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还差点拿不下(1/2)
常顺把老皮包手提包拿下来看了下,面上写着“bei京”字样标志,打开看了里面,也有一个小标示——“天坛,京城皮件二厂”。
从一些80年代怀旧影视剧里,经常能看见身穿中山装,胸前的衣服荷包挂着一只钢笔,戴着眼镜,提着这种皮包的人。
当然,还有“Shang海”牌、“中华”牌皮包。
那个年代,用得上这种皮包的人,都不是一般人。
这个包里装着的有少量物品,都是纸类。
他简单看了下,有一些发票,另外还有电视机说明书、缝纫机说明书、两张年历卡片等。
缝纫机年代是七十年代,电视机晚一些,是八十年代。
两张年历卡片,一张是跳芭蕾舞的外国美女,年份1985年。
另外一张是老寿星,这个年份是1987年。
皮包的品相很好,常顺试着拉了一下拉链,严丝合缝,没有任何问题。
这个皮包,他打算一会儿带走。
把它放到旁边,他又把老帆布手提包拿下来看了下。
这个是本地制作的,八十年代,很普通,里面也没有东西,不过可以用来装物品用。
随后,常顺又看起了柜子里面其它的物品。
找了会儿,他在里面找出来了一个奶瓶、一个老存钱罐。
奶瓶是鸽子的形状,浅绿色,瓶子的表面有“和平奶瓶”以及“沪市中华玻璃厂”字样。
透过玻璃,能看到里面一些大小不同的气泡。
这样的瓶子,这样的形式,一看就有些年头,应该是50年代。
老存钱罐,塑胶材质,福娃不倒翁的造型,年份看上去是六七十年代。
两样物品,常顺把它们放到了老帆布手提包里。
柜子底部的那个老木箱子,里面同样装有东西,他找了下,发现有两个自行车铃铛盖子,一个麦乳精铁罐子,以及一把折叠刀可以要,就把它们都拿了出来。
两个自行车铃铛盖子,一个是“永久”牌,一个是“凤凰”牌。
都是当年“二八大杠”上面用过了的。
麦乳精铁罐子,是笔筒形状。
在拿起它时,看见旁边倒出来的有不少的小螺丝、小铁钉、垫片、铁珠、玻璃珠等。
之前肯定是装在这个罐子里面的。
关于麦乳精,也是一个年代的特色,就像“脑白金”。
折叠刀,手柄是木头材质,或许是为了防滑,面上刻有几道沟壑。
看刀片,为人工锻打。
其制作也是手工制作,刀的年份看上去很久,至少民国时期。
常顺把这几样东西也拿上放到了帆布手提包里,反正也是顺手牵羊。
在阳台又看了会儿,发现没啥能要的其它东西,他就去了另外的卧室。
这户人家的住宅,是三室一厅,带一个后院。
把另外两间卧室以及院子寻找完,他又找出来了一个老镜子、一个笔筒、一个烟灰缸、一本八十年代结婚的礼册以及一个老花盆。
老镜子是手镜,圆形,很小,直径约6公分。
它的背面是红色,有伟人图案、语录。
语录是: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这样的镜子,一看就是特殊年代。
笔筒是六七十年代的陶瓷动物笔筒。
这个笔筒一半是猫、一半是圆筒。
烟灰缸是瓷的,龙泉窑,椭圆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