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85(2/2)
握住这口剑,他能感受到父亲的精神尚存,这时他想起了父亲的话,勿取关中,以山东为基业,联系山东士族以抗关陇。
杨玄感轻轻叹了口气,父亲的目光犀利,想法也正确,可是自己怎么能做得到他在上洛郡,除了取关中一条路外,他还有别的路可走吗
他又想起自己的家族,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维护家族嫡子的利益,嫡庶分明,嫡重庶轻,总想着他夺取天下的基础就是家族嫡子,但偏偏最后,他就是败在家族嫡子的手上,杨玄敬,他为何要背叛自己
杨玄感心中的愤怒和悔恨在同时燃烧,他应该听取了张济的建议,用最快最迅烈的手段剥夺杨玄敬的军权,自己的心慈手软和优柔寡断最终酿成了大祸,内心的悔恨使杨玄感快要痉挛了。
“父亲”
这时门外出现了两个儿子的身影,杨玄感叹了口气,这两个儿子是他唯一放不下之人。
“进来吧”
门开了,杨峻和杨嵘走了进来,他们二人同样也是忧心忡忡,和杨峻的位高权重不同,杨嵘这两年非常低调,他因为母亲被父亲赶回郑家而深受打击,他本身也没有什么本事,出任杨玄感右统领都尉,实际上就是亲兵首领之一。
“父亲,我们要给自己想一条后路了。”杨峻上前小声道。
杨玄感点点头,“我知道,假如我兵败,你们兄弟二人去投丰州吧不管怎么说,他是你们的兄弟,你们之间没有刻骨仇恨,最少他能给你们一份富贵,让你们能活下去,这是为父最后的一点希望了。”
杨峻咬了一下嘴唇,他宁愿死,也不会去投奔杨元庆,他没有吭声,而是给兄弟迅速使个眼色,杨嵘嗫嚅道:“父亲我们还可以向唐公投降。”
“你说什么”
杨玄感暴怒,他蓦地站起身大骂,“你这个逆子,你竟然让我向李渊投降,夺我基业,抢我关中,杀我族人,此等深仇大恨,你竟然让我投降,你滚我杨玄感没有你这样怯弱的儿子。”
杨嵘也豁出去了,大喊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关中大势已去,我问过三十名将领,大家都表示愿意投降,父亲为什么偏要逆水行舟”
杨玄感简直要气疯了,拔剑向杨嵘砍去,“你敢乱我军心,我宰了你这个逆子”
杨峻一把抱住父亲的腰,大喊:“二弟,快走”
杨嵘想到自己母亲,他极为怨毒地看了父亲一眼,转身向外跑去。
杨玄感甩开杨峻,见杨嵘已经跑远,他恨得将剑插进剑鞘,回头一瞪长子,“莫非你也要我投降吗”
杨峻吓得一激灵,慌忙道:“孩儿只是想劝父亲振作起来,去稳住军心,防止别有用心者趁父亲不在而作乱。”
这句话说得稍有几分道理,杨玄感点点头,将剑挂在腰间,前过长槊,快步向书房外走去,杨峻的目光盯住了父亲的书桌,他慢慢拉开抽屉,一面调兵金牌正静静地躺在抽屉里。
卷三一入京城深似海第五十一章玄感之死
更新时间:2012113017:32:19本章字数:5455
杨玄感带着数十名亲卫骑兵沿着朱雀大街向城门奔去,这时,身后有人大喊:“楚公停步”
杨玄感勒住了缰绳,回头望去,黑夜中几人骑马疾奔而至,奔近了才认出,为首之人正是他的幕僚谢思礼,他慢慢勒住缰绳,这一刻,他心中对谢思礼有了几分歉疚之情。氵昆
氵昆点点
“先生有什么事吗”
谢思礼上前躬身施一礼,“楚公,长安肯定保不住了,必须要立刻撤离。”
杨玄感叹了口气,“我现在还能撤到哪里去”
“楚公,鼎县空虚,可立刻撤到部县,走子午谷去汉中,再图巴蜀,楚公手上还有五万军队,有汉中、巴蜀为根基,还可再图大业。”
杨玄感沉思不语,谢思礼急道:“楚公,不要再犹豫,现在只有北城可走,再犹豫就来不及了。”
杨玄感缓缓摇头,“我的士兵大多是关中子弟,他们的父母妻儿都在关中,他们不会跟我去巴蜀,再说,我杨玄感两次起事,两次失败,这就是天意,我不想把兵灾再引去巴蜀,我生在长安,就算死,也要死在长安,多谢先生好意,玄感辜负先生了。”
杨玄感调转马头要走,谢思礼终于忍不住大喊:“楚公,这是你儿子杨元庆的意思,他希望你不要死在关中,活下去”
杨玄感浑身一震,慢慢回过头,眼中闪现一丝泪花,咬了咬嘴唇,对谢思礼颤声道:“替我转告元庆,善待他的两个兄长,这是我对他唯一的恳求”
完,杨玄感狠抽一鞭战马,向城门奔去,身影渐渐消失在黑暗之中,谢思礼长长叹息一声,“人皆说玄感痴果不其然”
他调转马头,对两名随从道:“我们走吧”
三人打马向皇宫方向奔去。
在长安务本坊的杨家老宅内,近二十名杨家子弟聚集在内堂,灯火通明乔扮混入城的杨玄敬对二十几名族人道:“我已被唐公封为简国公,扶风郡太守,各位族人,唐公宽厚仁德,许诺重建弘农杨氏祠堂,这是我们杨家复兴的机会,投靠唐公,大家可保富贵跟随杨玄感是死路一条大家都是聪明之人不用我再多说。”
内堂内一片窃窃之声,杨玄敬之弟杨玄忠站起身道:“大哥不用再说了,我们大家都明白,不知唐公需要我们做什么”
杨玄敬看了一眼众人,问道:“有愿意跟随玄感之人,可离去,我不勉强
二十几人没有一个人动,杨玄敬点点头对众人道:“既然如此,我就直说了,没有天下掉下来的寄贵我们必须要立下功劳,在座诸位,有多少人手中有军队”
有十几人手中举起手,杨玄敬心中迅速估算一下,杨家子弟手上大约有两万军队,他便道:“唐公要求我们保护住皇城和宫殿,以及左藏太仓,维护长安秩序,不准乱兵抢掠,要尽快开启城门。”
这时,杨峻和杨嵘兄弟走了进来,杨玄敬问他们道:“怎么样,你们父亲肯投降吗”
杨嵘恨恨道:“我说投降,他竟要杀我,我和他父子之情已经断绝,我们听二叔的话,我可以苹走他身边一半侍卫。”
杨玄敬点点头,目光又投向杨峻,杨峻将一面金牌递给杨玄敬,“这是他的调兵金牌,凭这面金牌可以调杨巍和杨玄奖来援救长安。”
杨玄敬大喜,这也是唐公想要的东西,杨玄敬立刻安排众人分头行动,他却把兄弟杨玄忠拉到一边,低声问:“杨侑在你手上吗”
杨玄忠出任东宫六率府将军,代王杨侑住在东宫,就是由杨玄忠率两千人看守,杨玄忠点了点头,“他就住在东宫内,被我的手下严密看守。”
杨玄敬喜出望外,李渊命他务必将杨侑控制在,这是他最后一个大功劳,他立刻急不可耐道:“立刻带我去东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