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真的有病(2/2)
但也有更多的人中招,甚至有人发现了不对,但是控制不了自己,似乎不上网就全身难受,每天不接受新的信息就寝食难安,一发表评论又充满戾气,根本不是自己平时的风格。
老妈也问温月:“我听说最近有种网络病毒会传给人,是不是你说的疫情啊?”
温月警觉的问:“在哪听说的?你又上网了?”
“不是,小区大妈们聊天说的。”
果然小区大妈们的消息从来不输给年轻人。
温月点头:“就是那个。你别以为网络病毒只会感染设备,很多人也会中招,最近网暴特别多,有人在网上直播对骂,后来骂的不过瘾直接约架了。”
老妈吃惊脸:“啊?原来他们是真的有病啊!”
温月:“可不是。发展到现实暴力的人,已经不是轻症,算是第二阶段了。”
“那能治吗?”
“还在想办法呢。这就是你闺女天天忙的原因啊!”
——
5月30日,滨城防疫中心。
作为最先收到特办叁署上报的城市,滨城成为了本省的防疫中心点。这里已经建立起了完整的防疫专案组,温月和萧铭也在其中。
防疫组组长徐处长正在宣读来自中y的研究成果。
“我国的云城最先捕捉到这种分子代码,随后全球各地都有类似的发现,经研究,这些分子代码出现的地方都是各种网络骂战,负面言论爆发的论坛。它们似乎通过这些骂战收集能量,每次离开都会变得更庞大,且难以捕捉和消除。”
“联合国世卫组织认为,这种分子代码产生的原因就是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太大,信息过载,导致人的负面情绪越来越大。当网络中的负面能量密度达到一个临界点,便产生了这种特殊的分子代码……”
“经讨论,将这种分子代码命名为“负熵素”(负能量-信息熵简称)。一种被命名为NeuroScript的病毒(后文简称NS病毒)附着在这种负熵素上传播,接触智能设备的人都有可能被感染,这种病症被命名为‘熵蚀症’。”
人群中忍不住响起了小声的议论。
“熵蚀症?好奇怪的名字。”
“哪个熵?”
温月听到负面能量时,倒是想起了化灵草,只是所谓的负面能量是网络中的,她一时也没想到怎么用。
……
徐处长让大家稍稍讨论了几分钟后,议论声渐渐小了,他才继续说:
“熵蚀症的传播方式有三种:
一是视觉污染源:特定色彩组合会激活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内的病毒蛋白,比如#FF6b6b红色+#2d3436黑色的弹幕配色;
二是听觉寄生波:嵌入在短视频背景音中的19.8khz高频声波超出人耳识别范围,但可刺激大脑边缘系统;
三是数据寄生:负熵素分子代码以区块链碎片的形式,寄生在社交媒体数据包内,当用户连续浏览3条以上负面内容,虫体自动重组为可感染代码。”
徐处长停下喝了点水,环视一周:“好了,上面的信息暂时就这些,下一步最重要的就是对病症的治疗和预防,治疗小组有什么进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