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这是我夫君(2/2)
外边的情况,称得上惨烈。
难民太多,而他们的食物有限,有些人失了理智,发疯地哄抢。
场面失控,难以维系,死伤一片。
看他这反应,江元音大抵能猜测到外边的情况,抱紧了怀里那区区数个馒头,沮丧道:“城内情况的确不乐观,是我太自以为是。”
以为递出去的是救命的食物,但其实何尝不是一把刀?
撒盐于沧海罢了。
“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力,当问心无愧,”齐司延开解道:“阿音,现在不是伤怀感慨的时候。”
江元音点点头,收拾了心情。
两人快步往马车走,边走边交流互通着了解到的信息。
到了马车边,齐司延与曲休等人换下了外衣。
此次是暗中出行调查,加上要低调送江元音去岚州,齐司延自不可能高调去寻源城的知府,暴露行踪。
还是一如之前,先去寻客栈入住。
上了马车,江元音忽地想到了什么,对齐司延道:“侯爷,不如我们先去一趟城中药铺吧?”
“嗯?”齐司延见她眸色亮了亮,便知她应当是有什么想法,等她后文。
江元音道:“我老早便知,日后战乱不断,药铺最是吃香,因此出嫁前,特意问江家要了江南十二间药铺作为嫁妆,如若没有记错,这源城该有一家‘杏林春’的!”
源城已是江南区域,“杏林春”便是这江南十二家药铺的名字。
能联合起十二家药铺来供药,不说彻底解决疫情,至少能缓解不少。
齐司延是有印象的,之前江元音为了拿到给他解毒的珍稀药材,便是和汴京的药材行做交易。
给药材行行主提供江南地区的特色药草,来换取汴京药材行替她集齐解毒用的药材。
他赞赏道:“阿音甚有远见。”
大件的物品都由镖行运送了,铺子、地契这些,江元音是随身携带着的。
她立马命雪燕去拿她放凭证的匣子。
齐司延掀开车帘,吩咐曲休骑马去寻今夜落脚的客栈,又吩咐车夫往城中去,找寻源城的杏林春。
城中的确有一家“杏林春”药铺。
车夫驶到药铺门口时,大门已经关上了。
江元音往里望了望,依稀能看到些烛火光亮。
她拿着药铺的凭证和齐司延一道下了马车。
清秋上前,摇动门环旁边的铜铃。
一阵后,才传来脚步声,药铺伙计开了门,打量了下屋外的齐司延和江元音,不见其有甚病重的样子,出声道:“郎君、夫人,小店今日已打烊,若是要抓药,明日请早吧。”
江元音将青铜印信递过去,与之道明身份:“我乃杏林春东家,你们掌柜的可在里头?”
伙计接过印信,也辨不出真假,回道:“夫人稍等,我这就去请示我们掌柜的。”
江元音应声:“有劳。”
未多久,一位四十出头的男人步履匆匆而来,一番自我介绍后,恭敬将江元音与齐司延请入后院落座。
王掌柜斟茶后,恭敬问道:“东家怎地来了源城?”
江元音不便透露太多,不答反问道:“源城的疫病是怎么一回事?”
王掌柜回道:“当是先前从抚州逃难涌进城来的那些百姓带过来的,城中不少百姓染上了,也死了一些百姓,好在知府大人行事果断,死守住了城门,如今城内的疫病算是控制住了。”
齐司延出声问道:“知府没命你们去城门布药?”
听城门口的守卫所言,之所以将难民拒之城门外,主要是怕城中百姓染上疫病。
粮食短缺是一个问题,更大的问题当是疫病。
而堵在城门口的那些难民,比起食物,可能更需要的是药。
王掌柜疑惑看着齐司延,暂不知其身份,也不知该不该作答。
江元音出声介绍道:“这是我夫君。”
王掌柜讶然躬身行礼:“拜见侯爷。”
他们远在江南,自不知道皇城汴京的是是非非,只知道东家是嫁给了定宁侯。
“不必多礼,”齐司延表态道:“此次是便装出行,不要曝露本侯身份。”
王掌柜立即改了口:“小的明白了,姑爷放心。”
齐司延颔首,对“姑爷”这个称呼,甚是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