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2/2)
而后北梁就开始节节败退,就跟杨阳分析的一样,哪怕是北梁的军队骁勇善战,但腹背受敌,终不能长久。但他也还是很佩服独孤傲,即便在这恶劣的情况下,依旧能支撑了那么久。南韶用了五年时间,也就只占了北梁三洲之地,虽然现在北梁也只剩三洲,但现在却出现了一种奇怪的平衡现象。
北梁原本有八个州郡,但现在南方的三个州被南韶攻下,一个州被西边的胡马占领,独孤傲又十分大方的把北边的一个州让给了蛮族。这就使得此时南韶与西胡接壤,西胡又与北梁和蛮族接壤,多方势力互相制衡,谁都不敢多走一步。因为多进一步,那就要收到两个势力的反击,所以现在反而在互相制衡阶段,而且已经持续了快一年。
现在这几个势力,南韶与西胡正在互相谈判联合,南韶愿意在攻下北梁之后,将北方蛮族占领的一个州让给西胡,同时现在北梁所剩的三洲之地,南韶也愿意让出一个州给西胡。同样的,北梁也打算联合蛮族,到时候他们拿回被南韶夺走的三洲之地,现在西胡所占领的地方,让给蛮族。
但这四方势力都各有小九九,总想着给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同时也不能让对方达成联合。所以现在都一直在派遣使臣打口水仗,反而真刀真枪的摩擦变得少了很多。
这五年,南韶和北梁是越打越穷,大兴趁着这段时间大发了一次战争财。不仅南韶和北梁的大多数人口都迁徙了过来,还有很多商贾也都逃到了这里。那边打仗穷得叮当响,大兴这边却逢年过节张灯结彩,完全不担心这战火会蔓延到这边来。
“师弟,这时机应该到了吧。”说话的是关自在,现在天机阁的阁主。早在三年前,两位老阁主已经双双驾鹤西去,所以阁主的位子自然就落到了关自在和杨阳的头上。
两位老阁主心系天下,在断气的时候就是希望南韶和北梁的战争能早点结束,所以作为徒弟的关自在,自然也是继承老阁主的遗志,希望这战争早点结束。但他也知道,这战争不是说结束就能结束的,唯一能破局的,就是这个每天无所事事的师弟。
“快了,但也差不多了。”
杨阳现在已经十八岁,在这天机阁整整呆了五年,每年除了中秋和过年,基本都在这里。
“是时候走动走动了。”
杨阳起身伸了个懒腰,五年前他没有预测到会出现这样的僵局,原本他以为这战争最多到第四年就会结束,毕竟南韶的兵力,北梁的困境,有点脑子的人都能猜到最后谁会赢得这场战争。他也希望这场战争早点结束,因为早点结束,那么百姓就会少受点苦。别看他们现在大兴已经接纳了南韶和北梁的难民,但因为大兴的土地就这么多,人多了就出现了不够分的情况,这一两年还好,时间长了,受苦的还是这些无辜的百姓。
再看南韶和北梁,经过长达五年的战争,荒废的良田无数,城池之中一副破败的景象,有的人有家不能回,有爹娘不能在膝下尽孝。
“是要回上京么?”关自在知道,想要打破这一僵局,那就必须由大兴的军队介入,所以就猜自己的这个师弟是不是要回上京请示。
“不,去一趟南韶,然后北上,到北梁,给独孤傲封个镇北王玩玩。”
关自在无语,要知道现在独孤傲可是北梁的皇帝,能说这么大的话的,估计只有自己的这个师弟了,但他却没觉得这是在说笑,而是真的有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别看现在南韶占据了北梁的三洲之地,领土扩张了比之前的还大,但其实一点用没有。因为这三洲的人,大多都已经迁徙到了大兴,跟本没多少人劳作,这就跟占了三座空城没什么区别,而且还要经常提防着北梁的残党骚扰。所以这三洲之地不仅不是香饽饽,还是三个烫手的山芋,还是甩都甩不掉的那种。
所以杨阳这次打算去南韶,就是想把这三洲之地从轩辕庭手中要过来,如果南韶这边不答应,他完全不介意用强的,毕竟大兴这边只要发兵占领鲜花草原,就能懒腰截断南韶这边北上的路。所以这样僵持的局面,南韶段时间内拿不下北梁,自己退又舍不得,还要防着大兴的兵马。只要轩辕庭有点脑子,就不得不选择妥协,毕竟五年间,南韶的物资已经快要见底了,他们必须要休养生息。
“黑骑到鲜花草原东部待命,去南韶我们三人就可。”
杨阳牵着一头小黑驴,在一条小船上发布命令。岸上的黑骑右手捶胸,算是接受了任务,然后干脆利落的调转马头,如同一条黑龙一般,前往一线天峡谷,在那过桥渡江,之后在鲜花草原驻扎。以黑骑的实力,根本不担心有谁会偷袭,同时杨阳要的就是让所有人知道,黑骑动了,所以并未下令让他们隐藏踪迹。
看着黑骑远去,杨阳也让船夫开船。
船头,张小海一身白衣,背负一柄被布缠着的巨剑,怀中还抱着一把长剑。经过这些年的修炼,张小海也经经跻身高手行列,之前用的巨剑本就是为了锻炼他的身体。现在有所成就之后,就已经废弃不用,至于为什么一直背着,那是因为自家殿下说要用,他是替杨阳在背。
船尾,蒙羽啃着面饼,因为昨晚宿醉,早饭他没赶上,此时就只能啃干粮。
“殿下,我们明明有上好的马,为何你偏要牵一头驴?”
