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 第202章 布局山西

第202章 布局山西(2/2)

目录

这三万人无需屯田,训练标准依照边军标准来执行。

至于粮饷,老夫也算过了,朝廷之前每年拨付给山西卫所军的粮饷,用来养活这三万大军是绰绰有余的,而且还能做到足额发放。

不知江大人您意下如何?”

听了张维贤的这番话,江宁点头表示赞同:“英国公此想法甚好,就按您说的办。”

张维贤闻言,也点头示意。

………………

这时,陈策和沈有容凑了过来,说道:“江大人,如今年后朝廷还要再次举行恩科,您看咱们五军都督府是不是也上奏陛下,再办一场恩科武举?

给咱们武将也补充一下人手?”

听到两人的话,江宁点了点头,说道:“当然要办。

今后但凡朝廷举行恩科,有文举就得有武举,二者缺一不可。”

听到江宁这话,陈策嘿嘿一笑,搓着双手,略带几分不好意思地说道:“江大人,到时候您估计还在西南平定叛乱。

那这武举主考,要不就让老夫来担任得了?”

江宁一听就明白了,感情陈策是盯上武举主考官这个位置了。

要知道,但凡经主考官选拔出来的考生,今后都得对主考官执弟子之礼。

虽说江宁对此倒不讲究,但是如今京营里的这些年轻将领,基本上都和江宁有着这样一层关系。

这时,一旁的沈有容也赶紧附和道:“江大人,老夫虽说年近七旬,但觉得还能再为朝廷出份力。

要不您向皇上保举一下,让老夫担任武举副主考?”

一旁的英国公张维贤听了,也坐不住了,满脸期待地望向江宁。

江宁见状,咳嗽了几声,说道:“本官可以出面保举一下。

不过,你们三位也得亲自去跟皇上说一说这事。”

三人闻言,笑着说道:“江大人,放心,稍后我们三个老家伙,就一同进宫面见皇上。”

这时,江宁忽然想起自己名下那两千顷土地上种植的玉米和红薯。

便转头对张维贤说道:“英国公,本官在京城外有两千顷良田,此前一直由皇家科技院的陈子龙负责打理。

田里种的是两种新型作物,它们耐旱又耐涝,而且产量颇高。

如今,这些作物已全部储存在京城外的庄园中。

如今虽说种子数量有限,暂时不足以大面积推广,但也得尝试着进行推广。

回头我跟陈子龙交代一声,到时候将这新型作物在山西军田试着推广。

不过,切记一定要跟百姓讲清楚情况,切不可强制推广,以免引发百姓的抗拒情绪。”

张维贤闻言,赶忙点头说道:“江大人放心,此事就包在老夫身上。

到时,根据种子数量的多少,平均分给租借军田的百姓。

如此算下来,一家一户也种不了太多。

然后再挑选合适的人手进行指导,教百姓们如何种植这两种新型作物。

这样一来,百姓看到朝廷的诚意,自然也就不会有反抗心理了。”

江宁听完,点头表示认可,心中不禁暗自感慨,张维贤虽说出身勋贵,可在处理政治事务方面,丝毫不逊色于那些文官。

眼见事情安排得差不多了,江宁赶忙打了声招呼,便脚底抹油直接开溜。

他可不想再继续待下去,要是陪着这三位老家伙,只怕一口气能聊到第二天天亮。

……………

紧接着,江宁带着田尔耕,在一众锦衣卫的护卫下四处闲逛。

不知不觉间,他们又来到了鸿胪寺。

只见鸿胪寺门口热闹非凡,各个藩属国的使臣都已抵达京城,鸿胪寺的官员们正不胜其烦地忙着安排接待事宜。

江宁定睛一瞧,竟然发现了一位老熟人—刘文明,也就是如今的理藩部尚书。

只见他正与几名官员热烈交谈着什么,江宁便领着田尔耕径直走了过去,上前打起招呼。

刘文明看到江宁前来,赶忙一路小跑过来,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说道:“大人亲临,下官有失远迎,还望大人恕罪。”

江宁闻言,笑着将刘文明扶起,说道:“知道你事务繁忙,所以你进京之后我也没见你。

如今理藩部运作得怎么样?

看看还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地方?”

听到江宁这话,刘文明心头涌上一股暖意,心想这个老上司果然没有忘记自己。

当初他被调入京城担任理藩部尚书,原本也去江宁府上拜访了两次,不巧的是江宁都不在家。

那时江宁正和魏忠贤与东林党争斗得难解难分,他也只能选择低调行事。

却不曾想,今日竟遇见了江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