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0(2/2)
侯大勇坐定之后,默想两条线标注的方向,按照标注的呼吸方法进行呼吸,几遍之后,慢慢平静下来。一个时辰过后,侯大勇觉得差不多了,站起来,只觉神清气爽,全身说不出来的轻松。
做完练习时间尚早,侯大勇便传令各营找五名机灵的军士到帐前报到,很快,三十名军士来到帐前。
侯大勇一直考虑要为黑雕军盗版一首军歌,已想好,就用那首大刀进行曲,这首大刀进行曲,歌词简单易记,旋律激昂,歌词和旋律都适合黑雕军。侯大勇叫军士席地而坐,说道:“自黑雕军成立以来,一直没有军歌,所谓军歌,和军旗一样,都是一支军队的灵魂。”说到这,侯大勇发现下面军士用一种不知所云的表情看着自己,就道:“现在跟着某唱歌,某唱一句,你们学一句,学会了每人赏钱一贯。”听说有赏钱,军士们兴致就高了。侯大勇就把军歌唱给他们听:“大刀向鞑子们的头上砍去黑雕军全部军士们决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我们的黑雕军,后面有中原的老百姓,我们大家团结勇敢前进,看准那敌人。把他消灭,把他消灭,冲啊,大刀向鞑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侯大勇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三十人教会。集体唱了三遍后,侯大勇就传令全军集合。鼓声一响,各营军士迅速在各自区域内整队集合,由校尉带领跑步到击鼓处,全军迅速集合完毕,和第一次集合相比,有了质的飞跃。符英听到鼓声,不知怎么回事,出了帐篷,见黑雕军正在整队,所用之法和其它军营不相同,却甚为有效,队伍很快就整队完毕。
侯大勇简要回顾了黑雕军成立以来的战斗情况、训练成果,指出了存在的问题,然后,让三十名军士出列唱歌,虽说有点跑调,却很有气势。唱罢,侯大勇道:“这首歌是黑雕军军歌,每个人都要会唱,这三十个人就是师傅,到各营去教,二天内学不会的,加跑十里越野。”
符英一直在看着黑雕军唱歌,侯大勇的军歌调子虽然奇怪却很是上口,歌词明白易懂,部队来唱,最好不过。随后两天行军途中,黑雕军中队伍中,到处都听到唱歌声,虽有些军士唱得比哭还难听,不过,总算大部分都学会了。
第三天早上,黑雕军举行了升旗仪式,然后,全军唱军歌,一千多条汉子同唱此歌,顿时气势磅礴,符英站在帐门,不知不觉也跟着唱了起来。
第六章初到大名
大名府向来是大周对抗契丹的重镇,被称为“河朔重镇”、“北门锁匙”,大周老将、国丈、天雄军节度使、卫王符彦卿已经镇守大名府多年。
经过长途行军,黑雕军终于来到了大名府。侯大勇练军计划在拉练过程中逐步落实,部队先后制定、贯彻了列队条令、内务条令和纪律条令,熟悉了军旗、军歌。黑雕军一路上,演练各式队形,到了大名府,全军协调配合较建军之初明显提高,士气更加旺盛。只不过,侯大勇为此又贴了不少钱财进去。
黑雕军离大名府还有十里时,就有军士在此迎候,远远地见到黑雕军的旗帜,一人飞快地到大名府报信,另几人领着黑雕军来到一个军营。
此营原为节度使的牙内兵所用,距大名府约四五里。牙兵是节度使亲兵,由于屯驻地区与担负任务不同,分为牙兵又称中军、牙中军、牙内兵,屯驻在节度使治所、牙外军又称外营兵,屯驻在节度使治所的外城、外镇兵屯驻藩镇属郡关津要地等。地盘占得很大,除营房外,有许多空地用作练兵跑马之用。