蒙羽在前面牵着驴,杨阳则是坐在驴上打瞌睡,张小海在后面不紧不慢的跟着,很是轻松。
“因为我们不急。”杨阳呵呵笑着说。他确实是不急,急的应该是轩辕庭,想必他们下船的时候轩辕庭就知道了。他之所以这么如同游玩一般的往南韶的国都赶,就是在心理上给轩辕庭施加压力。
“不是说南韶是江南水乡么?怎么这鸟地方全是杂草和大大小小的水潭,这水还都是脏的。”蒙羽不清楚自家殿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既然殿下说不急,那他自然也就不着急了。但这南韶也太荒芜了,根本没有传言中的那般富饶美丽。
“人不都到我们那边去了么?”后面的张小海皱着眉头,他穿的是一身白衣,就连鞋袜都是白的,现在鞋子上全是泥,身上全是泥点。早知道就跟殿下一样,骑个马,哪怕是牵头驴也行啊。但之前殿下问的时候,自己都觉得没必要,就给拒绝了,现在想来更是后悔不已。
“对哦,年年打仗,有点力气的都拉去打仗了,谁还会来种地。”蒙羽抱怨归抱怨,但脚下没停。虽然这里没人了,但好在还有一条路,就是杂草长得高了点。
三人又走了一段,看看日头,已经快到正午,不过好在他们发现了一个小村子。虽然也破败了,但好在是个落脚的地方。进到了里面,杨阳让蒙羽收拾出一块地方供他们休息,但生了火开始烤面饼的时候,原本住在这村子里的人十分好奇的远远看着他们。
“是个老人。”蒙羽看了一眼,就是一个老农,想必是年纪太大,来抓兵丁的人不要,所以才能在这生活。
“来人家,吃过饭了没,要是不嫌弃,来喝上一口酒如何?”杨阳拿出一个酒葫芦,倒在碗里。一时间酒香四溢,只不过这是蒙羽的酒,虽然不敢责怪殿下,但也还是翻了个白眼。
“你们是什么人,经常有人来这抓兵丁,你们要是没什么要紧的事情,就赶紧走吧。”老农大着胆子走了过来,看杨阳他们不像坏人,加上自己身上也没什么可图的,他就是听到外面有动静,所以出来看看。这平日里就只有几个老人,可那些人胆子比他还小,自然早早的就躲了起来。
“老人家,你这离大兴也不远,为何不到对岸去?”
“哎,我的家在这里,而且年纪大了,更不想离开家了,再说他们也不要我这老头子,虽然偶尔有人会来抢粮,但只要藏的好一点,还是勉强够吃一段时间的。”老农接过碗,喝了一口酒,面色红润了不少,话也就多了起来。
“以前我们这里不是这样的,虽然每年的税很重,但家里有年轻人,只要肯干,一家老小就还能吃饱。你们是那边回来探亲的把,我劝你们回去吧,或许这边的亲戚早就死的死,逃的逃了,要是让那些抓兵丁的撞见,你们真就回不去了。”
“老人家放心,我们是你们南韶皇帝请来的客人,没人会难为我们的。”杨阳笑着与老农闲聊,但老农明显不信他说的话,一直在劝他回去,不要再往前走了。毕竟南韶的皇帝不是谁想见就能见,这三个年轻人,怎么可能认识那种稳坐庙堂,高高在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