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民国:穿越关东,枪马无双 > 第350章 违背祖宗的决定

第350章 违背祖宗的决定(1/2)

目录

张作相会不会得心脏病且不说,反正边金韩家的家主韩继民已经快要得心脏病了……

桦甸,正处在长白山向松辽平原过渡的地带。

在地球早期处于熔融状态时,超新星爆发抛射的含金尘埃,似乎对桦甸这嘎沓尤为偏爱,大量富集于此。

再伴随着表岩石风化,黄金颗粒经过河流搬运,逐渐沉积为砂金矿。

八人班、夹皮沟、太平沟、金窨子、金满沟、黑瞎子沟……一座座大型金矿分布其间,素有“八百里河山,镶金边”的说法。

夏日里的桦甸,金沙河水蜿蜒曲折,映照长白山脉的漫山叠翠,满目绿色盎然,这正是淘金的好季节,因为早春冰雪不化拿不出手,深秋河水扎骨会落下瘫巴病。

夹皮沟金矿,这是一处砂金矿,此时光着膀子的淘金工正在热火朝天的作业。

这些淘金工都是十人一班,一人挖砂土,二人装车,三人拉小车子到溜场,四个人在溜场筛溜子,还剩一个人负责打杂做饭。

溜场是设在一条汩汩流淌的河岔子边,光着腚的淘金工先把金槽子放入河中,窝子里掘出来的砂土铲进去。

这金槽子是使用白桦木打制,三米长,二尺宽,一尺五寸高,两头没堵,中间以木条隔成多个方格。在流水作用之下,会把粗粝的砂土冲走,就只剩下细沙与金沫子。

再将木条取出来,拿起木簸子将细沙与金沫子撮起来,蹲在河边将木簸子沉入水里,耐心的反复轻轻摇晃,细沙会越来越少。

足足过了两个小时,终于木簸子当中剩下的只有金沫子,在阳光下发出迷人的闪耀光芒……

黄金虽好,淘金却是殊为不易。

常年累月的淘金生活,使得淘金工的身体已经被极大损坏,全都佝偻着腰,每人每天要上交半钱的金沫子,剩下的归自己,是为“冷腿子钱”。

自清中期放开关东封禁以来,有无数淘金人蜂拥而至,其中包括流民、捻军、会党、土匪、囚犯、江湖术士,以桦甸为中心各个金矿得以相继开发,手段遮奢的韩边外纵横捭阖,垄断割据八百里江山。

在近百年时间里,边金韩家控制的金矿平均年产量接近七吨,即二十万两,其中真正落到边金韩家手里的,大约能有七万两。

而这以“万两”来计量的背后,得需要集聚多少轻飘飘金沫子才能达到?

一百万两黄金,是边金韩家上下铆足劲,积攒二十五年的数字!(没算错,因为不能只挣不花呀)

二十五年,一代人……

然后,就这么被那个名叫韩老实的龙湾老地主,轻飘飘的给劫走了。

而且还是劫了两次!

这如何不让人一个头两个大?

边金韩家的家主韩继民在得知四十万两黄金被劫的时候,正带人巡视夹皮沟金矿。

气急败坏之下,踹倒了好几个淘金工——理由是淘金工光着腚干活……

问题是淘金工也很冤枉,因为淘金之地第一禁忌就是有女人来,否则会冲撞山神倒大霉,所以才说“有福抓疙瘩,倒霉遇女人”。

既然不可能有女人在这,那么光腚干活不是很正常吗,衣服料可是很金贵的。

那么一直都是光腚干活,咋就今天挨踹了呢。

但是胳膊拧不过大腿,谁让人家嘴大呢,于是淘金工在河边泥地了抓了两把黑泥,抹了一圈——小象牌裤衩子,美观又大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