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权臣(1/2)
自北平都司一路向东而行,约莫两千余里,便是高丽国都所在的开京城,此刻气氛同样冷凝肃穆,上至王公显贵,下至寻常百姓,均是不敢随意喧哗。
毕竟时至如今,哪怕是城中牙牙学语的孩童,也知晓这高丽王朝真正当家做主的早已不是那王宫中的
"国君
",而是自洪武二十一年发动政变以来,便牢牢把持着军政大权的
"门下侍中
"李成桂。
更要紧的是,这位渐渐铲除了朝中所有政敌的
"权臣
"已不再满足久居于人下,似有
"再进一步
"的趋势,其麾下死忠党羽也开始为其造势,准备为日后的
"劝进
"奠定基础。
这风雨飘摇了四百余年的高丽王朝,似乎是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随时有轰然倒塌的可能,而其
"终结者
",自然便是通过政变,摄取了高丽军中大权的
"门下侍中
"李成桂。
不过与城中绝大多数人想象中的
"意气风发
"所不同,此刻的李成桂正脸色铁青的,与麾下死忠幕僚在府中议事。
...
...
"明国的大军,在北平又打赢了?
"
年近六旬的高丽权臣李成桂虎背熊腰,沙哑的声音如金属般粗粒,举手投足间满是武将的气势,凌厉的眼神压得周遭的心腹幕僚均是不由自主的低下了头颅,不敢与其对视。
"回侍中的话,
"半晌,一名身材有些肥胖的官员缓缓起身,迎着头皮回应道:
"明国领兵之人乃是老将王弼,又有燕王朱棣,曹国公李景隆为辅,击溃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北元太师也在情理之中。
"
尽管元朝皇室早已
"北狩
"草原,他们高丽也在前几年
"弃元投明
",重新奉大明为正朔,但背地里仍与北元皇室有所往来,自是能够知晓这北平都司的战况。
"哼,这些蒙古鞑子早已是昨日黄花,不负昔日之荣光,本官自是不会替他们感到惋惜。
"
"本官在乎的,是大明的态度!
"
不耐烦的拍了拍身前的桌案,身材魁梧的李成桂满是有些凝重的嚷嚷道,脑海中不由自主回想起刚刚那明国使者,居高临下的模样。
那几个其貌不扬的文官,不过是明国正七品的御史言官罢了,但他李成桂却是这高丽王朝,统领一切军政大权的
"门下侍中
",并且随时可以将高丽王室
"取而代之
",身份贵不可言。
但即便如此,他也要规规矩矩的跪倒在那明国使者的面前,聆听明国皇帝朱元璋对他的
"训斥
"!
原因无他,那几名明国使者乃是代表大明皇帝而来;而他李成桂纵使权势滔天,但也只是高丽的臣子罢了。
可高丽王室又早已奉大明为正朔,他若是想要将高丽
"取而代之
",又必须要得到大明的承认,否则自己便是人人得而诛之的
"乱臣贼子
"。
"还请侍中宽心,或许明国皇帝只是爱屋及乌,这才派人前来问罪..
"迟疑少许之后,刚刚说话的文官便是再度开口,晦暗不定的目光中也夹杂着一抹狐疑。
他叫赵胖,早在洪武十五年的时候便作为
"高丽使臣
",前往大明觐见,此后便长期作为高丽王朝和大明之间交流往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