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备战决赛(2/2)
这次比赛之后,进入三强的选手们有一周的准备时间,来为最后的总决赛做准备。
在总决赛上,他们每个人都想要准备三道料理,分别是前菜、主菜、甜点。
总决赛上要做什么料理,以及需要的食材都将由选手们自己决定与准备。
明月立即就决定要做什么。
她选择了四处走走看看,从生活中汲取灵感。
去了菜市场,看着琳琅满目的应季食材。
去了公园,看着孩子们嬉戏玩耍,想到了可以做一道造型可爱的前菜。
去了海边,听着海浪拍打的声音,想象着可以用海鲜作为主菜的食材。
去了森林,在山林里烤鸡引来了狼群,狠狠地撸了一把毛茸茸的狼崽子。
明月还路过了尼姑庵,因为保密协议的缘故,她没有进去庵子里,只是远远地看了一眼。
她看到红雀和几个孩子围在院子里的灶台旁一边叽叽喳喳说着什么一边在做菜,每个孩子都笑得很开心。
院子里还有一个师傅坐在银杏树下的石桌注视着她们,她坐的位置背对着明月,所以看不清到底是谁,但是明月猜测应该是痊愈的燕师傅。
注视了一阵后,明月离开,继续四处闲逛。
她一边四处走着,一边思考自己要在总决赛上做什么菜。
首先,她肯定要做的是华夏菜。
所谓“厨之道”的起源,其实就是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开始的。
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与食材喜好不同。
从烟雨江南到塞北大漠,从南海之滨到东北雪原,不同的地区宛如一幅幅风格迥异的画卷,各自拥有着独特的饮食习惯与食材喜好。
就拿南方的鱼米之乡来说,那里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所以稻米和鱼虾成为了餐桌上的常客。
人们偏爱清淡鲜美的口味,一道清蒸鱼,只需用葱姜蒜稍加调味,便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鱼的鲜嫩,那入口即化的口感,仿佛让人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的“柔”。
而在西南地区,连绵的山脉和湿润的气候孕育出了种类繁多的辣椒和香料,当地的人们对麻辣口味情有独钟。
翻滚着红油汤汁的麻辣火锅,各种食材在其中尽情地吸收着麻辣的味道,一口下去,辣得人额头冒汗,却又欲罢不能。
再看西北的黄土高原,那里土地广袤,畜牧业发达,牛羊肉便成了主要的食材。
烤全羊、手抓羊肉等美食,带着一股浓浓的草原气息,肉质鲜嫩多汁,搭配上孜然等香料,一定要手抓着,大口吃肉才爽快。
当人们走进厨房,开始烹饪时,其实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料理,也是在向他人诉说着自己出生地以及家庭的饮食文化故事。
每一道菜都像是一个时光胶囊,封存着故乡的记忆和家庭的温暖。
这样是为什么,离家久了总是会想念家乡的味道。
食物就是这样一种神奇的方式,它让我们在烹饪的过程中,将自己出生地的独特印记和家庭的饮食传统融入到每一道菜肴中,展示着烹饪者的背景和来历。
它是连接过去与现在、故乡与历史的一座桥梁,让饮食文化在一道道菜肴中得以传承和延续。
所以明月当然不会选择外来的西式料理或者是海岛料理,要做当然要做伴随自己长大的华夏菜。
只不过华夏菜的种类太多,再决定具体要做哪种的时候,难免有些令人犹豫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