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岔路(2/2)
黑绍心中终于有种“一切都要结束”的感觉。
走完这条路,他就可以不强制与人合作,说不定也会完成“魔王”派发给他的“保护戈拉克直到遗迹大门”的任务了。
“那么走吧。”
杨天宇是十足的行动派,说完,他就背手往前走去。二十四快步跟上。
“那?”安德烈挠挠头,指指洞穴,“走吧?各位。”
来都来了,现在只有走这条洞穴继续向前走了呗。
于是剩下的人跟上杨天宇的脚步,纷纷向着洞穴深处走去。
现在没人知道这条洞穴的尽头到底是不是他们追求已久的答案。
走在洞穴的路上,汪达抬头张望,好奇的观察着这个洞穴的构造。
这条洞穴,与上面的刚进入山洞的通道一样,由黑色石头组成的地面和墙壁,除了这个洞穴的横截面更为窄小,其他地方基本与上面的通道大差不差,没有区别。
说不定下方的石头更脆一些呢?
为了印证自己这个猜想,汪达走路时故意走偏,来到石壁旁,用手甲敲了敲。
砰,砰。
听上去也很坚实,没有谁更脆的说法。
“你打算敲一块下来带上去做纪念品吗,汪达?”
看见汪达奇怪的行为,李时雨问他。
“没有,时雨。”
汪达返回李时雨身边:“我只是在想一个问题,时雨。这还以为它们会更脆一些呢,没想到材质是一样的。”
“是啊,材质是一样的。”
李时雨下意识应付着汪达的话。
等等。
在汪达注意不到的地方,李时雨突然皱眉,用眼睛观察四周。
对啊。
为什么山洞口和下方洞穴的材质是一样的?
哪怕是地面之上的泥土,十米以内都会有材质的区别。
靠近表层的泥土会更软、更松散,二三米以下的泥土就会变得紧实、含有碎石或黏土……
为什么。
为什么从山洞口开始,一直到这地下洞穴,这将近一百米的落差,材质却会没有显着区别!?
这不可能……
李时雨一边走,一边思考。
汪达听见了前面瑞文西斯还和伽普瑞卡探讨“洞穴结构”的话题,被他们吸引,小跑到她身边,想听听她和伽普瑞卡怎么说。
慢慢的,李时雨的步伐落后于众人。
季阿娜见汪达没有待在李时雨身边,回头看了一眼,只见李时雨的脚步放缓,托着下巴慢慢走着,看样子是在思考着什么。
好奇的季阿娜故意站在原地等他,直到李时雨的脚步与她追平。
“想什么呢,李时雨。”
季阿娜拉扯着他的衣袖,带着他走得稍快一些,不至于完全落后于其他人的脚步。
李时雨回答:“汪达刚才告诉我,组成这个洞穴的材质与我们上方山洞口的材质是一样的,都是这种黑色的石头。”
季阿娜看了看四周:“是啊,这怎么了吗。”
她一时之间没有注意到有什么不寻常的地方。
“不,这不对,季阿娜。”
李时雨抬头,同她解释其中的异常:“别说一个山洞了,哪怕是一座山,如果它的高低落差较大,其内部构成的材质也一定有所不同。我们下来的坑洞,从表面到地下,目测少说都有一百米,为什么它上面与
经李时雨这么一说,季阿娜这才反应过来隐藏在材质问题背后的不对劲。
对啊,差异呢。
季阿娜带着李时雨走到一旁,一边继续慢慢向前走一边观察其石壁的材质结构。
真的一模一样。
奇怪。
季阿娜深深吸入一口气。
已经走上了很长的一段距离,没有臭味侵袭,她将手帕扯下,塞到腰带上。
这违背自然规律。
李时雨继续说道:“瑞文西斯说这条洞穴尽头不是有个非常大的空间,而且戈拉克还说这个方向与我们在地表前往遗迹下方的盆地所对应。”
聪明的季阿娜已经知晓李时雨想要表达的意思。
“所以这条路就是前往遗迹大门的隧道是吗。”
隧道,人工修建的通道。
“嗯。”李时雨点头,“可能是长久岁月前修建的,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这里的构造违背自然定律。经过长时间洗礼,我们也不知道过了多少年,这里被水或者风侵蚀,看不出原来的模样。”
世界各地的遗迹都是曾经的文明特意留下的,用来记录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辉煌。
之前他们用自己眼睛看到了,那座悬浮在盆地上方的遗迹究竟有多么宏伟,留下这个遗迹的文明拥有能让巨大的建筑物悬浮在半空中的技术,那么他们为这个遗迹大门专门修筑一条专属的通道,其实完全也能说得通。
就像一位国王想要修建属于自己墓地,也会将通往中央墓穴的道路修建的庄严肃穆,让来者知道,他来到的是一国之王的陵墓。
季阿娜非常肯定李时雨的猜测,这一定是正确的。
否则实在不能解释落差极大的洞穴为什么上下的材质一样。
这也能说明,前面就是戈拉克想要寻找的答案。
遗迹大门就在前方。
他们俩的谈话声被前方的汪达和瑞文西斯激烈的探讨声盖过,原本听瑞文西斯和伽普瑞卡讨论“洞穴结构”问题,结果汪达过去参与话题后,他和瑞文西斯就讨论到“修建蒸汽火车轨道会不会比他们这些雇佣兵挣得多”的问题。
跨度也是有够大的。
这里也只有他们俩能干出这种事了。
其他人不觉得他们俩的吵闹,还有个别人比如安德烈和伽普瑞卡,他们充当说客帮其中一方提出更有论证性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