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2(2/2)
魏斯举着枪兴奋地介绍:“我们在德国伯格曼18和美制汤姆逊机关枪基础上,借鉴勃朗宁轻机枪设计优点。通过反复验证,经过上百次改良设计,终于在上个月底取得实质性成果,并生产出两批共三十支批试验用样枪。
“该枪采用技术最为成熟的枪机短后坐式技术,改良后的快慢机不但具有单发和连发功能,在射击频率上更容易掌握。增设的保险机避免了容易走火的缺陷。该枪总长830毫米,重量375公斤。枪管长310毫米,枪托的缩小和镂空设计”
从见到这支冲锋枪开始,就惊得目瞪口呆的曾超然终于忍不住了:“请允许我提个问题,魏斯先生,您是否弄错了德制18的枪管长度仅为200毫米,全枪长度仅为820毫米,您手上这支枪看起来要比伯格曼18略小,而且取消了散热筒,使用的像是加厚锥形枪管和新颖的环形柱式准星,看起来枪管并不长,怎么能有310毫米的枪管长度”
魏斯歉意一笑,转身叫另一位技术员递过一支来自德国的伯格曼18冲锋枪,把两支枪并在一起详细介绍:“将军请看,新枪的枪管长度明显比伯格曼18长出三分之一,你说的没错,由于采用了加厚枪管略带锥形的最新设计,单独看感觉不是很明显,两枪放一起对比就很明显了,不是吗”
看到魏斯风趣地翘动胡子,众人全都乐了,曾超然却没有半点不好意思,反而向魏斯致歉之后,衷心地赞叹起来:“太棒了据我所知,德军总部早就希望得到一支射击性能和可靠性超过伯格曼18的冲锋枪,只是由于战争结束太快,一切都已改变,若是让德国的同行们看到这支枪,我想他们会比我更加激动。”
魏斯理解地点点头,他心里非常清楚,眼前这位将军曾在大战中担任德军西线司令部总部高级参谋,是所有派遣到德国留学中最优秀的指挥官和军事理论家,同时也是萧益民的结义兄长,在川军中拥有极高的威信和重要的地位,因此,魏斯对不苟言笑、严谨认真的曾超然非常客气,也很有好感。
等大家笑完,魏斯接着介绍:“之所以在全枪总长不变的情况下,取得长枪管优势,是因为我们做了两方面改进:第一,考虑到中人身体和手臂与西方人的差距,我们缩小了枪托以及曲柄,长度减少了60毫米,重量随之减少三分之一,更适合中国官兵使用。定型之后,我们还会对将军提议的可收缩枪托和钢条制作的空心枪托进行试验,争取能够满足山地部队和舰艇部队的要求。”
说到这里,魏斯把新枪递给边上一米七五高的中国助手,让他分别摆出持枪、射击等姿势,很快赢得将军们的认可和赞扬。
魏斯拿回枪继续介绍:“其次是枪机和枪匣的改进。我们投入在这方面的时间和精力最多,通过大幅度的技术改进,不但缩短了枪机后坐行程。还采用更简洁的勃朗宁短后座击发机构和一体式加强机簧,使得枪支击发速度和稳定性明显提高,更便于修理和维护,长度也缩短了50毫米。
“两处消减的长度总和被我们用到了枪管上,力争最大程度地取得射程和精确,子弹初速和子弹射程因此明显提高,我可以毫不谦虚地说。该枪在一百五十米射程内的精确度和穿透力,领先世界所有同类武器,在两百米射程内的杀伤力是伯格曼18的两倍。”
魏斯指着两支枪的枪匣和节套部分,一一进行对比,然后继续介绍:“请看两支枪的照门设计,我们将新型枪的照门移到了枪匣后上方,与枪口上方环形柱式准星之间的距离更大,获得更长的瞄准基线;再就是节套后下方弹匣插口的新设计,延长60毫米的钢质插口护套采用防热电木包围。取得更好的稳定性和更便捷的操作性。而且加长插口护套采用了最新的固定卡榫,只需按下这个圆形按键,就能轻松抽出弹匣。请看”
魏斯放下伯格曼18,端起新型枪,手指按在圆形按键上。轻松地取出空弹匣,然后从桌面上捡起个装满三十发子弹的弹匣,非常轻松地插入插口护套之中,只听一声轻微而清脆的金属声响起,内置弹簧件稳稳锁住弹匣,随手拉动球形枪机拉柄。枪机拉动声和子弹上膛声悦耳地响起。
曾超然是个识货的人,忍不住赞扬起来:“太棒了外形和性能都很不错。除了镂空枪托让人感觉新奇之外,可以说整支枪的设计中正平和,非常协调,最重要的是独特的创意,以及重大的革新设计,这两点尤为难得啊”
萧益民对魏斯笑道:“走一起去试试,只要这几支样枪连续射击六个弹匣不出故障,而且在百米内拥有你所说的精确度和穿透力,我立即批准定型并开始大规模生产,还要为你和你的研究小组庆功”
众将纷纷附和,跟随萧益民和魏斯走向射击位。
萧益民见魏斯持枪站好,笑了笑问道:“通常情况下,就算是德国进口的18,也会在连续射完六个弹匣之后枪管受不了,你这枪取消了镂空散热管套,能行吗魏斯”
“哈哈别说六个弹匣,就是连续射完十个弹匣也没事,我们经过反复的实验得出结论,由于采用了加厚枪管和锥形设计,选择优质铬钢生产枪管,散热性能大为改观,连续射击十二个弹匣都没明显影响射击精度,试验中,通常是射完第十五个弹匣才需要停下来等候枪管散热,也就是达到了四百五十发内不用停止射击的高水平,不足的地方就是,成本高出了不少。”魏斯骄傲地回答。
“单位成本如何”萧益民笑问。
魏斯回答:“量产后的单位成本,约为七十五元中国银币。”
萧益民略微沉吟:“贵是贵了点,但相比目前上海洋行九十多元一套的18报价,还算过得去,如果真能达到你介绍的水平,绝对物有所值,年产五万支都不用担心销路说实话,我还不舍得卖出去呢。”
魏斯大笑起来,征得萧益民的同意之后,亲自与其余五名技术人员担任射击手。
密集的枪声很快响起,包括萧益民、包季卿和曾超然在内的十余名将军和众多官兵连忙望向靶子,只见前面五十米外靶子木屑翩翩飞舞,虽然六名技术人员并非每一个人都拥有优良的射术,但短短五十米距离没有任何难度,六人射出两匣子弹没有一人脱靶,这一优秀表现,立刻赢来周围数百军人的阵阵掌声和叫好声。
魏斯打完五个弹匣子弹,萧益民担心炸膛,立刻命令六名侍卫上前接过枪继续射击。
最后,六名侍卫把每支枪配备的十个弹匣全打完才摆手,一个个围着飞速送来的靶子,验看打成蜂窝的五十米和一百米靶子,随后仔细端详新枪,热烈地讨论各自的感受,“啧啧”的称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