牙将刘思遇已在营中等候,侯大勇进得营门,见一名腰细膀阔将军,穿着一身绒绣皂袍,仪表堂堂地端坐在中军帐前,连忙下马行过军礼。
牙将刘思遇在侯大勇面前算是老将了,他笑道:“我是天雄军牙将刘思遇。侯都指挥使诛杀刘存孝、萧宝珍,早已名动天下,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又夸道:“黑雕军军容整齐,将士剽悍,真是虎狼之师。”侯大勇看此将如此气派,料来有些来头,就顺杆道:“黑雕军愿听从将军调遣。”
刘思遇没有想到黑雕军全都是骑兵,不禁问:“黑雕军全是骑兵”
冷兵器时代,没有强大的骑兵就不可能成为军事强国。汉武帝为对抗匈奴,组建了强大的骑兵部队,改变了步兵为主的步兵体制,才得以主动出击,大漠逐鹿。唐太宗则最喜选择敌阵薄弱部位,亲率骑兵冲锋,正是精锐的骑兵使唐帝国威震四方。然而自从中唐以来,失去了西北的产马地,军队逐渐转为以步兵为主。五代以来,延续着中唐的军事传统,大周军骑兵只占七分之二,骑兵中又往往有十之三四无马。刘思遇见黑雕军全是骑兵,故而很是惊奇。
侯大勇见刘思遇看见战马两眼放光,尽量谦虚道:“黑雕军与辽军多次交战,缴获了一些马匹。”
“黑雕军装备精良,难怪能突击辽军,射杀萧宝珍,我手下马匹十分缺少,黑雕军可否送几匹给我,我将感激不尽。”
刘思遇直截了当就要战马,让侯大勇吃了一惊。战马在当时很贵重,每匹三十至五十贯,名马达到七、八十贯乃至一百贯,而且好的战马千金难求。侯大勇不愿把军士用命从辽人手里夺来的战马拱手相送,但初来乍到,又不愿意得罪刘思遇,就对孟殊挥了挥手,孟殊赶快跑了过来,侯大勇在其耳边低声道:“看来今天要出血了,拿些钱币送与刘思遇。孟殊飞快地取过一个装着钱币的布袋,悄悄放在侯大勇手上。
刘思遇没有要到战马,见布袋沉甸甸的,想来钱币着实不少,稍感满意,笑着道:“我就是说说而已,侯都指挥使如此客气,恭敬不如从命,我就收了,到了大名府,有什么困难,你尽管开口,大家是兄弟,可千万别客气。”
一来就被人敲了竹杠,侯大勇觉得十分不爽快,带着两名小校,到军营四处走走,这也是多年养成的习惯,扎营前必须要熟悉地形。侯大勇这两名小校,跟随侯大勇多时,出身贫苦,按当时习惯,只有姓和排行,分别叫杜三郎和陈六郎,在行军途中,侯大勇给他们取了字,一名叫杜刚,一名叫陈猛。
军营内许多地都荒芜着,侯大勇估计,黑雕军操练,只需军营三分之一地盘,其余的都浪费了。
三人朝东走几里,远远地见到一个庄园。未及庄门,一群狗冲出,对着三人狂吠,有条大狗作势要扑过来。
陈猛叫道:“谁家的狗,快点叫住。”庄内一人坐在树下喝茶,并不回头看外面,道:“谁在庄门处,快点滚开,不然要咬死你们。”侯大勇见庄内人蛮横,不想与他打交道,对杜刚、陈猛道:“走吧,回营。”三人掉转马头想走,那条大狗却不依不饶,冲出来朝“风”咬来。“风”是一匹来自北方的战马,哪肯吃亏,抬起后腿,狠狠踢到大狗身上,大狗吃痛,发出“呜呜”声,夹着尾巴逃回庄园。
庄内人见狗被打,大怒,骂道:“那里来的野汉,也不看看地方,敢在此放肆。”出了庄门,见是三个军士,也不惧怕,嘴里不干不净。杜刚气他嘴脏,对着他就是一马鞭。那人被打,见对方人多,又带有兵器,一溜烟跑回庄内。侯大勇不想和对方纠缠,三人就返回军营,没走多远,二三十骑追了上来。
侯大勇见有人追上,便掉过马,面对来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