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策略的博弈(2/2)
楚君语气坚定但温和地说:“于书记,沙吾提书记,我没有质疑玉苏甫的工作能力,只是在山里修路,有其特殊性。办公室主任不仅需要协调各方资源,还要面对复杂的施工现场和村民的实际需求。施工现场的办公室主任其实就是大管家、监工。”
沙吾提书记沉默片刻,似乎在思考楚君的话。于江涛则微微点头,示意楚君继续说下去。
楚君接着说:“修路工作需要一个既有组织能力,又能深入一线的人。我认为,我们可以考虑从驻村干部里选派一名熟悉情况、有责任心的干部,保证工作的连贯性。”
于江涛听完楚君的话,语气缓和了许多:“楚乡长,有道理。玉苏甫虽然工作能力不错,但确实缺乏一线施工管理的经验。沙吾提书记,你看看谁合适?”
沙吾提书记微微低下头,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人的名字,但这个名字他不能轻易说出口。这是一趟充满复杂与风险的浑水,必须谨慎行事,他要让楚君来提这个人选。
他抬起头,目光沉稳地看向楚君,语气平和却带着几分深意:“楚乡长,你在那三个村长期蹲点,对那里的情况最熟悉不过了。还是由你来提吧。”
楚君毕竟年轻,阅历尚浅,哪里能轻易察觉其中的复杂与曲折呢?他一脸认真地说道:“我觉得驻村干部齐博自从驻村以来,工作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村民当中也享有很高的声望。他对村里的情况了如指掌,和村民的关系也十分融洽,而且责任心和执行力都很强。如果让他担任修路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一定能更好地推动工作。”
于江涛听了楚君的话,脸色瞬间沉了下来,面沉如水。齐博,是他亲自免职并发配到山口村的驻村干部。原因就是几个月前的亚尔乡小学捐款仪式,齐博竟然故意隐瞒消息,不请示不汇报,搞得自己差点误了出席仪式。他始终认为齐博是一个目无组织、目无领导、胆大妄为、脑后长反骨的人。
沙吾提久经官场,历经无数宦海的风风雨雨、沉沉浮浮,对人情世故早已拿捏得炉火纯青。于江涛脸色微微一变,沙吾提便瞬间明白了,自己刚才的担忧果然并非多余。
但他对楚君一直心怀敬重,打心眼里欣赏这个讲真话、做实事的年轻小伙子。此时此刻,他必须尽快出手,打破僵局,帮助楚君渡过难关。
他轻咳两声,微微皱眉,装作陷入沉思的样子,缓缓说道:“于书记提出的建议确实是从大局出发的,具有极强的前瞻性和战略性。修路必须在乡党委的具体指导下开展工作,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办公室的一些具体事务,还必须由驻村的干部去现场指挥和协调,这样才能确保工作高效推进。于书记,楚乡长,你们看这样行不行——让玉苏甫担任修路领导小组的办公室主任,负责乡政府和三个村修路方面的统筹联系工作;齐博担任副组长,负责三个村修路方面的具体事务。这样一来,既能保证工作方向的正确性,又能充分发挥驻村干部的优势,你们觉得如何?”
沙吾提的话让于江涛的脸色缓和了许多。这个方案既没有完全否定楚君的提议,又巧妙地将于江涛原先的意见得以保留。
于江涛点头说:“这个方案不错。”
楚君这才恍然大悟,意识到沙吾提书记的安排背后藏着的良苦用心。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对这位老领导的敬意与感激之情油然而生。他连忙说道:“这样安排能充分发挥齐博和玉苏甫各自的优势,再合适不过了。”
他的心里却说:“这都什么事儿啊,一个简单的工作安排,却搞得这么复杂。”
玉苏甫听到这个安排,心中也是不舒服。村里修路跟他没什么关系,非要拉上他。可是嘴上却说:“谢谢沙吾提书记和于书记的信任,我一定全力配合齐博的工作,确保修路任务顺利完成。”
于江涛笑得很开心,用手指敲敲桌面:“齐博做事还是可以的,不过他身上还有很多毛病,楚乡长你一定要在工作上好好约束他。这次修路工作,就靠你们年轻人冲在一线了。”
楚君点头说:“于书记,沙吾提书记,你们放心,我们一定不负所托,把修路工作当作一场硬仗来打,不辜负乡党委的信任,不辜负村民们的期望。”
于江涛看大事已定,说:“那行,明天上午,召开乡党委扩大会议,二级班子正职以上领导全部参加,讨论研究山口村修路的事情。”
下午下班后,楚君回到农行营业所。此时,海拉提正在值班室值班。看到楚君进来,他立刻起身,热情地打招呼:“楚乡长,下班啦?”
楚君环顾四周,没有看到卡德尔的身影,随口问道:“卡德尔主任没在?”
海拉提回答道:“卡德尔请了三天病假,今天没来。”
楚君心中一沉,立刻明白过来,这分明是卡德尔在闹情绪。他叹了口气,对海拉提说道:“那你一个人值班可要小心,上班期间千万不能喝酒。你现在是临时负责人,全所的人都盯着你呢。县支行的黄行长对你寄予厚望,你可要好好干!”
海拉提点头说:“放心吧,楚乡长,我会注意的。”
楚君说:“我现在去卡其吾村。”说完,他转身走向院子,骑上摩托车,驶出院门。卡其吾村是卡德尔的老家。他必须亲自去一趟,和卡德尔好好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