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杀机渐近(1/2)
周游如今虽然贵为公认的蓝星第一科学家,但实际上也是到如今,才慢慢体会到科研的真谛。
在科研中并不都是像核聚变或机甲这样惊天动地的项目。
更多的时候,是在做一些看起来像是边角料般的细枝末节工作。
勘测某个地形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多深?采用什么方法得到的数据更立体?如何排除干扰?哪些设备需要改良?
然而正是这些一点都不惊天动地的工作。
每一项都是蓝星文明未曾遇到过的,每一项都是开创性的全新领域。
一项项研究。
一项项突破。
最终当它们可以组成一份完整的《百亿生存计划地质勘测指南(完整版)》时,地心城这项改天换地的伟大项目才算是进入正题。
好在周游并不是一般人。
这些工作也许交给别人需要数年,数个月,最起码也要数周。
但以周游的实力,外加上有莫余春和尚秋二人从旁辅助,解决问题都是以小时为单位的……说是三人能当千军万马都不为过。
地下有石油层的问题虽然麻烦,但并不是不可解得。
尤其对于周游这种满脑子黑科技的人来说,就更是专业对口。
没有多久。
他就在脑海庞大的文献库中,找到了一个相似的案例。
那是八十年代,北熊国为了展示国力,异想天开地定制了一场惊为天人的计划——打一个洞,把蓝星打穿。
当然,这个计划没有开始多久就搁置了。
因为他们在忙活了好几年之后,才勉强把洞打了几万米。
在巨大的行星面前,这点深度连破皮都不算,可见当时北熊国之无知。
不过科学的探测有时候就充满了偶然。
这场打洞计划虽然半途而废。
却也给人类开辟地下通道,以及勘测不同地质层的土壤数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更巧的是……北熊国也是世界上极为着名的资源大国,他们在那场打洞计划中,就遇到了地下有石油层的问题。
好消息是。
当时的科学家们为了勘测出石油层之下的数据,为打洞提供理论支撑。
在经过长久的苦思冥想后,想出了一个方法。
那就是用类似于缝纫机穿针引线的方式,从两侧挨着石油层绕弯进入更深处——他们将这个设备称为为双束针型探测设备。
坏消息是,这个设备的应用范围过于狭窄。
所以当年是由各种顶尖工匠半手工形式生产出的。
后续更是因为所用到的半自动车床很难另作他用,全部都封存销毁了。
这怎么办?
很简单。
周游将画好的图纸拍在桌上,和莫余春四目相对,咯噔,后者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