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新皇亲政(1/2)
书接上文,和珅回到府中,脸色阴沉。他深知刘墉支持嘉庆帝亲政,对自己的地位构成了巨大威胁。于是,他唤来亲信,吩咐道:“密切关注刘墉的一举一动,他若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来报。另外,想办法在太上皇面前说刘墉的坏话,就说他意图挑拨太上皇与皇上的关系。”亲信领命而去。
一场围绕着嘉庆帝亲政的明争暗斗,在朝堂内外悄然展开。而刘墉,身处风暴中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辅佐嘉庆帝亲政,让大清江山走向繁荣昌盛。
数日后,嘉庆帝在刘墉的建议下,挑选了一件关乎民生的重要政务——治理黄河水患。他亲自召集相关大臣,商讨治水之策,并日夜查阅资料,制定出了一套详细的治理方案。
准备妥当后,嘉庆帝带着治理黄河水患的方案,前往养心殿拜见乾隆太上皇。乾隆正坐在书桌前,看着各地呈上来的奏折。见到嘉庆帝进来,乾隆放下手中奏折,问道:“皇儿,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嘉庆帝恭敬地呈上黄河水患治理方案,说道:“皇阿玛,近日儿臣听闻黄河水患严重,百姓受灾,心中忧虑。儿臣经过多方调研,与大臣们商讨,制定了此套治理方案,特来呈与皇阿玛过目,还望皇阿玛指点。”
乾隆接过方案,仔细翻阅起来。只见方案中对黄河水患的现状分析得十分透彻,提出的治理措施也切实可行。乾隆心中暗暗点头,对嘉庆帝说道:“皇儿,你这份方案倒是用心了。看来你对治国理政确实下了一番功夫。”
嘉庆帝赶忙说道:“多谢皇阿玛夸奖。儿臣深知治理国家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只是儿臣初涉朝政,还望皇阿玛多多教导。”
乾隆看着嘉庆帝,说道:“皇儿,你既有这份心,朕很欣慰。只是这治理黄河水患,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你可有把握?”
嘉庆帝坚定地说道:“皇阿玛,儿臣有信心。儿臣已与大臣们商议好,会合理调配资源,确保治水工程顺利进行。而且,儿臣会亲自监督工程进展,若有任何问题,定会及时向皇阿玛汇报。”
乾隆沉思片刻,说道:“好,既然你如此有决心,朕便同意你按此方案实施。但你要记住,此事关乎百姓安危,不可有丝毫马虎。”
嘉庆帝跪地谢恩道:“儿臣谨遵皇阿玛教诲。”
从养心殿出来后,嘉庆帝心中大喜。他立刻将这个消息告知了刘墉。刘墉听后,也十分高兴,说道:“皇上,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只要皇上能将治理黄河水患之事办好,太上皇定会对皇上刮目相看,亲政之事也将大有希望。”
然而,和珅得知此事后,心中十分嫉妒。他担心嘉庆帝借此机会在乾隆面前树立威望,从而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他暗中指使亲信,在治水工程的筹备阶段制造麻烦。
与此同时,刘墉也没有闲着。他一方面继续收集和珅的罪证,另一方面,为了让乾隆更加坚定让嘉庆帝亲政的决心,决定再次进谏。
刘墉精心准备了一番,再次来到养心殿。见到乾隆后,刘墉跪地说道:“太上皇,近日皇上在治理黄河水患一事上,尽心尽力,制定的方案也切实可行。皇上如此用心,可见其对大清江山社稷的责任感。老臣以为,皇上已经具备亲政的能力,还望太上皇能早日让皇上亲政,让皇上大展宏图。”
乾隆看着刘墉,脸色微微一变,说道:“刘墉,朕知道你忠心耿耿,可这亲政之事,朕自有考量。你不必再提。”
刘墉心中一紧,但他并未放弃,继续说道:“太上皇,如今大清内有贪官污吏横行,外有列强窥视。若皇上不能早日亲政,恐延误国家大事。老臣斗胆,请太上皇三思。”
乾隆沉默良久,缓缓说道:“刘墉,你起来吧。朕会再考虑考虑。只是你要明白,朕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
刘墉起身,说道:“老臣明白。老臣只希望大清能繁荣昌盛,百姓能安居乐业。”
刘墉离开养心殿后,乾隆陷入了沉思。他看着手中嘉庆帝呈上的黄河水患治理方案,心中思索着刘墉的话。嘉庆帝的表现确实让他感到惊喜,可让嘉庆帝亲政,就意味着自己要彻底放下手中的权力,这对他来说,是一个艰难的抉择。而朝堂上各方势力的争斗,也让他不得不谨慎考虑。乾隆深知,一旦做出决定,将会对大清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就在嘉庆帝全力筹备治理黄河水患工程时,和珅指使亲信制造的麻烦开始显现。负责采购治水物资的官员突然被查出贪污受贿,导致物资短缺,工程进度严重受阻。
消息传到嘉庆帝耳中,他怒不可遏。立刻下令彻查此事,经过一番调查,很快就发现背后主使竟然是和珅的亲信。嘉庆帝心中明白,这是和珅在故意给自己使绊子。
刘墉得知此事后,赶忙进宫面见嘉庆帝。他对嘉庆帝说道:“皇上,和珅此举实在是太过分了。如今正是用人之际,他却在背后搞破坏。皇上应借此机会,严惩和珅及其党羽,一来可整顿吏治,二来也能树立皇上的威望。”
嘉庆帝皱着眉头说道:“刘爱卿,朕也想严惩和珅。可如今证据虽指向他的亲信,但和珅老奸巨猾,定会百般抵赖。而且,太上皇那边也不好交代。”
刘墉沉思片刻,说道:“皇上,我们可以先将和珅亲信的罪行公布于众,让朝堂大臣和百姓都知道他的恶行。至于和珅,老臣手中还有一些更重要的罪证,只是还需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目前,我们先处理好治水物资短缺的问题,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嘉庆帝点头称是,说道:“好,就依爱卿所言。只是这物资短缺,该如何解决?”
刘墉说道:“皇上,老臣已与一些忠义之士商议过,他们愿意暂时捐出一些物资,以解燃眉之急。同时,皇上可下令重新选拔廉洁奉公的官员负责采购事宜,加强监督,确保不再出现此类问题。”
嘉庆帝大喜,说道:“刘爱卿考虑得如此周全,朕无忧矣。”
在刘墉的安排下,治水工程所需物资很快得到解决,工程重新顺利推进。而和珅亲信贪污受贿一事,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大臣们纷纷指责和珅,要求严惩其党羽。
和珅得知此事后,心中暗暗叫苦。他没想到嘉庆帝和刘墉这么快就化解了危机,还将自己陷入了被动的局面。为了挽回局面,和珅决定亲自去拜见乾隆太上皇。
在养心殿中,和珅跪在乾隆面前,哭诉道:“太上皇,冤枉啊。臣一心为大清,从未有过任何不轨之心。此次采购官员贪污之事,臣实在是不知情啊。都是有人故意陷害臣,想借此挑拨太上皇与皇上、臣之间的关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