老佟说:“在马神庙。”说完,拉着孙元起便走。

孙元起跟着走了一段,才想起一个问题:“老佟,那家人逃荒到京城,恐怕不知道马神庙在哪儿吧”

老佟用手指指自己的嘴巴:“马神庙,皇城根儿上有谁不知道他们不知道,却不会问么”顿了一下,又说:“若是找不到,才是更好呢”

“啊”

“一家人,老的老,小的小,一看就没服侍过人,有什么用”老佟摇摇头,“孙先生,你是太好心了。这年头,好心没好报的。况且,你自己手头也不宽裕。”

这时候,孙元起想起孙家鼐对他说的,要他另外找房子的事儿。心中盘算了一下,问老佟:“老佟,在京城买个院子,大约多少钱就像我现在住的院子那么大的。”

“孙先生要搬出去”老佟顿时回过头。

孙元起对第一处“房产”还很有些感情,说:“是啊,不能老住那里。孙大人也说了,再住几个月是没问题,但毕竟是大学堂,不好一直住下去,最好另寻一处住所。”

“这样啊”老佟沉吟片刻,“京城所来有东富北贵,西穷南贱的说法,东面和北面的宅子自是贵的,西面和南面的就便宜多了。不知道,孙先生打算在哪儿买啊”

想想马神庙在德胜门内,后世北京师范大学就在德胜门的西北角,再往西北,则是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心想,西北角是高校密集区,少不得为自己的后世谋点儿私利,这是穿越人士的专利。便说道:“那就德胜门外吧,最好是西北角儿。”

老佟大吃一惊,停下脚步:“德胜门外那可出了城啦西北角儿那是内务府的一个冰窖,挨着的是个大芦苇荡子。再西北,那是乱葬岗,住不得人呀”

“啊”孙元起张大嘴巴。真是无知害死人啊

第十一章家山万里梦依稀

中午,和老佟在大栅栏的便宜坊里吃了顿烤鸭,算是答谢老佟这一段时间的照顾。虽说烤鸭是北京的特产,估计普通的北京人一年里也吃不上几回。老佟一听说要请他吃烤鸭,两眼直放光,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不过便宜坊的烤鸭真是没说的光看老佟的吃相就能知道。

等把最后一碗鸭架汤喝进肚,老佟才心满意足,摸摸圆鼓鼓的肚子:“吃得太惬意啦就算现在死,都心甘啦”

孙元起随便找句话说:“咦你不是经常来大栅栏么”

“来是经常来,可便宜坊是十年八回才进来一趟呀这么放开肚皮、甩开腮帮子吃,可就是头一回啦”老佟打了个嗝儿,“要不怎么说孙先生仁义呢真是没说的。以后,但凡用得上老佟的地方,您尽管开口”

孙元起又感叹一番,然后说道:“嗯,以后少不了要麻烦您呢”

俩人从便宜坊出来,酒足饭饱,横竖没事儿,又摇摇晃晃的从前门走回马神庙。等到了马神庙,已经下午三点钟左右了,只见那一家老小蹲在大门口,一边晒太阳,一边眼巴巴的四处张望呢。见是自己的主家,立马起身。

老佟冲着孙元起得意的说:“孙先生,怎么样,瞧着没长着嘴,还愁找不着地儿”

孙元起哈哈一笑,和老佟领着这群人进了自己的院子。那群人把行李都堆在院子中央的石凳上,把吃饭剩下的钱交给孙元起。孙元起没有细看,就揣进怀里,拎着他们四处看看,大致介绍了各处房屋:东厢房是厨房。以前孙元起是一个人,上街或者放学回来路上,随便吃点东西就对付过去了。冬季里冷得厉害,才请人盘了火炕,顺便把灶台修整了一番,又买了柴火,很少用。所以锅都没买,只有几只碗、几双筷子。现在人口多了,少不得要将锅碗瓢盆、柴米油盐给备齐。

又领着他们去厕所看了看,嘱咐他们以后如厕要小心。只是来了两三个女姓,恐怕还得叫人把厕所分成男、女。老佟看见厕所里的厕纸,脸上有些抽抽。民国以前的人都讲究“爱惜字纸”,上厕所,随便什么树叶啊、砖块啊,就对付过去了。可不能随便用纸,尤其是有字儿的纸,那是孔圣人的恩泽。孙元起是现代人,受不了这个,天天用稿纸。

北面堂屋,孙元起住东面;中间有几把太师椅,却没有桌子,也没有中堂、对联什么的;西面还是空着的,都没怎么打扫。

西厢房是教室兼实验室,学生经常来,手脚也勤快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