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 第141章 能否接受结果

第141章 能否接受结果(2/2)

目录

我心意已定,何时轮到他人置喙?

既然是犬子决心前往,我也允诺了,岂容他人违抗!

谁敢反对,我便杀谁!

为了我的儿子,哪怕杀上千百人,我也在所不惜!”

说到这里,朱老汉猛然转向朱标,语气严峻地警告道:

“这件事,你莫要告知李善长、蓝玉、傅友德等人。

我自有打算,你懂吧?”

朱老汉既然已答应朱政领军出征倭国,

立刻想到更多。

尤其是为了扶持朱政,早已开始削弱

“孩儿斗胆请教父王,缘何对这些淮西的武将以及老臣,始终存有削弱之意?”

听罢此言,朱元璋不禁愣住,脸色略显尴尬,旋即忙安慰道:“你不必多虑,这也是为了帮你。他们权力太大,恐有尾大不掉的风险,将来定会成为你的牵绊。我替你整顿一番,对你掌控大局更有利。”

“得了吧,这话说得真让人难以置信。”

朱标听后,不由自主地翻了个白眼,心中暗自嗤笑。

他对朱元璋的话半点都不信!

这么多年过去了,若真担心他驾驭不了,又怎么会留到现在?

再说,以他的能力与威望,多年辅佐朝政,绝无这种顾虑。

在朱标看来,朱元璋此举明显是在为朱允炆铺路。

既然话已至此,朱标索性不再试探,直接说道:

“父王不必拿话吓我,孩儿又不是糊涂人。难道看不出来,父王此举全因麟儿?先前派麟儿主持军人转业之事,又同乘龙辇巡视军营,还特设演武大会,赐予骠骑大将军之职,统领兵马。这些安排,纵使愚钝如我,也看得明白!”

说到这里,朱标目光骤然一沉。

严肃地看着脸色微变的朱元璋,一字一句地说:

“自麟儿入宫以来,父王对他百般宠爱,这份厚爱,连孩儿都有所不及,更别提其他皇室子弟。怎么可能是随便抱养的弃婴?此前,孩儿已有猜测,只是父王未曾明说,我也不好贸然询问。可如今,父王一面打压淮西功臣武将,一面又让麟儿掌管兵权。孩儿实在困惑且忧虑,恐怕会引起动荡,损害大明根基!故此,才冒昧向父王求证:麟儿是否真是父王血脉?父王是否有意让麟儿继承大统?若有此事,父王不妨直言。我们父子之间还有什么不能坦诚相告的?孩儿对父王的所有决定都将服从。况且,孩儿近年越发觉得精力衰退,难以担纲重任。而以麟儿的天赋,在父王教导下,确实胜过孩儿许多。孩儿十分钦佩,也安心托付。因此,愿意让出太子之位,并无丝毫怨言,恳请父王告知真相!”

朱标一股脑把心中的疑虑全部倾诉出来,毫无隐瞒。

接着,他目光坚毅地注视着朱元璋,静候回复。

而此时,朱元璋的脸色已然剧变!

糟糕,朱允炆的婚事!

朱元璋听到这里,整个人都懵了。

朱标的这一问,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老朱此刻心中忐忑,手足无措间甚至泛起一丝慌乱。老朱的神情变幻莫测,目光也显露出挣扎之色。他内心正在激烈斗争,不知是否该立即向朱标透露朱政的真实身份。

如果此事全盘托出,朱标能否接受?老朱对此并无把握。他曾试探过朱标,当时对方的反应令他记忆犹新——朱标表现得十分迷茫纠结,甚至坦言自己可能无法坦然面对这个突然出现的儿子。

但这并非唯一顾虑。无论如何,老朱终归是要告知朱标的。他真正的目的,远不止让朱标接纳朱政作为儿子那么简单。他希望确保朱政能稳固成为皇太孙,为大明奠定未来根基。

老朱深知,朱标性格仁厚,缺乏果决之心。朱允炆和朱允熥都是他亲自抚养长大,感情深厚;而朱政则是多年失散的私生子。两者相较,朱标究竟会如何抉择,实在难以预料。

基于此,老朱始终积极为朱政铺路,安排他接管军中事务,掌控重要将领,甚至不惜舆论压力授予他骠骑大将军之职,统率军队。这些布局旨在树立朱政在军界乃至全国的威望,建立坚实的政治基础。

一旦这一切成形,即便朱标有所异议,也无力回天。这次同意朱政出征倭寇,也是出于类似考量。若能取得这般赫赫战功,朱政的地位将进一步巩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